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民办园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5篇)

2024-04-11 20:15:54心得体会打印
民办园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5篇) 工作已经很长时间了,从我一开始当幼儿园教师到现在已经有快二十个年头了,在这么些年中,我大大小小的事情敬礼了无数次,有令我开心也有令我恼怒的事情,不过总算是熬过来了。,在经过无数次的大风大浪之后,我已经是一名幼儿园园长了。....

  六天的培训,对我来说就像是一顿饕餮盛宴。从专家们的讲座中可以总结发现:幼儿园园长不仅仅是教育家、艺术家和实干家,还必须是一个战略家、企业家,要用经营企业的心态来经营人才,变经商之道为经园之道,利用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人才资源、物质资源、财富资源、信息资源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为幼教服务,才能做一个物质和精神都富足的园长。

民办园长培训心得体会 篇5

  非常有幸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第37期幼儿园园长培训。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我和许昌市各位园长参观上海市优秀幼儿园、听朱家雄等专家讲座、观摩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每天都颇有收获。通过学习,我找到了差距,认清了努力方向。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要让幼儿园成为“花园”、“乐园”、“家园”。

  我们先后到上海新区东方幼儿园和真奇妙幼儿园参观。这两所幼儿园花团锦簇、绿草茵茵、玩具齐全,有室内溜冰场、温水游泳池、科技探索室、陶艺室、钢琴房、电脑房、阳光教室等完备的教学设施,墙壁上装饰的格言语句散发着一种积极、博爱、专业的校园文化。我感慨:这才是孩子幼年的幸福摇篮。

  我们是一所县城的幼儿园,和上海的这些幼儿园根本没法比,但是,我们也要舍得在外部环境和设备设施上投资。在参观幼儿园时,我拍摄了好多照片,觉得很多地方可以借鉴。我们也要努力让幼儿园成为“花园”、“乐园”、成为孩子们温馨的“家园”。

  二、要让幼儿教师“减负增效”。

  朱家雄教授在讲座中提出:幼儿教师应该“减负增效”。现在的幼儿教师忙于搞园本课程,忙于制作教具玩具、忙于搞文档和材料、忙于观察和记录,产生了职业倦怠。我赞同朱教授的看法。

  前几年当我第一次听说某幼儿园已形成了自己的童本理念及课程体系时,我就煞费苦心的经常想:如果我们要形成什么课程体系,以本园教师的能力,不及啊!

  听了朱教授的讲座,我如释重负。课程的编制是课程专家的事情,课程的实施才是教师的事情。选择优质课程资源,在实施课程中,对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这才是教师应该做和能够做的。

  工作中,教师制作的一些玩具教具确实起到了作用,比如,变废为宝做的沙包、飞碟等小型玩具,教学中的一些图片头饰等。但在各级玩教具评比中获奖的大型玩具,真能“玩”吗?耐“玩”吗?如果老师们费力费时苦心设计出的成果能给玩具厂家提供了一种创意,也不错。我们不是玩具制造商,我们要依据能力制作“实用”的玩教具。作为幼儿园的领导者,我们要善于反思如何让教师的工作有意义,要为教师“减负增效”。

  三、善于学习,打造优秀团队。

  在听了新区东方幼儿园园长和荷花池幼儿园园长的讲座后,我对如何打造优秀幼儿园团队有了更深的认识。

  团队像友谊一样要用心经营。教师是教育中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幼儿教师”,让教师体验工作的幸福;要善于调动每位教师的潜能,让每一位教师的火都燃得旺旺的。

  善于学习,勇于探索,乐于实践,就会进步。让我们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实实在在地做有利于幼儿园发展的事情,造福孩子。

  最后,感谢市教委给我们这次开阔视野、激活思维、交流学习的机会。

民办园长培训心得体会 篇6

  金秋十月,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幼儿园骨干园长培训班,聆听了专家高屋建瓴的讲座,认识了省内幼教行业的园长们。几天充实的学习活动让我获益匪浅。

