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心得(通用33篇)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心得 篇25
今年暑假,我在广告公司里实践了两个星期,金融风暴波及全世界,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我们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这次暑假实践,我把精力主要集中于与广告有关的工具软件上,因为在学校,老师不止一次对我们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技能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学历并不能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而当今社会更加注重人们的技能与能力。所以,我对photoshop、3dmax、adobe等系列软件有了一个初探,熟悉这些与广告制作有关的软件,亲自动手参与到公司的广告制作上,给了我很大的锻炼。同时,不光是学习制作,我还承担起了帮助公司给客户交送广告作品的任务,主要是一些平面广告作品,例如海报、横幅、大型背景、灯箱等等,与工人们一起组装大型的灯箱和广告牌。学到了学校不能给予的知识的同时,又增添了我的社会实践经验,这些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为我今后步入社会增加了许多经验。
先从软件的学习上说起吧,我学习的重点软件是photoshop,因为广告公司里。许多广告平面设计和制作都是由photoshop来完成的,因此我首先熟悉了一下基本的操作,公司还派了韦师傅来教我,师傅一开始并没有带着我工作,而是叫我先在photoshop上制作一件作品,仗着以前学过一点专业知识,我按着师傅的要求,兴致勃勃的操作起来,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却发现连第一个要求都没达标,以前的知识在实践中却不那么好使,连连碰壁的我只好求教师傅,他对我说我:“很多大专甚至中专的学生都对photoshop了如指掌,比你们这些大学生强多了”,我很是惭愧,原来韦师傅就是大专毕业,这让我对大专的职业教育有了新的看法,也让我更加意识到现今社会竞争的激烈。后来,师傅手把手教我操作photoshop的技巧,不仅帮我复习了以往的知识,也让我学会了很多操作手法。
接下来的几天,我在师傅身旁跟着他学习制作广告作品,每天一大早,师傅就拿着工作单查看今天的工作任务,在制作的过程中还不时的与客户保持电话联系,师傅和我说,制作一件广告平面作品,自己的创意和兴趣固然很重要,但是一定要在客户的指定范围内,切不可随心所欲的按自己的喜好来制作,一切要以客户的利益为准,“客户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不过在制作过程中还要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与客户协商作品的风格、样式、表现手法等,这是一整套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复杂的工作流程。听了师傅的这番讲解,我初步了解了广告作品从设计到完成的一系列过程,也加深了对广告行业的认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广告公司,却给我好好上了一课。
跟着师傅几天了,终于能让我自己独立练习了,先是模仿师傅以前的历史作品,然后是制作些简单的作品,例如铜牌、横幅、简单的海报,不过别看这些东西简单,其实制作都是有严格规定的,长、宽、高、规格、比例、体等,一样都不得有偏差,这项任务既考验耐心又锻炼技术。实践的时间过得真的很快,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一,我终于可以正式为客户制作广告作品了,这让我激动不已。任务是:制作一张婚宴座次排放表,样式没有特别的要求,喜庆吉祥就行。于是,我上网下了好几个婚庆模板,选择了一个最好的开始修改制作,利用photoshop做出花纹图案和桌子的简图,再将桌子按顺序一一排好,点缀上吉祥漂亮的花纹,再将背景修改一下,打上文,最后就完工了。送交到师傅那,他看了看,对我说还有很多错误,我很惊讶,明明我很努力认真的制作,怎么还有瑕疵那?师傅对疑惑的我指出了几点错误。首先,最大的错误就是婚宴桌子的排放,我对婚宴啊什么的,这些风俗和讲究不是很熟悉,桌子的排放应该按照主桌、家人、亲戚、朋友等依次排列,要有先后和尊卑,朝向和桌子的摆放组合也很有讲究,朝向就是要选个吉利的方向,桌子的摆放有很多组合,要根据主办方的要求和桌子的数目,进行精致的组合摆放。第二,就是我的海报做的还是不够精纯,有些地方不够仔细美观,而且没有标注桌子的序号,也没有加上酒店的标识,这些都是要注意的。经过师傅的指点,大改了一番后,终于完成了。