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600字(通用33篇)
其次,面对我们班级里的学生,扪心自问一句:我真的了解他们吗?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有时候因为比较忙,经常会忽视一些孩子的诉求。即便有些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已经很明显,也仅仅是皱起眉头呵斥几句,甚至有时候都没有眼神上的.交流,以为我训斥过他,他就会改正,哪怕就老实一会儿。其实,了解学生是很重要的。只有了解了他的需求,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才真正有效,老师才有精准的办法去实施。因此,老师们,学会聆听吧!不要再一味的用“说”替代了“听”,好的沟通往往是聆听。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不管他是什么样,我们都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控制他,评价他。我们从不会去评价落日是什么样的,我们又何必去评价一个几岁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倾听需要老师发自内心的关注学生,给学生以尊重感。倾听需要技术,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去引导他们说出更多有效的信息。倾听需要共情,需要换位思考,让学生感知到你理解他。
最后,青少年抑郁,压力,自杀等问题虽然在小学生中不如中学生中普遍,但也确实存在。老师应该如何预防?
郑州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副主任刘慧瀛提到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点。当你发现班级里个别学生情绪一直低沉,尤其是内心敏感自卑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增加他“被需要”“被惦记”的频率,让他们发现生活有意义的一面。老师面对问题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忽略了他们身上的优点,找张纸,拿个笔,写出他的几条优点,以爱呵护,坚持发扬他的优点。教师的工作繁琐复杂,但是,爱是不变的准则。
不管现在我们面临着一群怎样的孩子,有幸遇到他们,竭力帮助他们,尽力爱护他们,看着他们一点一点成长,越变越好,是老师最幸福的事。让我们一起做好以上这几点,我们肯定能从中收获良多。
老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600字 篇20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在大学期间生活和学习的身心健康,学校特邀了各位心理老师对我们心理委员进行了心理培训。
本次心理培训不仅讲述了如何发现以及处理心理问题,还讲述了如何调节我们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卫生,以及心理委员的职责,如何做好班级心理委员等。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让我感受颇深的是对于一个人而言,心理健康甚至比身体健康还要重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校园里经常发生自杀等不幸事件,而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毕竟大学是一个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对父母的依赖走向独立自主的阶段,自然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然而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先进行自我调节,如果问题解决不了就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作为一名心理委员,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异常情绪反应,如果发现问题,我们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对方交谈,这样更方便沟通。如果问题比较严重,我们应该及时将情况上报给辅导员。
再者,人际交往也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那些在与人交往和谈话的过程中表现为畏缩、惧怕的同学,往往是自信心不足造成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不能忽视对自信心的培养,哪怕一次小小的成功,我们也要报以热烈的掌声,让他感觉到一种自信。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学习知识,个性完善和身心健康。
另外就是朋辈辅导的重要性。朋辈心理辅导技术在于倾听、尊重、真诚和通情达理。倾听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情况,也是为了建立资访关系。用心听设身处地去感受,善于倾听,要给对方适应的反应,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位诚实和值得信赖的听众。而且,朋辈关系可以更好的促进彼此的交流顺畅,班级心理委员正是充当这样的角色,由此可见心理委员职责的重要性。
总之,在本次心理培训过程中,有一点是老师反复阐述的:心理委员,在帮助周边同学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心理健康的提升。通过参加心理委员培训活动,我对心理知识的认识逐步加深,也深刻感受到心理委员在班级里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对心理学加深兴趣。我会用我在此次培训中所学到的和领悟到的去感染和帮助同学们,与同学们共同创建和谐健康的学习生活氛围,共同进步。
老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600字 篇21
今天我有幸听了《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应对》的讲座,攸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就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应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们送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也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学生心理问题形成于家庭,表现在学校。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理问题不仅仅表现在自杀,还突出地表现在厌学、说谎、早恋等等。
听了教授的心理讲座,犹如一次精神的洗礼,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我会不断地寻求现代教育的新路,用新理念来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老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600字 篇22
教以来,我一直明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严峻性,而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地触摸到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这次培训既有专家讲座,又有同行的互动交流,让我在观念上、理论上都有很大地提升,可以说感触颇多。
现代社会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带来升学、就业、竞争等多方面的压力,引发了学生心理疾患的上升。我们的老师也时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从低效而劳神的教育工作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了当代学校教育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在培训中,聆听专家们列举的真实而又撼人的当今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健康疾病,我深深地意识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身体力行,尽快地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第一次接触心理健康活动课,我脑中不禁浮现出这样的疑问:心理健康活动课与思想品德课不是如出一辙吗?通过培训,让我走出了这个误区,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和思想品德有很大的不同,说教和辅导有很大的不同。我明白了心理健康课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学科课程,它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以互助和自助为机制,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成长。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学生自己是心理发展的主体,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心理的自我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因此,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思想、言行、需要、情感等因素,尽量满足各类学生的心理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处理自身面临的各种困惑。在设计活动时,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组织互动时,要提供舞台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敢说,能理直气壮地倾述自己的心声、宣泄情绪、发表观点;教师以引导着、协助者的姿态出现,这正如杜威说的:“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着舵,学生用力把船划向前方。”
学习了这些知识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在不经意中自觉地应用着现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虽然整个培训只有短短几天,但我从中学到了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感到受益匪浅。它填充了知识的盲点,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一定将学来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中,让学生们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老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600字 篇23
3月14日下午,我参加了实验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认真听了姜英杰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 感受颇多。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身为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