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个人心得(通用31篇)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最后一天上午我们去敬老院给老人们表演节目,温馨如家的感觉把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拉近了许多。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节目是合唱加独舞《我和我的祖国》,有些老人也和志愿者们一起唱,呈现出来的效果令人震撼。陪伴老人们一上午,我真正的感受到“敬老”真正的意义是陪他们多说说话,聊聊天,给他们多一些倾听,多一些关爱,让那些老人家不再觉得孤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我们接近老人更多是因为他们宽厚慈爱而不是出于责任义务。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愿老人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谢谢这七天奶奶和雅哥对我们的悉心照顾,谢谢这七天有大家的陪伴,谢谢这七天遇见的所有人。有幸遇见,不说再见—小易们。
社会实践个人心得 篇24
在这个晴朗的天气里,趁着五一假期,我们自发组织了一次志愿者活动,看望关心敬老院的老人们。此次敬老院一行感慨很多。
到了目的地,并没有想象中华丽的院落,那只是一座年数已久的老楼,寂静的院落平平无奇。然而,我庆幸我们来了,我们要给这里的老人带来欢乐。我们开始分工合作,帮他们洗洗头、拖拖地,陪他们说会儿话、下象棋、打打牌…在和爷爷奶奶们的相处中我看到了他们对儿女的思念与牵挂,以及在敬老院中的孤单。我们仅仅去了这么一会儿,老人们的脸上就浮现出了幸福的笑容,简单的说几句家常嘘寒问暖,我就能感受到了他们因为我们的到来而非常快乐。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在今天,大多的子女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照顾老人,便将老人送去敬老院,有时间才去看一眼。其实我们知道,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上的帮助,而是内心精神上的陪伴。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空巢老人,敬老院的老人数量每年都在增长,我们能做的微乎其微,不可能每个敬老院都去,每个老人都照顾到,但我们可以竭尽全力去照顾我们眼前看到的老人,用自己的力量呼吁社会上的年轻人多关心自己的父母,抽时间多回家看看。老人所期待的并不是孩子回家帮他们做多少事,他们想要的只是孩子们多回来看看,陪他们说说话,哪怕是几分钟,我想他们也会非常开心的。
这次志愿活动让我感触颇深,所以在结束活动之后就赶紧给自己家人打了个电话,陪他们聊聊天。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贡献出自己微薄之力去关心每一位老人,不要让他们在仅剩的岁月里充满孤独与遗憾。
社会实践个人心得 篇25
我参加了学校里安排的社会公益活动,在这其中我觉得我学习到了很多,首先在精神层次,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自强不息、求实创造的优良品质。
公益活动记录学生组织或参加公益活动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公益活动是记录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的一部分,我们所担任的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我们应该要求自己通过社团活动诸如公益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睦相处,同时在公益活动中,也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有“通才”与“专才”的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分工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合作的“社会化要求”之间的关联。大学生公益活动就有部分体现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即从上述入手,铸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共同平台,突破狭隘专业划分所带来的知识局限,从而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通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益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次公益活动课,我和班级同学负责整场画板的搬运,可谓人少任务重。我们统筹兼顾、各负其责、配合默契、互帮互助,逐渐缩短公益活动时间,提高公益活动效率,提高公益活动质量。
公益活动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公益活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正视一切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公益活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它使我认识到: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经风雨,见世面,丰富人生阅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公益活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最后要感谢给我们这次机会的组织者让我学到了蛮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社会实践个人心得 篇26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我在社区当志愿者已经过去六天时间了,真是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实践时间虽短,过得虽快,但每一天所走过的路,所遇见的人,所做过得事,都在我的脑海里烙上了深刻的印记。现在回想起来,所谓的人生真谛,为人处世,都无不在这六天宝贵的实践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味无穷。
有道言:“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我虽无吕蒙的坚毅品质,但我二者都有着相同的奋斗目标,那就是让人“刮目相看”。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呢?集里桥社区汤书记有着对此独到的见解,让我细细道来。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于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服务人员,尤其在当下互联网盛行的时代,电脑办公已经司空见惯了。所以熟知一篇文章,一份报告的正规格式就尤为重要。若不精通于此“器”,那么事情的完成也会大打折扣。文章标题用方正大标宋简体二号字,正文用仿宋GB2312,三号字体,一级标题用黑体三号字体,二级用楷体GB2312三号字体等等之内的规矩虽然看上去细枝末节,但我却认为陈板而不失优雅。为何优雅?其型优雅。细想,如果所有的文章都按照相同的格式来,没有了七七八八的,大小不一的字符,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舒服很优雅的感觉。再者,其神优雅。当下虽说是电脑码出来的字,但是字的大小,格式,粗细,排版等都反映了“字神”,在我看来每个字都是有神的,就像是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精神和品质,然而字的“神”往往是由工作者当时工作的心境和状态所决定的,那么按照规范的格式所写出来的文章和报告都反映出了工作人员当时的心境——严谨,也体现了工作者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人对事也都是这样。所以文章就在不知不觉当中让人赏心悦目,颇为“优雅”。回到最初的主题,汤书记明白了这样深刻的道理,所以就在我实习的第一天就给我上了一课,这一课与其说是当下收益,不如说是一辈子收益。严谨认真的生活态度将会是我最有利的武器。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是古人对吃苦耐劳最精彩的诠释,在当下也同样适用。时光像车轮一样在飞转,历史像江河一样在流淌,我们走进了二十一世纪,然而人类的懒惰的品性在这个美好的社会中已经慢慢地体现出来,这也与我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渐行渐远。汤书记作为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下一代的发展,他是真的不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的花朵在温室中安图享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经历苦难,就不知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所以他安排我去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袁洲同志在35度高温下,清理社区垃圾杂物。起先空调室里的安逸让我难以适应外边的工作,我有好几次有着不想工作的念头,什么站在树荫下观望,什么挑着物件搬运,现在回想起来,我与和我并肩作战的同志们相差甚远。人家顶着烈日,汗流浃背的为社区的人民默默的奉献着。安乐的生活条件已经让我忘记了奋斗的初衷,和吃苦耐劳的生活品质。感谢汤书记,感谢这次意义匪浅的实践活动,让我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三、上善若水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在我看来这句话最能体现在汤书记和社区的工作人员身上,这也是我在这次实践的生活当中感触最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