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学习心得(精选32篇)
这本书的上篇讲的是微观经济学,上课讲的是比较详细的,但是课程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每节课的课堂发言,所以很多地方都是留给我们自己看了。不过作为一门通识课,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也是很不错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微观经济学的很多部分都涉及到了相当繁琐的数学运算,学完这部分的内容,我了解了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消费者理论和生产者理论等等,让我对微观这两个字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宏观经济学是这本书的下篇,相比与微观经济学,这部分的内容把重点放在了经济的总体上面,像通货膨胀这样的名词,以前虽然也接触过,但是学完了这部分内容后能够更加深刻理解了。
这本书只上了短短的八周,虽然作业论文考试的任务还是很艰巨,很多同学包括我很害怕闭卷考(现在已经改成开卷了),但是我还是很庆幸能够选上这门课,老师的讲课以及带来的课外信息都让我们受益良多。
劳动经济学学习心得 篇32
作为一名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一学生,我学习到了由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说实话我真的觉的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学习起来有点吃力,但是我还是以我自身学习的经验和心得以及我至今学到和掌握到的西方经济学的程度来说说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推理性极强的科学,在学习它的时候不仅仅要牢记它的基本原理,还要掌握她的推导证明方法等,这样的话我才能又知道其然,还知道其所以然。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部分,但是它却占着重要的位置。首先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课本中介绍了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
1、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它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进行最优的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进行最优的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利润。
2、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它是作为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
3、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它是作为由经济社会中全部市场上的全部消费者和全部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的。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经济人):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微观可概括为供求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市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出发点应该是产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平衡,一般的规律是产品价格提高,则对产品需求量减少,而产品供给量增加;(贵了人就不买了,那么就会使供给的数量增加)产品价格下降,则对产品需求量增加,而产品供给量减少。但供求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如何这就是价格弹性问题。为什么对不同商品需求弹性不同,这就要研究消费行为理论,一般称为效用理论,(效用不是越多越好,吃一个馒头觉得很舒服,吃十个就难受了)这也是需求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不同商品供给弹性不同,这就要研究生产要素组合和成本分析,这就是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如果考虑到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的厂商最佳产量,就是厂商均衡,亦称市场理论。分配理论是指生产要素价格问题,因为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确定就是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