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情况汇报(精选33篇)
五、严格防火值班制度,及时应对突发火情
进入森林防火期戒严期后,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火情火灾报告制度,确保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确保了如遇突发火情能及时快速处置。
六、加大火灾处罚力度,教育群众
今年全镇共查处违规用火2起,教育2人次,并以此为案例,对广大群众进行森林防火知识再宣传、再教育。
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镇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虽然取得较好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群众存在麻痹思想,防火意识较为淡薄;二是部分群众不按规定用火,出现不批也用,批了不按时用的现象,导致火源管理不够严密。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克服,不断改进工作措施,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总结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精心指导,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森林防火相关工作部署和要求,掀起了全镇森林防火的热潮,营造了良好的森林防火氛围,连续实现三十战三十捷的好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戒躁戒躁,继续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落实情况汇报 篇5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XX市XX学校主动担当作为,即刻部署落实,坚持校内校外同向发力,充分为学生减压赋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呵护学生身心健康,为乡镇义务教育落实“双减”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扎实课上课下教学质量,减轻作业负担。
我校始终坚持“向课堂要质量”的基本导向,引领全体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全县小学精致化管理要求推动课程改革,加大对学困生、贫困生的关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自然、社会和生活密切联系的事物,提升课堂效率。阅读练字每日打卡、数学金牌小讲师、英语情景剧等特色活动相继推广,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校全面开展作业整治专项活动,改进作业管理方法,细化作业布置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置梯度作业,全面建立作业计划、公示制度,进一步控制作业总量,在新学期再压减作业30%以上,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时间,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二、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提升学习实效。
我校按照县教体局关于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全镇全面推广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实现了镇域全覆盖,广泛发动学生自愿参加,对贫困学生免除了课后延时服务费用,开展了学困生帮扶成长计划,全镇各校还根据驻地家长的实际需求,对下班时间与接送学生存在时间差的部分学生进行集中看护,有效解决了学生放学无人管、家长接娃难等问题。同时,各校还充分利用校本课程、校编沂蒙文化读本等载体,进一步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将阅读引入课后延时服务,各校加大走廊图书馆建设力度,为学生打造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
三、助推校外辅导机构治理,回归校园教育。
我校立足本职,全面配合县教体局和镇党委、政府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前后开展了五轮校外培训机构排查,积极教育引导校外培训机构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将培训重心放在学生兴趣培养拓展上,努力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中心校还面向全体学生和家长发起了网络调查问卷,掌握了学生参与校外培训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我校通过家校共育网络,开设网上家长学校,设置专题课程,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学校教育,重视课堂学习,凝聚教育共识,缓解教育焦虑,教育学生要在有限的校园学习时间里汲取更多知识,避免“添油式学习”,将学习重心回归校园。
四、树立特色红色教育旗帜,呵护健康成长。
我校不仅从正面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还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帮助学生坚定奋斗信念,激发学习热情,实现思想减负。全镇各校一盘棋,打造乡村校园红色教育高地,全面开展“红色+”教育,形成“走出去、请进来、学思践悟”的特色教育体系,为学生系好人生信仰的扣子,坚定了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同时,中心校广泛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校园文化艺术节、六一儿童节汇演、红色歌曲合唱大赛、红色故事宣讲赛等活动相继开展,学校成立了融媒体工作室,— 8 —
为学生留住了精彩瞬间,使校园中处处有歌声,人人有笑脸,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切实为学生减负赋能,推进“双减”工作向深、向实开展。
落实情况汇报 篇6
20xx年7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义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深刻领会“双减”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作为治本之策,把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作为重要举措。
一、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质量
在教育部的有力支持下,我市连续多年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改,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并具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过重且无意义的学习负担已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制约课改深化实施的突出问题。
为此,我们着力从三个方面推进学生增效减负工作:一是加强学生作业源头管理。20xx年出台《本市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增效减负工作实施意见》和《XX市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加强增效减负工作监督管理等方面综合施策。在此基础上,以加强作业管理为抓手,从规范作业来源、科学设计作业、合理布置作业、统筹作业总量、有效评改反馈等方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做好校内课后看护服务。于20xx年出台了小学生放学后至下午5点看护政策,20xx年试行放学后“快乐30分”拓展活动,20xx年免费看护延长至下午6点,20xx年将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纳入XX市“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强力推进。目前已实现公民办小学100%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约78%的小学在校生接受校内课后免费看护服务。三是丰富学生校外活动。推动全市校外教育单位持续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五育课堂”,将优质拓展类课程送入学校,指导学校开设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特色社团、开展特长学生培养,并由骨干教师带教,同时推动线上课程研发,指导各级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少科站和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服务学生课外活动。
下一阶段,将以落实“三个提高”为重点,全面提升学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质量: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入开展数字应用场景探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深化小学低年级主题综合学习、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等项目实践,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完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推动基于科学评价的教育教学改进;全面推进小学零起点教学和等第制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考试压力。二是提高学校作业效能。依托信息技术平台确保学校作业数量可控制、作业品质有保障;落实教育部和XX市既定作业管理部署要求,健全作业管理机制;遵循教考一致原则,逐步完善科学有效的校本作业体系。三是提高校内课后服务质量。在全覆盖实施小学阶段校内课后服务基础上,推动公办初中开设校内课后服务;探索建立利用双休日举办校内体育赛事、文艺展演、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机制;鼓励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社区创新屋、综合实践基地等轮流向学生开放,架构学生课后德育实践活动多元化平台;动员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全市场馆资源,在双休日免费或优惠向学生开放;指导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少科站和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双休日全部开放。
二、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切实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作为全国首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试点单位,在全国率先出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一标准两办法”,依法规范、分类施策、稳慎有序开展专项治理。20xx年,又连续出台《关于加强本市培训机构管理促进培训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XX市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深入推进包括校外培训机构在内的全市各类培训市场综合治理。我们还建立了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专家审定机制,制定了统一的培训市场合同示范文本、年检指南、章程模板等,为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和综合治理提供了操作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