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抗洪救灾心得体会(通用31篇)

2024-06-26 21:53:34心得体会打印
抗洪救灾心得体会(通用31篇) 我们省普降特大暴雨,引发江超警介水位。灾情引起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于8月8日分别安排并组织了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消防突击队等多支救灾队伍赶赴灾区。....

  俯瞰鄱阳湖全貌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 、 吞吐型 、

  季节性重要湖泊。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而现在,鄱阳湖的水位已经超过了 1998 年重大洪灾时的历史最高水位,并且还在不断升高。这片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正在提醒着所有人,20__年洪灾,可能会成为历史之最。

  再回头看,对中国造成过重大危害的洪灾数不胜数,而在其中,又以 1998 年洪灾与 1931 年洪灾最为人熟知。20__年洪灾是否是历史之最,还需要进行比较。

  1998 年洪灾

  1998 年 6 月,天幕撕裂,同样是处于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北、湖南遭受暴雨的冲袭。湘水苍苍,赣水茫茫,鄱阳湖平静的水面下,湖水正以 32000立方米每秒的速度冲入了长江,长江开始洪峰迭起。

  两月之间,大江汤汤,暴雨莽莽,江水碾过城市,阻挡它的,只剩下军人的胸膛。

  浩荡大江终东去,8 月 17 日,洪峰通过号称“天下第一矶”的观音矶,最后留下的数字是 45.22 米。

  9 月 4 日,抗洪救灾宣告胜利。

  那年的长江像疯了一样,带着疾风骤雨,席卷过华夏,南至香江闽水,北到松嫩平原,波涛水汽蒸氲中国。

  “在狂风暴雨的急流中颠簸过的人,才能体会到一个晴朗的天空是多么的可贵。”

  洪水源自厄尔尼诺,源自喜马拉雅大雪,源自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亦源自忽视环保衍生的人祸。

  1931 年洪灾

  1931 年中国水灾。这场洪水被称为 20 世纪最具毁灭性的洪灾。武汉三镇被困长达一个月,全国___个省范围内八千万人受灾。

  1931 年 8 月,长江发生大洪水。

  此次洪水的受灾范围南到珠江流域,北至长城关外,东起江苏北部,西至四川盆地。

  这次水灾被广泛认为是有记录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自然灾害,是 20 世纪导致最多人死亡的自然灾害之一。

  由于当时生活条件与技术水平的限制,此次洪灾导致了粮食短缺,从而引起粮价大幅上涨,灾民吃不起粮食,便食杂物,结果浮肿进而死亡,尸体遍野。

  洪灾后还有霍乱、痢疾等传染病流行,在缺钱少药的情况下,又有不少人殒命。

  1931 年洪灾使当时本就穷困的中国雪上加霜,无数家庭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而这次惨痛的经历也为以后的洪灾救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抗洪救灾心得体会 篇26

  20xx入汛以来,全国范围连续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受灾范围之广、洪水量级之大、出现险情之多、灾害损失之重,均为历史罕见。

  从南到北,自东向西,从长江到汉江,从汉江到松花江,全国230多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27个省区市农作物遭灾,受灾人口超过1亿人。

  面对罕见的洪灾,我们没有畏惧,我们没有退缩,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坚决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奋力抗击暴雨洪魔,共同铸就了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

  在灾情危难的时刻,各级党组织紧急行动,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舍身忘我,无私无畏,奋力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许多党员干部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谱就了伟大抗洪救灾精神的主旋律。

  转移全村群众后被泥石流淹没身体依然保持着奔跑姿势的陕西安康市鸭蛋河村党支部书记杨宗兴、被汹涌洪水吞没的湖南新化县三湾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平、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的江西新建县西山镇副镇长熊斌……

  xx月xx日晚,江西抚河唱凯堤突然决口,洪水肆虐,军区近千名子弟兵空降灾区,与江西1.5万名抢险救援人员齐心协力降洪魔,短短一天时间,9.1万名受灾群众就得以安全转移。xx月xx日,陕西汉中镇巴县赤南水库出现险情,乡党委书记童世宏带领20多名干部徒步淌过齐腰深的河水到库区抢险,紧急转移群众1800名。

