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学习的感悟心得(精选34篇)
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第二要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苦的,必须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第三要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按照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师德,身正为范,时时处处作学生的表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之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
第四教师要博学多才。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此,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总之,艺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不辜负老师这一伟大而神圣的职业;才能无愧于广大莘莘学子;才能无悔于人生!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师德学习的感悟心得 篇31
最近,我观看学习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系列教学片《师德启思录》中的第七集《廉洁从教,以身作则》。看了以后,心情很不平静,特别是胡安梅、包全杰等农村教师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使我感动不已。作为幼儿教师,要特别强调“廉洁从教”,每位教师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像胡安梅,包全杰等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默默无闻,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廉洁从教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幼教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小朋友都会起示范作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各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会直接地影响身心的发展。我们只有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小朋友心田,并使之“开花”、“结果”。
廉洁是教师立身之本,所谓廉洁从教,是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都要坚持执行廉操法的原则,不贪幼儿及家长的钱物,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钱物,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幼儿和世人作出表率。“廉洁从教”不仅是国家和人民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人格前提和品德基础。对于如何廉洁从教,我个人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认真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觉悟意识能力。时时用先进的思想武器占领自己的灵魂,积极培育新时期、新阶段的道德,以新要求不断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了解幼儿需要,家长需要,工作需要,将工作做在平时,将学习变成爱好,将爱好变成习惯,将习惯变成一种性格。
二、用纪律和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用严格的纪律和制度来要求自己的行为,及时学习纪律条约、各种制度,用纪律制度严格要求自己。把先进模范作为自己的前进动力,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更加淡薄名利,公正无私,严以律己,乐于奉献,慎独慎微,努力修身养性,以此来固守生命底线,选择心灵的净土,将廉洁做为我们的一种自觉习惯。
三、渗入情感态度,公正执教。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用无私的爱关怀每一个孩子,做到公正执教,这是廉洁从教的基础。教师决不能因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仔细分析每个孩子存在的问题,找到他们身上哪怕是很小的.一个闪光点,多加表扬,拉近幼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其实,只要我们用爱心、宽容、人文关怀去善待孩子的每一点错误,适时表扬、鼓励,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个都是会取得成功的。
四、带头宣传廉洁文化。把廉洁带进课堂,让幼儿从小树立廉洁意识,并且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时刻提醒自己要实实在在求学问、认认真真当老师、清清白白干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虽然没有考试任务以及升学的压力,但这一阶段却是培养习惯、开发智力的关键时期,关系到人一生的发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牢记使命,牢记誓言,心中始终绷紧“廉洁从教”这个弦,才对得起良心,做到问心无愧。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中经受考验,不断铸就教师品行,从而真正树立教师高尚的从教品格,要时刻勉励自己,鞭策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
师德学习的感悟心得 篇32
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学期的课程就要结束了,我很幸运选修了这门课,因为通过这门课我明白了原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小小的鞠躬礼到文明用语,似乎我们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时生活中鞠躬礼不标准、文明用语声音太小、面部无表情等常见问题我们好象都没有多加注意。
我们的国家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孔子曰:“礼,敬也。”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亦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由此可见我们国家自古以来重视礼仪教育。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及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者,教师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而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的礼仪行为是学生的直接榜样,学生在观察教师时常常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点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崇敬;教师的一点瑕疵则会使他们产生莫大的失望。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的处世态度和人生观,在学生的礼仪教育中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以身作则,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因此,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完善自己:
一、仪容仪表
1、服饰端庄大方,符合教师身份,一般来说,教师的服装式样宜庄重、明快和自然,不可过分追求时髦华丽,衣服色彩不宜太鲜艳、刺眼,应以素雅、含蓄为佳。我们作为学生,平时的衣着也要紧绕学生这个身份,不穿奇装异服。少穿拖鞋、背心等一些装束出现在公共场合。
2、头发,“要保持自己美好形象,请从头开始;要给人留下美好印象,请注意时常修饰头发。”整洁得体大方的发型容易给学生留下神清气爽的美感,反之,蓬头垢面会使学生产生萎靡邋遢的反感。因此,在平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发型大方,不怪异,长短适中,头发干净整洁、无汗味、无头屑,勤洗澡、勤洗头,先树立一个好形象。
3、面容,面容是最引人注目之处,保持清洁是面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职业既严肃又亲切,我们的`衣着打扮要符合职业要求,大方得体、整洁庄重,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二、言行举止
而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美观,则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如果衣着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女老师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内在德行的修炼,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