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通用25篇)

2024-09-16 00:32:01心得体会打印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通用25篇) 这个暑假没有回家,而是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饭馆找了个短期工作,一来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生活经验,二来也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挣得一些零用钱,为家里减轻点负担。....

  在半个月时间里,我们走了很多地方。在武威泉沟,会宁谢埂,三岘柳庄我们睡在课桌拼起的床上;我们用土豆,榨菜,馍,面做简易的干粮;我们翻山越岭一户户走访需要帮助的孩子,我们开会到深夜整理信息资料。

  十几天的生活,我们都看到了很多。那边多是一层高的黄泥小院落,地广人稀,一家一户可能隔着一个山头。那边都是黄泥地,走起来一扬一扬的沙。那边缺少水,用的是雨水或者井水。那里的小孩子没有那么多讲究,会直接喝未经处理的带着泥沙的自来水,会很多天不洗澡,会穿着很脏的衣服就直接来上课了。那里留守儿童很多,要么父母都在外,要么爸爸在外,妈妈在家种地。那边的孩子对于老师很尊重,因为他们觉得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那里的孩子很守时,团辅通知他们8点到,那么7点多孩子们陆陆续续都会出现在学校里。也可以说他们平时娱乐生活是很单调的,多是在干农活家务中度过。所以,学校成了他们学习玩乐的重心。那里的孩子不明白什么是兴趣爱好,转而问平时都会干什么的时候,他们大多会回答也很单一。跳绳,篮球,都是些在乡村条件下节省成本又容易开展的。

  关于:

  我们是坐了一整天车,在山上盘了又盘才来到。这里十分偏远,我和队友调侃,如果被卖到这里,真得会逃不出去的。谢埂小学的校长在我们来之前特意为我们住的教室牵了电,准备了煤气和锅让我们做饭。教室有明显的洒水打扫过的痕迹。而最令人惊艳的是厕所,用草木灰掩盖清理过十分干净。他一派儒雅书生气,感觉就是在偏远山区艰苦办学的书生。他清贫的坚持让我们十分感动。他一直说条件太差,让我们受苦了。却闭口不提他为我们所做的精心准备。

  在团辅时,小孩子们都能写很端正漂亮的铅笔字。他们表现很积极,会把赢得小红花当做很重要的事情,在得到小红花时会很真心地笑。他们很真诚,你对他们好一分就可以得到他们十分的回馈的好。他们会很用心地记住每个哥哥姐姐的名字,铮铮姐姐,人豪哥哥的叫得很大声,让人心都幸福了。让他们打草稿的纸,他们会用彩笔画得满满当当,每一幅都绚丽得令人惊叹。关于梦想,他们的回答远远超出我的预计。有人想要当植树者,想要全家人都健健康康,想要世界和平,想要种族平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朴素的他和她有着一个朴素的我,我们用我的成绩奔向大城市。”这句话,让我越看越觉得充满哲思。小小的年纪便明白,我们都是平凡朴素的,可是却没有忘记追求。这么伟大的梦想他们就是一笔一划地写下来。我不禁怀疑是否自己过于狭隘了,早忘了幼年时的看似荒唐的梦。

  可是,我也会杞人忧天般地替他们觉得悲伤,因为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往往是骨感的。大多数的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走出层层叠叠的大山,最远可能只到过有几家商店的县城,可能根本没有机会考上高中大学,初中毕业后,为了生计只能外出打工。而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他们在社会上根本没有竞争力,大多数在建筑工地,工厂里出卖劳力来获得勉强糊口的工资。像他们父辈一样,赔上青春和健康来营生。又哪来的资本去追逐世界大同的理想呢?可是,想要改变命运从来不是那么容易。和其他自小生活无忧的孩子相比,物质的匮乏是无法言说的痛。他们上学就要爬好几个小时坎坷崎岖的山路,他们的老师被迫要身兼数门学科,他们有音体美教室,可是却连基本的多媒体设备都没有,他们回家还要干繁重的农活家务减轻家里的负担,他们只知道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可是他们其实连大学要读多久,有什么大学都不知道,他们的家里可能供完九年就没有能力继续供下去了。他们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像是风雨如晦中一盏忽明忽暗的灯,随便的变故都可以使它熄灭。可能他们应该要感慨命运的不公,从来没有什么人人生来平等。

  团辅方案设计时,我们在纠结到底要不要给他们编织外面世界的美梦,他们会不会因为了解却无法得到留下终生的痛?也许他们不应该被剥夺知道的权利,不告诉他们就等于蒙蔽他们。

