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心得1000字范文(通用33篇)
在三国中让我的记忆非常深刻的故事是火烧赤壁和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讲的是,公元220xx年,曹操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军。因魏军不善水战,孙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装打黄盖,后者假装投降于魏;孙明推测出东风将至。黄盖假带了数十条船向魏投降船里装满了柴草。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了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魏军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起,死伤无数。
在《三国演义》中我了解了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做什么事都要多方面考虑,要将成功率提高。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1000字范文 篇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听到这首著名的诗歌,人们都能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它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集兵法、智慧为一体的小说书。
二年级看的时候,我看的是青年版。当时它对我来说不光是一本著作,还是一本我十分喜欢的小说。他将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其中,有软弱无能的刘禅,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抬棺上战庞统…...
五年级的时候再看,它就是一本富含着哲理的人生书籍了,给予我无限的启发。乱世出英雄,在这个群雄纷争的年代,诸葛亮凭借着他的智慧做出“火烧连环船”、“草船借箭”等惊人之举;曹操的身世并不显赫,却能以他的谋略、胸怀,脱颖而出、统一天下……他们,是历史长河中的星星,闪耀着不一样的璀璨之光!
刘备让我们看到,一个人要宽容、谦让;而诸葛亮让我们看到,一个人要忠于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关羽让我们看到,每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忠义、勇敢、智慧、有礼…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曹操,他用成功告诉我们,为人要有胸怀天下之志,有英勇深远之谋,有礼贤下士之品,在杀伐果断之中成就自我的梦想。
曹操身上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人物形象却十分饱满和丰富,他让我看到了人的多面性,从中我懂得了,在看待事物和评价人物时要从多方面研究,要有包容之心,要有辩证之法,去理解事物的本源,将历史人物当成一面镜子,修正自我的错误,坚持自我的优点。
三国演义的确是一本小说,可是它是一本富有哲理、以史为鉴、精通兵法的小说,它让我们体会到了人间的冷暖、忠义、奸诈、狡猾、智慧,让我们从中体会到无穷的启发与乐趣!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1000字范文 篇6
《三国演义》对成年人来说,并不是那麽陌生,有古言文版本的三国演义,也有白话文版的三国演义,多少都读了几遍,还有广播里的长篇连播,特别是三国演义拍成电视剧和电影之后,更加深入人心,在读书的同时,也从中学习到了许多的知识。在和儿子读书的同时,也启发教育孩子要仔细读书,细心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特别是关于人物的描写,更要通读全书细心品味。
作者罗贯中准确的把握住了每个人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在品味读书的乐趣中,对其中的人物描写颇有感受:
《三国演义》一共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其中有几十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如张飞嫉恶如仇,粗豪爽直,而又从善入流;刘备仁厚爱民,虚伪做作;关羽神武神勇,讲究忠义却刚愎自用;周瑜才高果敢却心胸狭窄;鲁肃拘谨忠厚,黄盖勇敢沉着,司马懿老奸巨滑等等。连三个“舌辩之士”也各具特色,他们都恨曹操,但表现形式大不相同。弥衡是“骂”“至死骂不绝口。”至今戏曲舞台上还有一出戏叫“击鼓骂曹”;张松是“顶”,顶得曹操“拂袖而起,转入后堂”;杨修是“揭”,他多次揭曹操的老底,揭曹操灵魂深处的秘密,特别是梦中杀人的诡计。