这件事也让我知道,光是学好广告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广告是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社会科学,包括了很多专业以外的知识,例如经济、营销等,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扩展自己的社会经验和各方面的知识,把知识学杂了,成为一个“杂家”,对今后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我不光在实践单位学习photoshop,还在回家后试着熟悉其他软件,3dmax、adobe等系列软件我都亲手使用了一下。不过,要把这么多软件学好学精,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能选择其中对我专业最有用处的几款软件,努力的学习着操作技巧。我不仅在实践单位跟着师傅学习制作广告,有时还给客户送货,使我对广告市场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结合书本知识亲身经历了广告公司与客户间的合作、接洽,真正让我在理论与实践中获取实践经验,为我积累了珍贵的实践经历和社会经验。
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心得 篇26
刚报名这个社会实践队时,其实对于眼前的课题我并没有什么头绪。以前对经济领域并无涉猎,所以不知该从何做起。出采访题目是第一个任务,我被分配到衣食农业这组,结合之前和其他组员的讨论及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最后也算顺利完成任务。尤其是农业这方面,从毫无了解到提出一些比较细致的采访问题,这个过程确实学习到很多东西。
然后就是实地考察这部分。到这里后,面对二伏的炽热和从未坐过的无空调小型公交车,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但因为之后每天都要忍着酷暑走很长的路,渐渐也就习惯那种被汗水湿透的感觉了。在这点上社会实践倒是有着和军训类似的功效—它能提高你的耐受力。对于习惯了假期宅在家里的我来说, 这确实是一种极好的磨练意志的方式。
调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县中,另一部分是在乡镇里。先说说县中吧。刚开始我们去县里最大的农贸市场及三家大型综合购物商厦,同时也观察了路边的餐馆、服装店的数量、规模。这种观察让我们对当地的物价水平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然而这远远不够,调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环节—采访,和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谈。之前确实有很多顾虑,怕人家不愿搭理我们或不说实话,不好意思问花费和收入等涉及钱的问题而收入恰是我们最想了解的数据等。不过还好我们最终突破了自己,同时也找到了一个切入点—4、50岁的中年妇女。她们一般闲暇时间较多,对家中情况最为了解,大部分也比较愿意和我们交谈。采访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放得开,对这里的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整体把握和更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南开学姐和其他一些很热情的人,不论他们对调查是否有直接帮助,这种和陌生人短暂的友谊也算是在这次实践中的一大收获。
而在乡镇的调查应该是最让我开眼界的,这里给我的感受更多是在实践内容本身之外的。走到村中,眼前的种种都是我从没见过的景象。成片的玉米地、路边的果树、平房和建在房外的厕所…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在这种和我相异的生活方式中的一种矛盾。一方面,这里承载着艰辛,村里的人不像我们没有太多选择,大部分人都要走到地里,而理由就是生存二字。我并不知道他们是否感受到生活的重压,身为局外人我没有资格评价他们的生活,没有资格在去过几个村、和几位农民交谈后就抒发什么不平。但当我看到一生扎根在地里的老伯胳膊上的伤痕时,心中难免有种复杂的感受,这不只是同情,还有敬意。另一方面,这里有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地、村民会在和你聊天时给你搬个小板凳、你可以随便摘下路边树上的枣就塞进嘴里。这些是与城市中的大楼和被水泥墙隔开的人心截然不同而且十分宝贵的。农村会给人回归之感,这种回归意味着较为原始的生活方式、意味着质朴的人们,意味着与自然的亲近,也意味着靠天吃饭的无奈、劳作的辛苦和无可避免的闭塞与落后。绝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有其阳光的一面,然而阳光之下永远都有阴影。我的生活是一个样,是这次社会实践让我看到了生活另一个样。采访过程中曾遇到过一些人和我们说:“我们这是穷地方,你们做完后向上面反映反映。”我为这次实践做的只是所有总和中极小的一部分,而为这里的人,我更是什么也做不了。实践只是我一段经历而已,对我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但这段经历,依然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