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作汇报(精选22篇)
在深化贯标过程中,我们注意与国税日常工作相结合,牵头组织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回头看,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并将能够编写成体系文件的单项性制度全部编写成体系文件,较好地解决了“两张皮”现象。同时在国税内部主页上开辟了“内部制度”栏目,汇集了修订后的内部管理方面的59只综合性制度及工作规程,既方便了查阅,又节约了经费。我们还根据全市机构设置调整后的实际,及时全面地修订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规程》和体系运行用表单。对20只程序文件全部进行了修订,对原有228只工作规程中的101只进行了修改,并新增21只工作规程。同时根据岗责体系工作规程编写完成后的实际情况,对全局工作规程重新整合、编号,并明确了所有体系文件的牵头修订部门,增加了修订提示。体系文件的及时修订,确保了文件的适宜性,使体系文件全面覆盖局本级的各项日常工作,真正体现了“写我应做”的要求。今年4月份,市本级顺利通过了万泰认证中心的监督审核。
三、网站建设日趋完善,服务功能日益增强
上半年,办公室花了很多精力对绍兴国税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将绍兴国税网站建成外网与内部主页二个网页。
在对外网站定位上,我们把网站作为一个对外服务窗口,作为我局信息性服务的一个重要手段来抓。调整了网站栏目结构,使其更加合理、全面。每月充实政策法规内容,目前网站政策法规文件已达3060只。及时发布通知通告,凡需要纳税人周知或普遍执行的文件基本上能即时发布。在信息中心的支持下,我们还建立了全市统一的.“税务咨询”栏目,突出了网站为纳税人提供信息性服务方面的功能,今年上半年已接受咨询113人次。在计统征收处等部门的支持下,增加了“表单下载”栏目,将纳税人常用的20张表单及其样表在网站上公布。在搞好为纳税人服务的同时,我们还及时更新国税工作动态,让纳税人全面了解国税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使我局对外宣传工作有了很好的阵地。
在内部主页建设上,我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扩大信息量,提高实用性上。除巩固已有栏目外,增加综合文字材料、统计数据、廉政建设、内部制度等栏目,力争资源最大限度共享。同时我们牵头做好工作规程中的支持文件的收集工作,并与现有电子版本的支持文件全部建立了链接,使电子版体系文件更加完整,利用效益不断提高。
在做好网站改版的同时,我们及时制定了网站和主页管理工作规程,进一步调动各处室、单位和干部参与网站建设的积极性。1—6月份,网站访问量49946人次(5166,5648,8111,9708,10217,11096),其中外部访问量18057人次,内部访问量31889人次。
四、强化质量意识,抓紧抓好宣传工作
上半年,我们紧紧围绕市局工作中心,配合阶段性工作重点,积极做好税收宣传工作,制定下发了《20__年税收宣传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宣传为什么,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影响面。本级在抓好自身宣传的同时,对全市国税系统的重点线索进行统筹安排。同时我们调整了全市国税系统信息(通讯)员队伍,建立固定的信息新闻工作网络,并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定期组织新闻单位和全市信息(通讯)员座谈会,通报情况,交流工作,群策群力,做好工作。在自办信息中,围绕阶段性工作重点,及时编发季度信息新闻报道重点,加强对各处室、单位和县(市)局编报信息新闻工作的指导。
我们对自办信息刊物的种类作进一步的细分,主要分为“工作动态”、“领导言论”、“经验交流”、“意见建议”等。上半年已编发“工作动态”22期,“领导言论”17期,“经验交流”3期,“意见建议”1期,较好地发挥了信息刊物传达领导意图,通报情况,交流经验,指导全局工作的作用。
税收调研职能调整到办公室后,我们积极做好相关工作,一是牵头组织好全市的税收调研工作,及时下发课题,二是认真做好《绍兴国税研究》的编辑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充分发挥了这一内部刊物在业务研讨和思想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共编发《绍兴国税研究》7期。
五、创新档案管理模式,为实现省一级达标做准备
今年以来,我们以省一级达标为目标,制定了周密的达标工作计划,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上下功夫,为年内达到省一级标准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牵头对档案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使档案管理更加符合工作实际。将原来统一由市局综合档案室整理的资料改为由最终办结部门(或最终生成部门)完整无缺地分户收集、整理,市局综合档案室负责业务上的指导工作,做好监督、指导和归集工作,进一步明确档案管理工作职责,确保档案收集的完整性。
二是根据省、市档案局的要求,进行文书档案立卷改革,实行文件以件为单位归档,以缝纫踏线进行装订,简化文件归档整理程序,提高档案工作效率,适应计算机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加快档案工作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简化文件归档整理程序,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软件,扩大应用范围。
在抓好市本级档案室省一级达标的同时,我们认真做好对各县(市)局档案室的指导工作,确保今年全布达到省二级标准,对有能力的县(市)局帮助其实现省一级达标。
六、督查督办力度进一步加大,办公室职能进一步体现。
