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读书心得800字(通用30篇)
论语的读书心得800字 篇13
佛学象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以去逛逛,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象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
小时的语文课本里曾经论语的文章,但不喜欢念,一向喜欢色味俱佳的文字,论语念起来生涩难懂,上下文也不连贯,再没有啥历史知识,就更加费劲,一直也没啥兴趣。南先生的书真是深入浅出,从一句话引申开去,上下古今中外,娓娓道来,让人不忍释卷。如果小学中学的语文老师可以这样讲解论语,我们怎么会有文化断代呢?
不由得想起初中的语文老师,他是我们的班主任,那时刚刚毕业。我自他那里受益良多,他是“狂热”的鲁迅崇拜者,也是浪漫主义的推崇者。还记得他气宇轩昂地向我们这群小朋友宣传说,他最爱三位大诗人,一是屈原,二是李白,三是郭沫若,爱他们的浪漫,爱他们的无羁,爱他们胸怀天下,爱他们绝代风华。
有次中午放学,他是第四节课,一如往常还是拖堂了,这次拖得时间特别长,是因为他在给我们读郭老的长篇:《凤凰涅磐》,他大声而深情地吼着:前不见灯台,后不见海岸~我们更生了,更生了……那时饿着肚子听着,虽不懂郭老诗中深意,只觉得震憾,但由此知道世上原来还有如此激烈的感情存在。放学后我还特意到书店了买了郭老的诗集,至今还记得《炉中煤》里的句子“我为了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不仅流下泪来~~现在想来非常感谢他的多次拖堂,感谢他在课堂上激情的发挥,因了他的热情让我晓得原来这个世界是如此大。
一个好的老师对孩子的成长真的非常重要。古时讲尊师重教,现在总是说对老师越来越不尊重,可是凭心而论,回头看看所接触过的老师,能够当得起“老师”这个称呼的...还是有限的。讲这句话,真是有些难过。高中时的语文老师便是失败的例子,只会照本宣科,他的教案与辅导教材是一模一样的:|||,上课时我们拿着老师的教材书,仔细核对他哪句有念错!一直不齿那位老师的为人,记得高一时班上有农村考上来的同学,初中时应该是读死书的,家境看着也不好,老师竟然当着全班同学走到那位同学的面前,对人家说:我看你还是回家帮着种地吧,你在这儿也是浪费时间!......这样的老师真的非常非常让人痛恨!学生何辜,遇到这样的老师就得受这样的屈辱吗?毕业后再也没有拜访过这位老师,尽管他教了我三年。
论语的读书心得800字 篇14
在个人工作繁忙,工作生活压力大;整个社会比较浮躁的背景下,按照孩子老师布置读《论语》,读后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为人处世、学习教育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启发。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文化学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在学习知识之前应先尽孝道,这也正好证明了“孝”在孔子心中地位之高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的是为人要重义轻利,君子懂得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小利。
孔子在政治统治上崇尚“为政以德”的思想。子曰:“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他。
在人品第一重要之后,要重视学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类似的毛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勤勉而好学,不以向比他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
总体而言,论语中有好的观点,也有迂腐过时的观点,我们要吸收其精华。
譬如综上所述的孩子从小教育要将道德品质放在首位;学习要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为人要重义轻利;为政一方要实行德治,正人先正己等。
读好书使人心灵净化,读好书使人类进步!
论语的读书心得800字 篇15
小时候,我们大家都学过《论语》十则。虽然叫十则,但是《论语》可不光十则。他总共有二十篇,它的作者就是伟大的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它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就是孔子的代表作,记录了孔子及其_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这一篇主要是阐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强调严于利己,仁爱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论语》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每一章的前两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孔子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而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此外,在做人方面,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千万不能空谈浮言,心中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而《论语》的第二篇主要是讲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这一篇里,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孔子还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的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篇里面提到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论语让我知道了每天都能学习到新的知识,这些新知识能扩大我的知识面,如果每天都能做到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并且用心体会有自己的理解和领悟。那么,我就能不断进步了。知识积累丰富了,那么学习就能进步了。
论语的读书心得800字 篇16
《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学文集。它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更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的弟子编撰并转发给弟子。这本书由20篇文章和492章组成,是同类书中的第一部。词源学。南宋时,朱将其与孟子、大学、中庸思想相结合;四本书。
在新学期,我们学习了它的十二章。通过老师的解释,我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当我阅读时它就这样过去了,不分昼夜!”那时,我想起了我写作业的场景:当我度假时,老师总是会留下一些作业。开始时,我还在认真地写作。十多分钟后,我到处都感觉到了。当我拿起课外书籍阅读时,我仍然在心里对自己说:只看十分钟。但是十分钟后,我还是想看。我心想:再看十分钟!不管怎样,作业不多。我能在半天内完成它。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半小时后,我仍然没有放下我的书。这本书的最后一页被我翻过已经两个小时了。我抬头看墙上的钟,意识到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我只是忙于写作,但我仍然没有在一天内完成作业。第二天早上,我又坐在办公桌前,下定决心要在早上之前完成作业,但我记得昨晚在晚餐时看的电影。里面有趣的情节让我发笑。过了一会儿,我真的忙着做作业。当我完成作业时,已经是晚上了。我今天本来可以过得很愉快,但这个计划只是“中断”是的。就这样,周末过去了。当我从《论语》中学到这句话时,我突然意识到:时间就像流水,它永远不会回来,我们。浪费”失去的时间永远不会回来。当我阅读课外书籍和思考电影情节时,想想我花了多少时间做作业。这每天都在发生,因为我不知道时间的价值。当我这样做并思考其他事情时,时间会无意识地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