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精选25篇)
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并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现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因此,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都要将校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以“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精神来指引我,工作中本着“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的原则;同时,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老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总而言之,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加透彻的明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量。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只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如果教师言而无信,表里不一,不仅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会让学生对老师所给予的教育产生怀疑。所以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物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四、热爱学生、理解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遏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在教育教学中,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却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在我现在的班上有一个男同学,小学五年级时,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唯一的爱好就是打蓝球。进入初中后,我发现他不但成绩不好,品行也有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将会严重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班级纪律等方方面面,进而影响整个班级的积极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先经常利用课间时间找他谈心,并把他的座位安排在第一桌(让他觉得老师是关心他、重视他的,同时让各科上课老师随时监督他),教学中如果遇到感觉他能处理的问题,就叫他起来回答,并让全班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到开运动会时,直接交给他去组织。一年下来,当他发短信和我交流时,总是说我比他妈妈还好,好想叫我一声妈妈,并保证说:无论将来在社会上怎么混,都一定不会给我丢脸。所以工作中,作为具有特殊职业性质的老师,一定要“爱心、耐心、细心”三心具到,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里那些学习特困生、行为习惯特差生,不但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更要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终身学习,提开教师魅力。
教师是学生瞩目的焦点和榜样,必须终身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要重视修品练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要进德修业,为人师表,获得学生的爱戴敬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要以生为本,以情为主,尊重学生爱学习,爱自由,爱快乐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想学好,能学好,遵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做人,以自己渊搏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学会发展,才会有学校教育的高质量。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很知足,知足于拥有这份高尚的职业,知足于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知足于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校园氛围,知足于人生的平淡,平淡的人生也可点缀纷繁;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工作的平台,感谢领导,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同事,给了我兄弟姐妹般的温暖,更要感谢学生,给我自信,激发我无穷的工作热情。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义务反顾的选择敬业,教书育人,因为我们既然选择了讲台,就已选择了默默奉献。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 篇8
开学之际,学校举行“立德铸魂,廉洁从教”师德主题月活动。在活动中我感受很深。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通过学习,就像一股清风荡涤我心中一些阴暗斑点,使我更加看清了前路,明确了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我将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师德的内涵:
一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二是教师对待受教育者的道德;
三是教师对待同事和教师群体的道德;
四是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
我想这是根据教师工作的内容和接触的对象来划定的四个范围内的'道德吧。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待教育事业:
忠诚并献身与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在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指导下,在处理个人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时候,应采取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是所谓的“甘为人梯”、“燃烧的蜡烛”精神。
二、对待受教育者: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强调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境界。要求教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严格要求而又尊重信任学生。
三、对待同事及教师群体:
坚持教师集体和其他教师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在教育现实中要表现为理解、团结和谦让。
四、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
真诚相待、主动参与。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家长交往的时候,表现出一种对家长的坦诚的沟通愿望,以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发起或者参教育有关的社会性活动。
经过学习,我思考自己,反思自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想首先需要奉献。“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行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只有对“怎样做一名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提出对自己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应该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教师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我曾想“平平淡淡的一生,倒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正因如此,我羡慕那诗意的生存,羡慕那丰富多彩的人生,不甘于过平淡、庸常的生活。如今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传递者。因此,师德的形象,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形象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共同携手撑起那片教育的蔚蓝天空吧。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 篇9
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又是社会文化长期积淀的特定的一种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综合体。同时,作为社会的一种道德观念,它与其他的观念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的师德观必定反映出其不同的时代特征,新时期的师德也应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因此,人们应从时代特点看待教师形象,清楚的理解师德的,对新时期的师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学习"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活动,使我认识到:它要求我们每位教师"教学好、服务好、师德好,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