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汇报材料(通用33篇)
在研究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中不同形式的运用与交流,课堂是最好的地方。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因素,依据教材内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适当的教学目标是上好每一节课的灵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由于重视了课题研究,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力求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实施和谐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每个子课题组成员都要对组内上交流课,各子课题组在组内研究日常化的基础上,向全校推出1节观摩课。平时,有随堂听课、推门课、外出借班上课等各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在每一次上完课后做到即时点评交流。上课老师还要针对性地写出教后反思,由教学中细节问题的讨论到整体教学问题的交流。教师正是有了课题研究这样一个明确目标,因此,课前都有充分预设,课后有教学反思,让教师在实践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努力使一个课题研究得以在课堂中真正实施。
四、完善奖励制度,推广科研成果。
为了使教师能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学校制定了奖励制度,并不断进行修订完善,每学期期末都对教师的教科研活动进行评比,对教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包括学习、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等)的教师,实行政策鼓励、精神激励、物质奖励,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科研热情。近几年来,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及获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验与研究》和《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的教学成果奖分别获市级一等奖,其中《小学生激励性评价研究》的教学成果奖获省三等奖。
为认真总结宣传与推广学校教科研成果,学校每年举行有一定规模的研究活动。近年来,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县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
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篇8
当研究课题申报后,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做到研究课题、人员、奖惩三落实。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课题研讨共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课题研究准备筹划阶段(xx年12月——xx年1月)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搜集有关文献,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目标、途径、方法,撰写实验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实施试验阶段(xx年2月——xx年12月)组织教师根据研究方案指定的课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通过组织对有关文献的学习,撰写论文,交流心得、反思,开展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础上,探索出阅读教学的个性教学特点和规律。
3、课题研究完善总结阶段(xx年1月——xx年3月)通过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时间上,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整理档案,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接受上级验收评估。
一、认真探讨,抓好落实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密围绕“教学反思与教育智慧生成的关系”这一主课题,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个课题组成员坚持每周搜集资料,强化语文知识积累教学理论指导;
二是坚持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在课堂教学中找规律;
三是坚持每学期写好一篇相关小论文或教学反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创特色;
四是在学生学习效果上求论证;
五是课题成员坚持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提升自我。
我们通过文献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总结提高的课研思路,组织看优质课例光碟,进行优质课堂技能竞赛撰写的论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实现,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学反思的习惯。学校的每一位任课教师每周都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发现教育智慧,并运用教育智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我校的教师逐渐走上了专业发展的道路。
2、教育智慧不断生成。通过交流对话、典型引路、个案跟踪、教科互动等方式,激活了教师群体的教学智慧,提高了每位教师新课堂策略的构建能力。
3、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高涨。
4、教师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良好的教学环境,宽松和谐的研究氛围,为师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科研的引领下,我校再一次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获得了又一个丰收年。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案例在全国、省、市、县级各类评比中有72篇分获一、二、三等奖;有29篇文章在各级教学刊物中发表。
二、完善推广,深化教研
本次课题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因为课题研究组成员在课题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组织研究成果突出的研究者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
我们在完善已结题的课题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确立新课题,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使广大教师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学者型教师转变,让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丰”向展翅腾飞的大雁一样凌空翱翔。去拥抱又一个灿烂的科研春天!
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篇9
带着领导的嘱托,带着对兄弟学校如何开展“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的憧憬,我完成了为期两天的文登学习之行。省重点研究课课题“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现场会主要分三个环节进行:一、参与实验的学校代表分主题对自己的实验历程进行展演。二、山东师范大学文学系教授魏建做以“文学的阐释”为主题的报告;三、参与实验的学校老师代表上6节与经典阅读有关的观摩课。通过此次学习,我感觉开阔了眼界,明确了下步课题研究努力的方向,为把好的经验应用到我校的课题实验中来,我打算从学习经过和我校下步打算两个方面汇报一下我的学习情况。下面我先汇报一下我的学习经过:
首先,参与实验的学校代表分主题对自己的实验历程进行展演。参加展演的有三所学校,他们分别是威海统一路小学、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文登市实验小学。
威海统一路小学以论坛形式围绕自己的发言主题“守望书香文化、奏出华彩乐章”进行了交流。通过他们在台上的交流,我们对他们学校的教学理念及他们对这一课题的认识及实施情况一目了然,在交谈中他们引出了这样的认识:
一、读书是一种需要
首先,读书是一种学校发展需求。没有教师的读书,教师底蕴不足,何谈学生读书?教师文化素质决定课堂教学,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威海统一路小学的积极培养目标就是走出去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广博知识的人、一个有丰富涵养的人、一个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
其次,读书是一种职业要求。
他们在交谈中谈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尴尬,在教学中,一味地要求学生读书,而老师却还抱着自己以前学的那些知识吃老本,结果孩子会的老师不会,让学生问的尴尬,而在与老师们交流时,因为自己的知识浅薄,根本无法对别人的交流进行发言,含有一种胆怯与自卑。而对老师而言,这是一种大忌。
其次,读书是一种生活需求。
古人就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说法,而通过开展在教师内的读书,老师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不管是新老师还是老教师,他们都深切的感觉到:日子很快过去,而读书要一页页的读,在读书中发现自己,修剪自己,真的是很惬意的事情。
二、读书是一种成长
在刘校长的带领下,他们校的老师由原先的让我读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读书。他们通过开展阅读经典引领学生成长;书香名师成长;师生阅读一本书;教师带动家庭读书等活动,让好书帮助老师、家长、学生成长。
三、读书是一种文化
通过读书,教师的文化底蕴丰厚了,渐渐地也就有了所思、所想,有了自己的思想、价值取向。从而老师们也就愿意以多种形式坚持这样的读书。
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以教研在线的形式开展了“阅读经典享受书香”的教研活动在线。在教研中知道他们的“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课题是从xx年开始搞的,而且做到每周三进行课题教研,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他们每学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会、故事会、演讲、诗歌朗诵、中华诗人诵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研究中他们形成了自己有特色的五种课型,即:1、阅读指导课,这种课性在具体操作中就是以一篇带多篇,通过学一篇课文让学生掌握阅读一组课文的方法;2、汇报展示课,此课型比较适合在低年级进行开展,通过成语故事、成语接龙、游戏卡闯关等形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学过的知识;3、人物评论演讲课,例如读水浒话武松等活动话题;4、好书大家谈,读自己所读内容的读后感言;5、古诗文诵读研讨课,此课型形式灵活,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背古诗喜欢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