  王春英处长从国家层面、省层面深入浅出的诠释了政策法规的背景及具体内容,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光明前景;刘莹园长阐释的打造和谐团队的五个策略,为我们指出了一条精细化的发展之路;张新立博士讲解的民间游戏种类及教育价值,为我们农村幼儿园深入挖掘民间游戏提供了高深的理论支持。

  在学习中,鉴于我们是农村幼儿园,五莲县机关幼儿园王园长的讲座,让我所受启发很大。王园长立足园所实际,因地制宜,充分挖掘乡土资源,搜集分析各种民间资源,巧妙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亲子活动中无处不渗透着乡土气息,孩子们开心的笑脸中透着对幼儿园、家乡的自豪。作为山区幼儿园,这一课无疑给乡镇幼儿园课题研究指出了一条发展之路,山村充足的动植物、民间文化等丰富的资源,虽然幼儿园也做过研究只是有些浅显,学习后,我将以此学习为契机,带领老师们认真研究本地乡土资源,形成本园的发展之路。

  充实的学习让我们的理论高度得到了提升,新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转变,伴着学前教育的春风,相信每一位幼教同仁一定以此理论培训为良好平台,创造学前教育的新辉煌。

民办园长培训心得体会 篇7

  8月22日至8月23日,在上海市市委党校召开了上海市幼儿园园长“贯彻落实《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专题培训,二天的培训,我感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讲课质量高、培训效果好等四个特点。专题培训请了市教育专家、区县、学校等层面的领导、专家及一线实践者,可谓用心良苦。我感到,每一个报告都是那么精彩,每一次发言都是那么令人难忘。其实培训还没有结束,培训后的思考才刚刚开始,培训后效应有待在新学期有所体现.本人认真聆听,主动学习,特别感到《尊重个体发展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板块的5个报告,觉得受益匪浅,有很多可以借鉴。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静安区威海路幼儿园符芳老师:以施与爱的不同立场,看健康教育观——追求基于儿童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报告开始,就列出来值得思考的问题:你爱孩子们?我们了解孩子需要怎样的爱吗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真正基于幼儿的发展,真正从孩子的角度提出。深刻感受作为一位园长,对教育的理解,对孩子发展的解读的重要性。由此我想到,每个园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来自于对整个区域层面的认识,对所处社区的认识,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反观我们康城幼儿园的定位,从两天的报告中我思考了很多,也得出很多新的启示。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古人讲“礼者敬人也”,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礼仪不用花钱购买,却能透露一个人的身份”。

  我园是一所正在筹备中的公办幼儿园,地处康城小区,是小区内唯一的一所公办幼儿园。整个社区是亚洲最大的小区,目前常住人口达4.5万,业主来源复杂,新上海人占80%以上,祖辈照顾孩子的占54.4%,父辈照顾孩子的占45.6%。通过家访,我们发现不少孩子自私、没礼貌、脾气大,以自我为中心,漠视长辈,不主动叫人,还时常发生孩子们之间争抢玩具等现象,而其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觉得孩子大了自然会好。很多家长们对孩子在幼儿园学多少英语,认多少字更感兴趣。对幼儿时期良好习惯培养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从《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的培养目标出发,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很有必要。

  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大家都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觉得幼儿礼仪要早。从已有研究看,学者们往往将习惯的研究置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之中。就国内外情况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甚少。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这些研究被介绍到国内,一些国内的幼教专家结合实际开展了相关研究,如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近年来,从幼儿礼仪、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幼儿德育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我认为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非常重要,也很必要。同时,也感到,在幼儿期进行礼仪启蒙教育对幼儿的终身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也是切实可行的。幼儿礼仪启蒙教育起点要低,训练要实,方法要灵活多样;应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因素,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但是对于如何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开展礼仪教育,和如何使礼仪教育园本化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根据学习、结合本园所在的社区周边情况及家长的素养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认为把幼儿园特色定位于以幼儿日常在园学习生活为切入点,努力开发幼儿礼仪教育园本课程,构建幼儿礼仪教育园本课程方案,从而培养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