  我们希望通过团辅告诉他们外面的美好和残酷;我们希望他们能够体谅外出打工的父母,能够对他们说出内心的话;我们希望他们懂得必要的安全常识保护好幼小的自己;我们希望他们可以保持内心的纯真去做各式各样五彩斑斓的梦。

  关于孩子:

  快要升四年级的他杨身材在同龄人内明显矮小许多。大概是长年没人打理的缘故,他的家有一种直白的败落。奶奶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疑惑地望着我们。她已经八十多岁,听力和视力都不行了,反应也很是迟钝。而妈妈在他小时候就抛弃了他,爸爸长年在外打工,他跟奶奶在家念书。由于奶奶年纪已经大了,根本照顾不了他,他从小就学着烧饭洗衣,做各种家务。条件艰苦,可是他的成绩总能名列前茅。结束时,他笑着说不能陪我们了,要给奶奶烧饭了。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那么小个的孩子,少有父母疼爱,独自守着残破的家,却依旧笑得纯真动人,好像是很幸福的样子。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这里太多太多了。有的母亲独自在家拉扯五六个孩子,犯着胃病也要下地;有的妈妈跟人跑了,孩子只能辍学在家帮忙照顾小的娃娃;有的生在智障之家,孩子上学遭嘲笑,被老师劝退在家;有的父母不爱照看,跟着年迈的祖父母艰难维生……例子是举不尽的,伟大可能是相似的,而平凡苦难却各有各的苦难。

  看见那些一贫如洗的房子,看见那些不谙世事笑得无邪的孩子,我会想如果我是他们的妈妈,我心里会有多心疼。而同样自小父母不在身边的我,明白缺少父母疼爱是一样多么残忍的事情。而缺失所造成的伤害和空缺,是会伴随孩子一生的。

  我们匆匆来去一趟,到底能改变什么。

  以前,我心里难受呀,离开一个地方总有绝决般的不舍。觉得,总是后会无期了。来自南方的无力的我,看见了大西北的荒凉与贫穷后,只能一步一步离开。可是郑老师说,有好过程但没好结果的,一定不是好过程。我们不是来观光走过就算的,后期要做的更多。比如收集的资料要整理,给孩子找资助人,做心理物质上的帮扶;要联系爱心企业,给学校募捐旧电脑,旧课桌椅等设备等等。

  有时候想想,我们做了的真得很少,可能杯水车薪。只是,如果我们不来到这里,就永远不会知道在这块土地上有个叫某某某的他需要帮助,某某某的她虽然贫穷却仍然奋发向上。而他们也永远不会知道,在遥远的杭州,还有一群关心他们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可是,现在我们知道了,就再也放不下了。

  很多东西,做起来是琐碎甚至无聊,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就像是涟漪,总需要的是一个投石人,才有后面的一圈一圈的影响。我相信,很多人是有爱心的,也有能力帮助做更多的事的。

  我想,每个人都是平凡人,精力有限,能力有限,未来的生活琐碎而繁杂。大家都会老去,那些天真的孩子也会以各种形式长大,最终为人妻为人夫。那,趁着青春,多做一点是一点,让这条平凡之路不那么一望就到头。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篇6

  刚报名这个社会实践队时,其实对于眼前的课题我并没有什么头绪。以前对经济领域并无涉猎,所以不知该从何做起。出采访题目是第一个任务,我被分配到衣食农业这组,结合之前和其他组员的讨论及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最后也算顺利完成任务。尤其是农业这方面,从毫无了解到提出一些比较细致的采访问题,这个过程确实学习到很多东西。

  然后就是实地考察这部分。到这里后,面对二伏的炽热和从未坐过的无空调小型公交车,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但因为之后每天都要忍着酷暑走很长的路,渐渐也就习惯那种被汗水湿透的感觉了。在这点上社会实践倒是有着和军训类似的功效—它能提高你的耐受力。对于习惯了假期宅在家里的我来说, 这确实是一种极好的磨练意志的方式。

  调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县中,另一部分是在乡镇里。先说说县中吧。刚开始我们去县里最大的农贸市场及三家大型综合购物商厦,同时也观察了路边的餐馆、服装店的数量、规模。这种观察让我们对当地的物价水平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然而这远远不够,调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环节—采访,和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谈。之前确实有很多顾虑,怕人家不愿搭理我们或不说实话,不好意思问花费和收入等涉及钱的问题而收入恰是我们最想了解的数据等。不过还好我们最终突破了自己,同时也找到了一个切入点—4、50岁的中年妇女。她们一般闲暇时间较多,对家中情况最为了解,大部分也比较愿意和我们交谈。采访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放得开,对这里的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整体把握和更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南开学姐和其他一些很热情的人,不论他们对调查是否有直接帮助,这种和陌生人短暂的友谊也算是在这次实践中的一大收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