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师德建设的心得体会(精选35篇)

2024-03-16 01:18:42心得体会打印
师德建设的心得体会(精选35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李叔同先生的为师之道。他就是把学生当做人来看的,当做平等的人,堪与尊敬的人。....

  1、开展学习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的事迹,组织系列宣传和专题报道,以模范人物为榜样(沙从术),教研室主任起模范带头作用。崇尚师德、弘扬师德。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强化广大教职工的人文精神、诚信思想、科学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人格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道德要求。

  2、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培训,提升职业道德水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对新上岗教师重点学习《教师上课管理规定》、《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关于考查考试课管理方法。》《教师岗位聘任条件》科研工作要求等文件。使他们熟悉教学工作管理文件。

  3、组织教师、学生座谈会,讨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网络论坛栏目,通过网络在师生之间开展师德建设论坛,促进师德建设。收到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师德建设的意见和看法,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落实处理。

  4、在教师中开展以“爱生、崇教、厚德、敬业”为主题征文活动,收到教师征文(35篇)学习心得35篇,在学生中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收到征文(108篇)。

  5、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建设“精品课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积极鼓励、帮助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建立科研、论文奖励制度。并预以实施。

  6、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的活动,每个党员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突出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

  三、查摆不足找出差距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提高,教职工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完成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活动的主体力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职工队伍素质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师德师风不仅体现了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教风、学风,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的生命源泉,师德师风则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在学校道德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月来,我系教职工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广大教职工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忠实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甘于奉献。但在查摆过程中,师德师风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教职工重教书、轻育人,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关心;有的教职工工作责任心下降,对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安心本职工作,轻校内课堂教学,重校外兼职;有的教职工缺乏进取精神,不注重获取新的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满足于一般性工作;有的教师心态浮躁,治学不严谨,不注重科研能力的提高;有的教师整体协作精神不强,缺乏相互尊重、取长补短的精神风貌;有的教职工缺乏奉献精神等现象。通过本次教育活动、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全体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认真整改。

  四、建章立制实现整改

  在调查研究、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出切合本系实际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使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目标明确、有章可循,使我系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这是师德师风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扎实推进,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各项规章制度。

师德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11

  今天,来自长沙市各地区的教师代表在青少年宫进行精彩演讲,场内座无虚席。为加快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步伐,进一步发扬教师敬业奉献的精神,长沙市教育局从全市精心遴选了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突出的12名教师组成讲师团到全市各区县(市)进行轮回演讲。此次到我区进行演讲的共有6名代表,其中包括望城县黑麋峰学校校长周志祥、开福区沙坪中学优秀教师、长沙市汽车驾驶与维修职业中专教师杨文辉等。他们以自己真切的从教经历和精彩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观众,赢得了一次次久久不息的掌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

  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20xx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师德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12

  学校组织开展了师德师风学习与整顿的活动。通过这次学习师德师风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下面我将自我反思总结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始终坚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方面,对学生我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通过这次学习我也有了新的努力方向:

  1、不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表面,屏弃“师道尊严”更多的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2、克服心理失衡,避免偏激行为,如训斥学生,向学生发火,体罚或变相体罚。

  3、注意“尊师爱生”师生关系的定位,作为教师应重点关注“爱生”的一面,爱护学生,平等待人,尤其对差生,更应给予较多的关怀。

  4、放下架子,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来影响、感化学生,平等交流,善于包容学生的缺点,因材施教,让学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

  5、以诚相待,交换心理,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善于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