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通用35篇)
上周末,读了学校发的《新教育》上关于陶行知的教育小故事,说实话。我只是粗略地浏览下,就以感慨颇多。
报纸上多次提到”温和地,语重心长地,耐心地“等字眼,这些词语,让我感受到陶行知先生首先是位温文尔雅的先生,是位亲切的老师,是位可以谈知心话的叔叔。他的人格魅力让你不由自主地想亲近他,望着他那和蔼可亲的样子,聆听他那和风细雨的教诲。真的好羡慕陶先生当时的学生啊,他的学生即使犯错,也不会担心挨老师的”横眉冷眼“,他的教育方式如春风细雨般,但会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记忆深刻。如《烧扑克牌》,《不要做井底之蛙》这些小故事,无一不体现出这种教育方式。
其次还深深体会到陶行知先生对孩子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陶行知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他不仅爱孩子,还爱生物,”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从心出发,爱上孩子,世上所有的孩子都足够可爱,都是落入凡尘的精灵,憨厚天真。用爱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眼中透出光亮,让他们感受希望。没有差孩子,只有缺少爱的精灵。这是陶先生为我们讲述的”爱满天下“的高尚教育情怀。我们的心应该放在眼里,放在手心里,让可爱的学生可以摸得着、看得见。我们心与心的沟通,构建起美好的生活。
爱孩子,体现在欣赏孩子。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作正常的人一样。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
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有的学生看死了,把他们看成不可教的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他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个有用的人材。
陶行知先生之所以伟大,还体现在他的无私奉献上,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在家庭生活异常贫困的条件下,他依然用自己的稿费创办晓庄师范,依然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这样的奉献精神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叹!如今,当我再次进入校园,看着教学楼上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勇于开辟的实践精神;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追求科学的求真精神。医者可治百病,师者育桃李,工作的不同,事业的不同,生命也会因此有不同的光彩。学陶师陶,乃师者所毕生学习的。陶先生所表现出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所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 篇19
寒假用心读了一本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掩卷沉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这本书其中有一章谈到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 ,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特殊的,面对的是学生 ,学生是有思想、爱憎分明的人。而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蹶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所以只有尊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人格,才能拥有一群灿烂的健康向上的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
教师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新教育之梦》上所说的换位思考。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学生遇到问题时,如果是家庭因素的,就应联合班主任找来家长寻求解决的办法;如果是自身因素学习 有困难,学习习惯还没养成的,则可以通过恳谈,鼓励的方法解决。
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我们教育中的民主精神还不够,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我们经常抱怨社会缺少一些民主,但是孰不知社会民主的基础是学校的民主。没有学校的民主,何谈社会的民主。所以我们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可以通过谈话,适当的引导,适当的鼓励,这样才能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但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更有利于教师在稳固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 工作。
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爱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这是《新教育之梦》给我的启发之一。
《新教育之梦》给我的另一个启发是要善于学习,不断的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我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任何一个优秀教师都离不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在用我们时代语言,用我们的生活 阅历,同过去的大师们进行心灵沟通,阐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和其他工作者不一样,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学生人格上的感召力。学生对我们教师的期望很高,他们把我们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那么他们就会很失望。所以教师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
教师还应努力理解学生的世界,要善于和他们沟通,要和他们成为生活中的好朋友 。教师还应该要有丰富的学历,经历和阅历,所以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才能教育好学生。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这是作者对我们的真诚规劝,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我们应该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以本书中的理想优秀的教师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且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不要羡慕别人,不要感叹时运,要做起来,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顺,哪怕艰难。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著读书心得 篇20
读了《教育的经济价值》这本书后,引起了我高中时代的一个回忆:在一次8000多人的全体师生大会上,罗校长说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知识是和他的财富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从而也使我想起我家乡一个真人真事的经典千万富翁,他是我老师的一个小学同学,因为我和我老师关系好,每次回家乡我老师都和我到他家玩,他的成功经历是我亲自从他囗中听来的,真实性可靠。他的起家是从一次偶然的大便开始的。事情的经过我用第一人称写较为逼真些,具体如下:
我二十岁的时候自已到深圳找工做,找了几天都没找到,身上连食饭都无钱了,睡了几晚天桥底,真是面临绝境,又没有朋友老乡认识,不知如何是好,暗自流泪,第8天中午去公厕大便,刚好想推门进卡位,突然从我身后跑来一个中年人可能是拉肚急到不得了,我看见这位中年人急成这个样子就主动礼让给他先,反正自己也不急,让他也没关系,当时这样想。谁知那中年人完事后出来全身舒服极了!看见我还在门囗等着!千多谢万多谢我!谁知等我解完大便后那位中年人又在门囗等我,我问他还有什么事,他问我做什么职业在哪工作,我把当时的困境说给他听,后来他临走的时侯说:“我给你二十块钱,就用这钱去收一些旧废纸或在路边拾一些废纸皮,然后拿到我给你的地址,我会安排人帮你收购,”说完就走了。当天我就马上行动按他吩咐的去办,赚到五块多钱,坚持了三个多月,也赚到一些钱,当然不多,三个月后的一天那中年人又出现在我眼前,他见我挑了一担旧废纸就问我:“后生仔你怎解这么蠢?你每一次拿来的废纸都那么干,不会渗些水进去吗?会重些,赚多点钱!”我当时即刻答他:“我穷还穷,决不会做出这些缺德的事!”他听我如此回答,即刻拍拍我的肩膀说:“明天上午9:00到我厂上班!”当天我有一种前所没有的开心,终于找到一份工作,不用那么奔波了!第二天我去上班才真正知道那中年人原来是该造纸厂的香港大老板,就这样我在他厂整整做了3年,我工作表现非常吃苦勤快,在厂的为人也绝对一流,博得老板的高度信任!其实在厂的3年里我基本学会造纸的技术,每天晚上拼命学习!有一日老板叫我去他办公室,我以为他知道了我在偷学他的造纸技术,到他办公室后,他指着台面那一大把钱说:“这20万你拿着,回到你家乡开一间小型造紙厂,这钱不用你还,以后有困难再联系我!”当时我真不敢相信眼前是否在做梦!我掌握了技术后天天都想以后一定自己开一间造纸厂,可是没有资金而发愁!今天终于机会来了!贵人出现了!第二天我拿着老板的20万对老板说:“以后我一定双倍还给你!”到目前我开的造纸厂是家乡最大的厂,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全市人都在用我造的纸,称我为“大便紙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