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暨国家安全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人修养,才能遇事做出冷静的判断。第三,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做一个自信的人,努力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降低目标要求,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鼓励学生阶段性的成绩,使学生树立自信。另外,要培养学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要有张有弛,保持适度的紧张。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控制不良情绪。
二、运动伤害的预防
学校的体育课及各项课外体育活动由于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如擦伤、碰伤、骨折等,有的甚至造成残疾或死亡。首先要抓好这些课程的安全保护措施,在做运动之前,教师要把安全防护知识对学生讲清楚,特别是有安全隐患的运动器械,要让学生在使用之前了解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另外要注意一些容易被教师忽略的环节,如体育课前课后教师不在的时间就很容易发生事故,如某校体育课之前,学生在体育老师没到的情况下私自上单杠,不慎摔下后造成大腿股骨头粉碎性骨折,给学生带来很大痛苦,而且事故责任很难认定,诸如此类事故都要求学校提前做好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
三、课余伤害的预防
学生在学校有很多课余时间,学生分布区域广泛,在操尝教室、走廊、楼梯等地活动,情况复杂,不易受老师控制,学校应加强这一时间的管理巡视,教育学生在课余时间如何选择安全有益的活动和游戏,在指定的安全区域活动,教育学生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报告老师并到医务室就诊。
四、宿舍安全事故的预防
寄宿学校的宿舍是安全事故多发地,学生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回到宿舍,突然放松下来,产生松懈情绪,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寄宿学校要健全宿舍管理制度,设立安全巡视人员,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就寝习惯,并努力搞好宿舍文化建设,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集体活动安全事故预防
学校的集体活动是比较多的,如上操、升旗、集会、演出、放学、防火防震演习、安全撤离等等,学生集体上下楼梯,集体进出同一场所,非常容易发生严重安全事故,由此造成的学生伤亡事例已屡见不鲜。因此,必须将通道和进出口按班级分开,每个学生都要十分清楚自己应该走哪侧楼梯,哪个门口,并在日常养成习惯。
六、学生随意走进危险区域或触及危险物引起的安全事故预防
学校里有很多区域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如配电室、车库、锅炉房、实验准备室、楼顶、地下室等等,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神秘场所,其中的物品更是吸引学生的危险品,这些场所都应有明显的禁入标志,并教育学生选择安全的地点活动。
七、交通事故的预防
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四十万人,而我国更是占了其中的近六分之一,在学校安全教育中,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交通标志,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做到行走安全,骑车安全,外出乘车安全,并知道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处理。另外,在校园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首先应该禁止在校园中通行各种机动车,寄宿学校学生乘坐的班车要人车固定,座位固定,小学生应该实行有效证件接送、上下车点名制度。除了以上这些方面,当然还要进行如防火、防电、防震、防盗等方面的常规安全教育。
八、传染疾病的预防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最集中的地方,是传染疾病预防的重点区域,如果在学校中爆发传染疾病是危害极大的,每个学生又涉及一个家庭,影响范围很广,很难控制。因此,学校要把传染疾病的预防当作一件日常重点工作来抓,首先要建立健全传染疾病预防工作机制,主管领导要把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在>工作计划中进行布置,学校医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及任课教师具体实施。教育学生身体不适及时向老师报告并进行医治,学校发现学生中的传
染疾病疫情如水痘、肝炎等常见传染病或未知传染病要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上报,对患病学生进行必要隔离和医治,对接触学生和教师做必要的身体检查,并按卫生防疫部门要求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情扩散,并在疫情过后进行密切观察,防止疫情反复。另外,平时也要多注意对学生进行讲究个人卫生和防病的教育,并对学生食堂、宿舍、教室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以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在安全教育的方法上,不宜只一味的说教,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甚至干脆引不起学生注意,听而不闻,安全教育就成了无用功,白费力气而不见效果。安全教育的形式要力求多样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乐于接受,使学生具有认真的安全态度并主动进行安全防护。可以进行如安全在我心中>征文、主题班队会、板报评比、广播比赛、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这些安全教育涉及的方面很广,头绪繁多,很容易发生遗漏、重复等问题,因此要在开学初即制定好计划,每月每周的安全教育内容要安排有序,在教育过程中及时进行补充,并以各种形式落实到每位教师和学生,要做到人人清楚安全教育的主题和内容。特别要注意防止安全教育一阵风,发生事故了就说一说、搞个活动,没事儿了就不闻不问了,等到下次发生事故时再说。这样永远是亡羊补牢,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按照安全教育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把安全教育当作一项日常工作来抓,时刻提醒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做到“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快快乐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