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锦集(精选34篇)
通过学习,我知道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建设提到事关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这四个道德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外延由大到小,内涵由浅到深,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
在四德建设中,人的能动性及个人品德建设是事关重要的。个人品德的修养是树立四德意识、规范言行举止、建设和谐家庭、模范地做好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每个人在道德建设过程中要自觉地以自身品德修养为起点,首先要修内功。个人品德修养是社会公德的扩大,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个人品质的外化与扩大,只有个人具备优良品德修养才能由己及人,才能由己及家庭、集体和社会。
由于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自己更重视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的表现。也对自己进一步提高了师德素养的.水平和要求。
1、德高为师。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2、学高为师。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斗水。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把握教育问题的高超艺术,和谐感人的师生关系,无不闪现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智慧之光。
3、技高为师。
一是要有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
二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要有创新的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的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4、身正为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经过这次师德师风学习,我受益匪浅。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让孩子生活的环境花更红,草更绿,空气更加清新,天空更加蔚蓝!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锦集 篇33
教师提高师德水平是教书育人的需要,没有良好的师德就谈不上教书育人。教师的师德主要体现在平时工作之中。教师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师德行为,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行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也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于改善社会风气和造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人,对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促进教师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是教师崇高职业地位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已成为举国共识的今天,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教育、重视教育,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理解教师、尊重教师。人民教师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千秋基业,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教师有责”。随着“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教育成为“伟大时代的关健齿轮”。教师的社会作用越大,历史责任越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强、自重、自爱、自觉进行师德学习和修养,为繁荣我国的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LOcAlHost努力提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要环节。要求教师热爱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就必须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具备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精神,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我国现有1000多万各级各类教师,他们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辛辛苦苦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但是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师德要求的不断提高,加上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诸如“知识私免费 分享 创新
有”、“文人相轻”、“技不外传”等旧的职业道德传统和不良习惯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前几年我们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也使师德教育受到严重的削弱,社会上重智育、轻德育;重业务、轻政治;重能力、轻品行;重私利、轻公益等倾向的存在,使一部分教师的思想产生了困惑,心理失去了平衡,出现了对职业责任倦怠和对理想前途迷惘等不良现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别人的灵魂,必须先塑造自己的灵魂,教育者必须先接受教育,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严肃课题。所以,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教师要具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教师行业风尚,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
n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教师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战略举措。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领域的'变革也进一步加快。一方面,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不可超越的,而且是21世纪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关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教育,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和基本前提。
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竞争性、功利性以及等价交换原则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在一些教师中产生讲报酬、不讲质量;比学历、不比能力;干活挣钱、雇佣观点;讲个人利益多、讲无私奉献少,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等消极现象,直接影响教育事业和教师形象,这就迫切要求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大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包含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必须协调发展,才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曾经多次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
党的__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指出: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还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免费 分享 创新
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本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组成部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势必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和推动作用。从这层意义上讲,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锦集 篇34
又到了12月份,我们教育系统一年一度的“师德主题教育月”活动也如期而至。学校的学习、讨论、整改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师德”这一教师之间永恒的话题又给寒冬的校园增加了几分温暖。
上周六教研时间,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的视频。霍懋征、邹有云、黄静华……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再度映入眼眶,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再度在脑海中盘旋,心灵再次被高尚的师德荡涤,再次被伟大的人格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