暑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0篇)
因此我们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真正地被关注学生的需要。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总之,要加快学校的发展,成功的教学是前提,我们全体教师应共同致力于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共同寻求适应现代化学校的发展思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使学生的能力获得提高。
暑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3
先说暑期里,也是不久前,发生的一宗悲剧。一对住在寨寮溪边上的双胞胎哥俩和小伙伴们午饭后闲来无聊,就到溪边玩。不幸的是,弟弟突然不慎滑落水中。哥哥想施救,但自己又不会游泳,于是硬被旁人拦下。中午艳阳时分,附近根本没有大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一条年幼的生命被吞没。而这个溺水早逝的少年正是我刚刚带过一年的学生。
初初听说消息,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脑海里清晰浮现的是他瘦弱的身影和怯怯的眼神,还有那少有的活泼纯真的笑容。放下电话,匆匆赶回学校,再奔赴落水现场,亲眼目睹漫漫却无果的打捞过程和那位悲恸欲绝的年轻母亲。我的心更加沉重。而彼时彼刻,我自知,惨白无力的言语又如何能安抚那颗承载太多苦难的心?逝者已矣。可是这个沉痛的烙印却永将刻在亲人的心里,我也难忘却!
痛定思痛,这样的悲剧可否避免?学校里一再强调安全教育,可是跃跃欲试想下去水里清凉一夏的学生早把老师和父母的嘱托忘在九霄云外了。他们不是没有安全意识,只是肤浅的淡薄的,好奇心和寻找新鲜刺激感却能令他们不顾一切偷偷冒险。能怪孩子们吗?等一等!除了把“不准游泳”作为紧箍咒早晚密密念过千遍万遍就万无一失了,社会学校家庭也因此算尽到责任了吗?我知道这很天真可也实属无奈之举。我又想起曾经看到一个报道。一个贫困山区学校却有着漂亮的游泳池,校长说:“我们这里到处有河有溪,孩子们不能不会游泳啊!”能把生命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考虑学校规划的功能性,而非面子工程,这点令人肃然起敬。也有人会说,孩子们会游泳了,更一心想下水了,隐患岂不更大?我说,既然一个人心里有这个念头,迟早会去尝试,堵不如疏,不会游泳总比会的下水吃亏吧。当然安全意识也要时刻牢记心头!
第二,玩微博,看到一条:近日,当厦大学生向央视主持人白岩松问起“讲真话的担当”时,白岩松说:讲真话现在成了很大的优点,为此我感到极大悲哀。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点,一个人很伟大,不是因为他多好,而是因为他讲诚信、守时、不偷东西,这个时代有很多问题的表现就是,把过去的底线当成了上限来肯定。“你夸我一个新闻人说真话,但是如果我不说真话,我还算是新闻人吗?”是啊,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是本职,也是底线,但是我也想说:不要一味抬高教师,把老师当人看。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赞誉教师的陈词滥调,同时也容易让人对待教师职业“容不得一颗沙子”。有人戏称,学校和老师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有时社会容易苛求教师身上的神性,而忽略他们的“人”性。师德如果是条条框框,难免让人无法亲近,也令我诚惶诚恐。
但是,一位我非常欣赏的教育专家兼语文老师吴非却告诉我,不跪着教书,要教老师和学生成为“真”人。我读过他的《致青年教师》,吴非老师提出:“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常识。”在流派纷呈的教育洪流中,能够坚守“常识”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他动情地写下“我半生做教师,越来越感到,我们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守常识。当然,即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也需要维护。”教育的常识,在我们的教育生活里,确乎变得模糊了。尊重孩子是常识,而我们却不顾一切利用控制手段,让他们变成一个个的“乖孩子”,并常常以自己“治班有方”而自诩;遵守教育的规律是常识,而我们却急功近利,动辄拔苗助长,荣耀了领导和老师的脸,却刺痛了孩子们的心;品格比分数重要是常识,而我们整天带着孩子在题海里拼杀,还美其名曰为了孩子的美好未来……当“常识”不再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教育病入膏肓的时候。常识,不深奥,它正是你每天的教育行为,你的一句话语一次微笑,你与孩子的.一次谈话,你的课堂……常识就渗透在这些细节里,成为教育的营养素。
尊重常识,是我们教育行为的底线,也是根源所在。
暑期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4
为期一星期的暑假学习已结束,在这一星期中学校领导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通过观看录象,聆听优秀教师的经验体会,以及教研组老师的互相讨论,使老师们受益非浅。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更是从中感悟了很多。作为新时期的教师面对的是跨世纪的一代,只有用心去和他们交流,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感情四最具感染性的东西,一个人的情感可以诱发别人产生同样的情感,教师情感的弥散则会深深地影响学生。因此,感情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仰慕感,可以使他对教师所讲的道理心悦诚服,使教师的要求通过感情的“过滤”和“催化”变成学生自身的思想和要求,形成觉悟和决心,推动他去实践自己的诺言。
但是爱!爱唤醒了孩子们心中沉睡已久的羞耻心,荡涤了久积在心灵窗户上的尘埃,他们恢复了久违的自尊和荣誉,激发了上进的热情和勇气。
老师头疼,家长恼火,天天有人告状。
放松你的面部肌肉。有的老师面对学生不自觉地戴着“面具”,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深埋心底,从不流露,明明内心似火,处处为学生着想,却貌似冰霜,不苟言笑;有的老师信奉“严师出高徒”,对学生少有鼓励、首肯,却动辄训斥、讥讽,以为如此的“心直口快”可刺激学生的上进心,却不料常常事与愿违;有的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保持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在学生面前掩饰自己的过失……殊不知,正是这种种师生关系的片面理解,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障碍,学生对教师望而生畏,冷淡疏远,教师则失去了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的机会,难以对症下药。
热以真为贵,请以诚为美,教师流露真情决不是要矫揉造作、强颜欢笑,但也切忌高高在上,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要使学生理解你的一片真心,接受你的一腔热情,你须重新润色一下你在学生面前的形象:调动所有的情绪细胞,把你的热切关怀流露在目光里,用你温暖的手去抚摸一下学生的头,用你明朗的笑容去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你不会失去威信,反而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
据一项调查显示,有。的教师“很爱”学生,但感受到了教师这种爱的学生仅占少数。除了学生年幼无知,不善于理解、感受教师的爱心外,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教师不善于向学生“示爱”。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特级教师任小艾的事迹相信大家都有耳闻,任老师用她的真情曾把一个当初全校闻名的乱班,一年后变成了全年级的“领头羊”,毕业时全部考入重点中学,没向国家交一个“废品”。任老师创造了“奇迹”:被人看“死”的孩子救“活”了,被人看“死”的班变好了。她有什么灵丹妙药?是爱!爱唤醒了孩子们心中沉睡已久的羞耻心,荡涤了久积在心灵窗户上的尘埃,他们恢复了久违的自尊和荣誉,激发了上进的热情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