今年以来,我们在修订完善督查督办工作规程的基础上,通过口头、书面等多种形式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对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管理评审会议等做出的重要决定等主动整理,主动督查、主动汇报。同时注重督查效果,对部分反馈意见要实地检查。我们还根据省局要求,对全市防伪税控覆盖情况、出口退税情况进行了书面督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关承办部门都能按照督办要求及时、认真地办理和答复。此外,我们还严格按照“12345”市长公开电话处理要求,及时处理了13件市长公开电话,件件按期回复,当事人均表示满意。
另外,我们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国税文化建设活动,及时在全市国税系统组织了征文、书法、绘画、摄影比赛活动,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上半年工作汇报 篇11
今年1至6月,全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64亿元,实施财政扶贫项目544个,预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3万人(1至5月完成减贫8.5万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1%。在20xx年全省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总结会上,我市荣获全省20xx年度扶贫开发工作综合考核特等奖(第一名)。今年成功召开省、市20xx年第一次(扶贫)项目观摩会,成功召开上海对口帮扶遵义第四次联谊会,成功举办全国第一书记培训班,成功举办世界银行专家考察外资扶贫项目活动,集中展示了遵义脱贫攻坚的成效和亮点。
一、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
(一)精准谋划攻坚。我市建立完善“双组长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共同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各项组织协调工作。一是强化执行力建设。市四家班子分别挂帮包保4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县,市领导重点挂帮包保39个贫困乡镇,市县两级机关单位包干帮扶未出列645个贫困村(市级包保196个村、县级包保449个)。统筹开展集团扶贫、定点扶贫、对口扶贫、遍访扶贫、小康驻村扶贫、园区扶贫、金融扶贫、非公企业组团扶贫等“八大扶贫”,积极构建纵横交错、层层联系、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任务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政协支持监督、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脱贫攻坚新格局。二是强化扶贫云建设。坚持靶向治疗、精准施策,加快更新补录建档立卡数据库基础信息。在“贵州扶贫云”基础上,建设具有遵义特色的“扶贫云”平台,建设遵义脱贫攻坚指挥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实行信息化挂图作战。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设分指挥部,与总指挥部互联互通,实现“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动态化管理。三是强化舆论扶贫。编辑出版《遵义脱贫》6期,每期赠阅4000余本。在遵义日报开辟《大扶贫周刊》专刊,在遵义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电视专栏。开通“遵义扶贫”微信公众号,编发脱贫攻坚图文信息327期。办好28835669扶贫专线和10个市直部门扶贫热线,建立扶贫信访协调推进机制,畅通了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渠道。
(二)精准对标扶贫。我市结合现有5个贫困乡镇、645个贫困村、55.83万贫困人口,把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精准配置到贫困户身上。一是突出基础设施。围绕“坚持红色传承”新要求,重点关注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水、电、路、讯、房、寨等项目建设,加快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多搬快搬搬好,力争用2年时间(到20xx年)全面完成18.1万人搬迁任务。二是突出绿色发展。围绕“推动绿色发展”新要求,坚持走好绿色发展路子,因地制打造特色产业带,加快农业“接二连三”步伐,巩固提升中药村、茶叶、草地畜牧业等优势扶贫产业,大力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贫困村走农(林)旅一体化路子,集中打造100个类似遵义县花茂村、桐梓县杉坪村的精准扶贫示范点。三是突出开放共建。围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新要求,把加强沪遵对口帮扶合作交流作为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载体,大力拓宽双方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园区建设、科技创新、智力帮扶等领域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共建和转移升级,实现产业转移更加明显,园区建设成效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