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学习心得(精选33篇)
1993年2月1日,原本是公交修车厂机修钳工的孔胜东,在28路7031号车上售出了第一张车票。从28路到312路,从市区线到郊区线,孔胜东给自己,也为其他员工创新地提出了“六个一样”的服务宗旨:即外地乘客与本地乘客一个样,人多人少一个样,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领导在与领导不在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日日月月年年一个样。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孔胜东与支部班子一起,带领广大党员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在车上亮明党员身份、亮出创争承诺,挂牌服务,自觉接受乘客、员工的监督,起好带头示范作用,带动全体员工共同进步,使整条线路员工对创先争优形成共识。他所在的线路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建设系统服务示范点、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
他积极践行党员“五带头”承诺,在一线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还专门推出了“一圈一拖”、每天加跑一圈的服务举措。从事行车服务20年来,他先后收到各类表扬信(电)近4000件,乘客们亲切地称他的车是真正的“乘客之家”。
“为乘客提供最大的方便,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在他的28路车上,孔胜东指了指车前“杭州市劳模文明示范岗”的金黄色匾额和挡风玻璃上“党员责任车”的标志说:“提供服务是一件很难的事,不仅仅只是细心和爱心,人民群众都看着呢,作为党员,作出的承诺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在乘客的心中,孔胜东的车就是“放心车”、“雷锋车”。
从一个孔胜东到一群“孔胜东”
坚持了26年,孔胜东用自己的“服务”感染了身边无数人,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孔胜东”三个字也成为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一个标签。
孔胜东的坚持,带动了很多热心人,先后有10多人和他一起修车,还组建了一个志愿者修车团队。2020__年初,孔胜东所在的杭州公交三公司成立了“孔胜东志愿服务队”,全公司有200多人自愿报名服务队队员。他也正式招收了3个徒弟,全是杭州公交三公司的职工,清一色20多岁的小伙子。孔胜东门下的徒弟,有公交公司的后勤,也有一线司机。“我是1986年生的,和师父的修车摊年纪一样大,我进公司就听过师父的演讲,觉得他很了不起,能拜在他门下,很好很荣幸。”他的第一个徒弟说。
一趟没有终点的创先争优之“车”
有人问他,孔师傅,你的修车摊还能坚持多少年?这个问题,孔胜东说:“没想过,干到不能干为止吧。”他说,老百姓会来监督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是一个实在人,1986年那会儿,他压根没想过,做些事,会有那么多荣誉。他后来想想,如果当初为了荣誉免费修车,他也坚持不了26年。
“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孔胜东口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实实在在的内心独白:“我没做过惊天动地的事,只求认认真真地做好每天的分内事,再腾出时间为社会承担一些分外事。其实,这些都是小事,大家也能做。”有许多人问过孔胜东同样的问题:“每个星期都这样做,你有没有动摇过、厌烦过?”可孔胜东总是说出很朴实的一番话:“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会一直把它坚持下去。”就是凭着这样一个信念,孔胜东把志愿者的责任和爱心送给最需要帮助的人。
当荣誉和鲜花围住孔胜东时,他总是时刻保持劳模的本色,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志愿者,做到爱岗敬业的态度不变,为民服务的思想不变,奉献社会的精神不变。“我要珍惜老百姓给我的荣誉,履行党代表的光荣职责。”孔胜东说。
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学习心得 篇15
模范,原本指的是制造器物的模型、模子,引申开来,就成了值得仿效的人或事。效仿什么?效仿的正是那么一股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精神”。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有三种长处,起了三个作用”,即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劳动精神的重要性,正在于它能激发出人的潜力,让劳动真正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对劳模的表彰,就是对劳动的表彰、对劳动精神的弘扬。不管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还是精神价值的沉淀,离开了劳动,都只是空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重要内容。离开了劳动,谈何敬业?其实,对于一个公民,“爱国”首先体现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的舞台;对于一个国家,“富强”需要由无数人的劳动来创造;而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一个文明、和谐的国家,必然要保证所有人劳动的权利和劳动的尊严。从这个角度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正是我们可以做、也应该做的。
对于当代中国,劳动精神更不应该褪色。审视中国的历史方位,我们站上了历史的高岗,转首回眸有足够多的欣慰,举目四望也有着以往任何时代都未曾遇到过的烦恼。如何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消除出国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尴尬?如何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让更多人同步进入小康?如何让那些“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青年人补足精神钙质,挥动自立自强的臂膀?这些时代之问,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但又一脉相通。任时代如何变化,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切梦想的坚实底座。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就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精神,更应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原色。通过劳动,我们收获满足感、快乐感、尊严感,正是这些让我们挣脱物质的枷锁,拥有丰盈的精神世界。或许,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还是每一个个体,面对“你将如何存在”的问题,劳动都是的回答。
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学习心得 篇16
人的一生就好比是船,梦想就是帆,只有拥有梦想的人生才会扬帆起航,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的中国梦同样如此,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凝聚13亿中华儿女的力量,只有我们每个人梦想的集合,才能汇聚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弘扬劳模精神,争做时代楷模。每个人不一定都成为劳模,但人人都能学习和践行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没有“光环”的预期,更多的是职业的喜爱,发现的喜悦,劳动的乐趣,结果却实至名归。我们不妨带着“问题”、“感情”、“镜子”去学,或许,我们更容易学到劳模精神的实质。
勤问好学,带着“问题”去学。我们学习劳模,就是要带着问题去学,学习劳模-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劳模都是在我们身边的楷模,我们就是要学习劳模在处理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学,有学习才有进步,有问题才有进步。
取长补短,带着“镜子”去学。劳模就是我们身边的一面镜子,值得大家经常照一照,这样就能找到差距、发现不足,激发见贤思齐的内在动力。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存在差距的原因,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下工夫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奋起直追,不断向劳模靠拢看齐;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持之以恒向劳模学习,做到常态化,不断克服“小胜即满”的肤浅认识,避免三分钟热度;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不偏离角度对照,做到务实、求真;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不断给自己加油、鼓劲,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尊师重教,带着“感情”去学。劳模的闪光点就在于他们把工作当事业,把付出当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学习劳模精神,首先就要尊敬、尊重劳模,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去学,带着真诚地心去学习,学习劳模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要想学到真本领,腿就要跑勤一点,或许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将事情做得更好。
学习一种精神就是树立起一面旗帜,标示出一种导向。学习劳模精神就是在宣告,这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企业发展新需要、新呼唤的精神,这种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仅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更需要。
实现中国梦积蓄足够强大的正能量只有立足本职,全力以赴。将岗位工作和中国梦的实现联系在一起似乎太过牵强,其实不然。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重要论述之一。做为一名青年工作者,肩上担负着报效祖国的重任。我想,这是我们自己的梦想,我们因为梦想而坚定信念;我们因为梦想而激情澎湃;我们因为梦想而斗志昂扬;我们因为梦想而无比伟大。当然,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中,不会总是一番风顺,有顺境也有逆境,为此,我们一定要干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积极地向先进和模范看齐,以劳动模范为标杆,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在不断加强自身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自身的学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