在塑造人物方法上,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通过战争中不同的故事情节加以反复渲染,把人物放在尖锐的斗争中去写。不同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典型环境,写法也不一样。如曹操攻打濮阳陷入重围,大火之中正碰到吕郁挺戢跃马而来,曹操用手遮住脸,加鞭纵马从对面闯过去,吕布从后面拍马而柴,以方天画戢在曹操头盔上点了一下,问道“曹操何在?”用手指着相反方向“前面骑黄马的就是”,多么狡猾。吕布听了就纵马向前追赶,放过了眼前这个真曹操。曹操轻轻一句便骗过了吕布。在潼关则是另一种情况。马超认出了曹操后,紧追不放,害得曹操“割须弃袍”,没命逃奔。这时,背后马超赶来,厉声大叫:“曹操休走!”吓得曹操马鞭掉落在地。看看即将赶上,马超从后挺枪而剌,曹操绕着一棵大树躲藏,马超一枪刺在树上,用力过猛,刺得很深,等到把枪拔出来,曹操已经跑远了。在这里,从濮阳之战,使我们看出吕布有勇而无谋;从潼关之战,使我们看出马超精明强悍。再如张飞在巴郡“义释”了严颜,关羽在长沙“义释”了黄忠,同是“义释”但也有不同。张飞“义释”严颜,表现了张飞粗中有细;关羽“义释”黄忠,表现了关羽的高傲自负。同是写一代英雄之“勇”,吕布是勇中带贱,周瑜是以勇显骄,赵云有勇有谋,可见人物的思想性格是不一样的。曹操的“割须代首”“梦中杀人”;刘备和单福(徐庶)关于的芦马的对话,这些描写显示了曹操、刘备的奸诈和仁厚的不同性格。诸葛亮“带病巡营”的描写,突出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后主刘禅的“乐不思蜀”的描写,简直把他的昏庸写活了。
《三国演义》善于通过战争的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赤壁之战”的人物很多,重点只有几个。在决策准备阶段重点写了诸葛亮和周瑜;在决战阶段则突出了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是起过一定作用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小说中的曹操经过各个时代的艺术加工,他已成为统治阶级权臣的典型人物,成为古今奸雄第一奇人。他的突出特点是奸诈,当然小说也写出了他的雄才大略。曹操奸诈的性格特征,在赤壁惨败这个特定情境中,曹操败走华容道时,他仓慌逃窜险些丧命,但他竟能够三次大笑,笑周瑜、孔明,无智谋,他以笑来稳定军心。但当他逃回到据点的时候,已经脱离了危险,他又仰面大哭,哭谋士郭嘉已死了。哭郭嘉,是说其他军士无能,把战败的责任推卸掉了。“三笑一哭”这一情节把曹操的奸诈和权术刻画得淋漓尽致。
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他却能在惶惶逃命中连连大笑,这“笑”写出了他虽大败却不气馁,不认输,还要发表议论笑话对手,“毕竟智谋不足”,“到底是无能之辈”。这是用环境描写来反衬曹操之“顽强”“狡谲”的一面,说明他仍然雄心勃勃。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1000字范文 篇7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们小学生必读的一本好书。这部历史小说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编写的,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为引线,写天下大乱,魏、蜀、吴三国的兴起到衰亡的历史过程,最后三国归晋,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书中讲了许多人物,如尊重人才的刘备,才华横溢的诸葛亮,讲义气的关羽,总沉不住气的张飞,_诈的曹操,不服气的周瑜等等。其中,三个国家之间也发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失街亭等,还有许多故事如:空城计,收姜维等被改编成了戏剧。还有一些三国人物被改成了歇后语,可见这本书对我们国家有多么大的影响啊!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足智多谋,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军事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凭着出色的才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正因为看中了诸葛亮这些才华,所以刘备才三顾茅庐去请他。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在一次打仗中,他中了曹军的毒箭,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名医华佗来为他看病,怕关羽受不了疼痛,提出要把他绑在树上刮骨疗毒,可关羽非要和部下马良边下棋边疗伤,华佗治好关羽的病后,非常佩服他的英勇。我也非常佩服关羽的忠义和勇气。
《三国演义》给我们讲述了中国的那一段历史。其中的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如身临其境。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的道理,做人要忠义诚实不_诈,做事稳妥多思考。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1000字范文 篇8
读完三国演义,使我不禁感叹“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书生动地将三国时期地历史故事跃然纸上,也让我从中读懂了许多道理。
先来说说三国时最强大的国——蜀国。当然,大国的存在肯定有一个大人物,那就是曹操,他是个聪明又煎炸的人物。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奸诈是人恨,当然董承一伙人便想刺杀曹操,可惜失败了。通过·曹操的故事我知道了,做人不能奸诈,否则会受到他人的轻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