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心得体会(精选33篇)
柏拉图还提出了“政治家就应为哲学王”理念。他认为在理想城邦之中,应由拥有知识的哲学家担当统治者,并称之为“哲学王”。柏拉图认为只有政治家是哲学家才能明白什么事真正的正义,而能够让国家秩序井井有条。柏拉图通过阐述什么是不正义的城邦和不正义的人,并从历史和现实中对政治体制进行划分,他将政体分为五种,即王者政体,民主政体,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僭主政体。详细讨论了后四种政制的更迭原因和形成过程,认为这四种政制都是不正义的,从而总结得出哲学王统治的政体才是正义的,因此他认为的政体是哲学王统治的政体。哲学王是政治家,具有比普通人更加智慧的政治理念,所有哲学王的使命是建立城邦,颁布法律,管理城邦。柏拉图的思想主要受历史及社会环境等条件制约,无法摆脱其束缚,希望通过哲学王,一个完美的政治家,以贤德治国,从这方面理解他的思想具有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完美的人,所以他的梦想是一种理想,甚至是遥不可及、无法实现的梦想。
《理想国》被誉为西方第一部政治学著作,柏拉图详细论述了正义,城邦,政体等主要政治主题,并描绘了一张理想的政治国王画像,带有乌托邦的色彩,又有了阶级国家的味道,对西方政治具有巨大影响。我通过研读该著作,初步了解了柏拉图思想,日后将继续研读柏拉图相关著作,深入学习西方政治思想。
名著阅读心得体会 篇29
近段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细细地读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说起朱老师,感觉特别亲切,缘自于《新教育之梦》那独特的亲和力。简单而尊重地道一声“朱老师”,仿佛一下子距离近了许多。
我所从教的小学,很多方面已经是循着朱老师的教育之梦在走了。但可能限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我们还无法很深地体味着新教育的甜蜜,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又时时地不断的冲击,外加现行教育评价系统的不配套,要实现新教育的梦想自然是有着诸多困难,于是咀嚼着朱老师的文字,回忆和想象着我们的教育现实,不禁有了许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时候读类似理想化的作品,我总有潜在的一种定性思维,我觉得理想就是所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洋洋洒洒说了许多美妙的东西,而真正能够在现实中存活或者构成蓝图的却零零星星。如今读《新教育之梦》却不尽然,朱老师平静而又睿智的语言,堆积的已不仅仅是一个梦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热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经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朱老师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我不打算在这里一一复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强调说明的是,作者的这些理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童话”或“神话”,而是根植于教改现实的理性
以《理想的智育》为例,作者从八个方面谈了他对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举四个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加特长”的个性养成。
无论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还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师都把它放进了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其综合性和融合性可见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课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迹,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劳动教育和理想的体育。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门学科就是这朵花上的一个花瓣。我们应综合地来看待这些学科,而非从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当然理想的学科应该客观看待和谨慎进行学科渗透和学科整合。这样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师的教育理想之梦,带给我的灵感和激动将随着我的文字流畅成我的所得,感谢朱老师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朱老师愿意把这些可贵的文字和我们分享,感谢朱老师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教诲。
《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
名著阅读心得体会 篇30
今年假期我又读了一遍《童眸》,真的让我爱不释手啊!这本书描写了苏中小镇“仁字巷”里一群孩子的成长故事。这本书中讲到了朵儿、弯弯、卫南、卫北、大丫头、二丫头、细妹子、白毛等一群孩子在仁字巷中过着清寒的童年生活。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朵儿。她善良,仁爱,有同情心。好婆说她是有一颗“佛心”,但太善良了也会受伤。我觉得说得很对!因为有一次白毛当上了卫生检查员,滥用权力,故意刁难马小五,因为马小五没有擦被风刮坏的窗户。他们矛盾升级,吵得面红耳赤。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朵儿挺身而出,默默地爬上桌子去擦那块碎玻璃,但突然玻璃完全碎了,掉了下来,砸到了她的脚,她的脚严重受伤,被缝了6针。作为一班之长,朵儿大公无私,以自己的行动来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我觉得很了不起!
我特别有好感的一个人物是马小五。他很仗义,说话算话,有男子汉气概。有一次,因为白毛惹怒了马小五,他生气地杂碎了他的墨镜。那副墨镜可是白毛的命根啊!没有了这幅墨镜白毛只能眯着眼睛去上学。马小五决定买一副墨镜补偿给他。因为听朵儿说墨镜只能在上海才能买到,怎么能够筹钱?他又听说一个建筑工地需要碎砖,所以他召集了很多朋友跟他一起去敲碎砖卖!之后他用卖碎砖的钱买了一张去上海的车票,义无反顾地为白毛买墨镜去了!虽然小五脾气暴躁,但还是有好心的一面,他没有把责任推给其他人,而是选择一人做事一人当!我觉得马小五做事情的时候不要那么冲动,因为冲动是魔鬼!
我最反感的是白毛。我一开始对他挺有同情心的,因为他得了一种怪病,有可能导致死亡。但是我读到最后对他越来越讨厌。特别是有三处地方让我对这个人彻底反感。一、有一次好婆在讲故事的时候,大家听得入迷的时候,突然他随意插嘴,引起马小五的冲动,但是白毛很_猾,用了一个激将法“我反正要死了,你打死我好了”。我觉得白毛不懂得尊重他人,也不珍爱生命。二、白毛想借弯弯的铁圈,弯弯大发慈悲把它借给他。他占为己由,玩很长时间,故意不还给他。我觉得他很自私,故意利用了人们的善良。三、白毛利用老师对他的宠爱,怜悯,就像一个“小偷”一样把班里所有同学的好胜心,荣誉感和上进心统统地偷走了。尤其在当卫生检查员时,他自大狂妄,尖酸刻薄,偏激鲁莽,故意挑起同学间的矛盾。我觉得白毛虽然生病了,是个弱势群体,大家都去帮助他,但是他没有感恩之心,就像我们身边散播负能量的人。我真心希望白毛能够回心转意,弃暗投明,做一个心态阳光的男子汉!
名著阅读心得体会 篇31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是抱着一种好奇的态度去看的,在我通读朱永新先生的这部著作之后发现,对于像我这样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来说,这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籍。
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梦》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想。一番翻阅以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这本书通篇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
读了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中的“理想的智育”一章,使我看到了“素质教育”的希望,因为这样的“理想智育”是我们广大师生心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希望教育”。身为教师,和许多同行一样,我们都在自己心中播撒下了无数的梦想,再把这些梦想交付给我们的学生。无数次苦口婆心,兴师动众,我们把理想播在了学生的心中,满以为学生胸怀大志后会斗志昂扬,可我们想错了,学生仍是一脸茫然,谈理想在他们那里只是喊喊口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