  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天动地,他们的抗灾壮举气壮山河,最为宝贵的是他们的精神最终形成了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始终“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始终“忠诚履职、为民负责”,始终“不畏艰险、勇于担当、迎难而上”。这种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不仅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更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风貌。

  xx日,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但要,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当前长江、汉江中下游、第二松花江仍在高水位运行并将持续一段时间,未来长江上游、汉江流域和东北地区仍有降雨过程,台风也进入活跃期、未来可能偏多偏强,加之一些地方重复受灾,抗灾能力有所下降。全国防汛抗洪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抗灾救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所以,我们应当对这种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倍加珍惜并大力弘扬,要把这一伟大精神充分体现在抗洪救灾特别是灾后重建工作上,要用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进一步增强群众抗灾自救、灾后重建的信心,鼓舞大家团结一致,战胜困难,渡过难关,重建美好家园。

抗洪救灾心得体会 篇27

  __镇处于全区的西部,属于典型的低洼地区,抗洪排涝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洪水,我镇迅速启动防洪预案,落实各项抗洪排涝措施,组织全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灾的洪流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截止5日上午,内河水位降至1.9米,其中丰南圩已降至1.7米,受灾田块全部被救出水,全镇无一人伤亡,未出现大面积的农作物受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未受大的影响,社会大局稳定,抗洪排涝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一、抗洪的几点总结。

  1、超前决策,未雨绸缪。我镇是西部水乡低洼地区,十年洪水九年淹,抗洪工作十分重要,根据这一具体情况,近两年来,我镇对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加大投入,投资近280万元,新建一座双泵排涝站,13座防洪闸,加固圩堤近40公里,提高防洪能力和标准,在雨季来临之前,花费近12万元,对全镇原有闸站进行全面的检修,保证了战时用得上,打得响。同时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6月30日当天降雨,当天关闸,当天排涝,做到了及关及排。

  2、加强领导,组织得力。今年的洪水来势猛,来速快,雨量大。我镇党委、政府迅速做出反应,连夜召开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联系干部、各村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全面动员布署,动员所有的力量深入到抗洪一线,靠前指挥战斗,同时组织全镇的民兵成立抗洪抢险小分队,及时化解险情。

  3、确保重点,注重实效。我镇的抗洪排涝工作始终围绕“五个确保”开展,注重具体效果,确保不因洪涝灾害而发生人员伤亡;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确保各村(居)不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受淹绝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不受大的影响;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

  4、思想统一,作风扎实。面对洪灾,全镇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及时的统一思想,投入到抗洪一线,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始终站在抗洪工作的最前列,化解各种矛盾,宣传情况,排除险情,广大党员干部顶风冒雨,日夜驻守在抗洪一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人在阵地在,与群众共进退,正是这种扎实的作风,凝聚了人心,增强了战斗力,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唤起了激情。

  5、理清思路,狠抓关键。抗洪排涝的关键是抓排水,抓自救,稳定群众的情绪。我镇在重抓一级排水的同时,积极组织力量狠抓二级排水,匡自为战,确保了农作物不长时间经受水淹。同时,面对人民群众焦虑的情绪,加强宣传,加强疏导,耐心解释,及早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到受淹最重、困难最大、群众情绪最激烈的一线解决问题,防止了过激行为的发生,确保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二、灾后的几点反思。

  1、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抗洪工作根本所在。我们党是人民的党,满足群众的需求是我们党和各级党员干部的根本责任,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不受损失,面对洪灾,容不得我们党员干部有不作为的行为,有半点闪失,否则群众不答应,组织也不答应。

  2、切实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抗洪工作防患于未然的长久之计。洪水无情如猛兽,只有将它挡在圩堤之外,闸门之外,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我镇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抗洪工作的胜利,是与近年来的投入分不开的,但我镇目前依然还存在部分患工险段,存在排涝模数不足,存在低矮病危闸站,只有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才能掌握抗洪工作的主动性,把损失降到最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