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参考(通用26篇)
5、加强学习、提升教师魅力。
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
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品质。我们要有对工作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作风;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态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自觉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修品练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是学生瞩目的焦点和榜样,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要重视修品练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要进德修业,为人师表,获得学生的爱戴敬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探索和创新。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设计者、沟通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尊重学生爱学习、爱自由、爱快乐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想学好,能学好。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教少学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做人,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学会发展,才会有学校教育的高质量。
学习师德师风的自查总结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是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人格上的要求,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我热爱这份工作,热爱学生,能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执教,认真备课上课,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里的教学效益。在实际的工作中我认识到师生双方的人格是平等的,学生在学校的受教育权是不可剥夺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总结我任教以来的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业务学习和钻研放松。
(2)课堂上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
(3)讲课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部分学生失去学习信心。
(4)课后对差生的辅导不到位。
(5)教研力度不够,教学反思不够深入透彻,多是听听课、评评课,没有很系统的总结教学经验。工作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
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对于教育理论的学习,有时候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记忆上,没有好好的结合实践、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去分析理解,导致对教材的挖掘力度还不够。
二、由于自身能力的欠缺,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的模式,缺乏主动创新的思想。
三、青少年学生是90后一代,青春期的他们渴望交流,心中的想法很多,希望得到他人尊重和帮助,面对学生的合理要求,有时不能一一答复或帮助解决。
今后改进的方向: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包括加强对政策理论水平的提高、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发展。
二、仔细研究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用变化的观点看待学生,用全新的广阔视角观察学生,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三、多思考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向优秀教师学习,变压力为动力,积极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总之,优秀的师德,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之本。我对今后的工作既充满了信心,又增添了危机感,我始终坚持不断学习、不断追求,勤奋踏实地去工作,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