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心得(通用33篇)
举例三,如何处理好宝宝的情绪问题,我家孩子在小班入学时,第一次送孩子是我。我把他送进幼儿园里的前三天,一点不哭不闹,还很开心,第四天开始,大哭起来,这个时候,我总是蹲在教室门口跟她讲道理。她总是点头同意,但还是不停的哭。在她听懂我的话后,我再跟她讲,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上幼儿园是每个孩子都要做的事情,你必须要开心地面对,且现在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都很友好,可以一起做游戏。等你做游戏完了,睡一觉起来妈妈就来接你了。当然说话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会把孩子交给老师然后头也不会回的离开教室。说真的,我也心酸,心疼,但是一定要这么做才行。三天后,我的孩子不再哭,很开心的到班级上课。从此再也没有哭过。
再从我们大人做起:有时候,宝宝实在顽劣,弄得你火冒三丈。若没有及时控制住,就可能口不择言地呵斥孩子,甚至噼里啪啦地揍他一顿。结果,不仅破坏了亲子关系,也可能给宝宝幼小的心灵留下创伤。
察觉到盛怒来临的迹象后,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家人带走宝宝,或自己离开“事发之地”,然后,
对自己说“我会保持冷静”,然后回想过去自己曾经表现得很冷静时的情景,或者回忆一段轻松开心的时光。
我们做父母的能够控制自己不乱发脾气,这对宝宝是很好的榜样教育。家长也可以把这
种冷静技巧教给宝宝,让他从小就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哦,忘了件非常重要的心得—我们自己的虚荣心。好多事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我们不能否认自己的虚荣心时时在作怪,只要我们放下这个缺点,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未来更美好更灿烂。
个人以为,无论家境是否富有,无论男女,适当的经历磨练,经历苦难,而后懂得生活的艰辛,懂得吃苦,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孝敬父母,懂得取舍,学会感激,懂得满足,学会宽容,懂得爱也懂得放弃,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生活;培养他们独立,勇敢,自强不息的个性,完整的人格。同时要树立竞争意识、拼博意识,自强意识、风险意识。
最后我简短的说说:现在的孩子没大没小不珍惜身边的东西和事物,得让他们懂得怎样去孝顺老人,勤俭节约,有爱心,不自私等,其实我们做家长的就是孩子的榜样,想让孩子做的更棒,我们必须不断的监督自己,添加更多更好的知识,为了我们的宝宝更加出色,爸爸妈妈们加油!坚持、坚持、再坚持,就是胜利。
家长教育心得 篇21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十全十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往往在孩子的学习中,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让家长感到“头疼”,无从下手。就像网上流传的小学生喊的口号一样“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反映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
说到孩子的兴趣培养,说到底还是培养学习的专注力和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他们这样年龄的孩子。我们比较注重兴趣的呵护,培养似乎还谈不上。
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刘严睿对于“飞机、宇宙、太阳系、星球…”非常感兴趣。抓住这一点,我们买了很多科普类的书籍,他都能兴致勃勃地一本接一本地看。当然,很多他看不懂,但是没有关系,书拿在手上就是收获,开卷有益,很多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
兴趣的培养有时候我们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比如:我们对于数独一直很有兴趣,但是遇到难解的题目,他有时候会放弃,不想继续钻研,这时候做为爸爸,我都是跟他一起下载视频学习解题方法,一起练习,讨论题目,时不时给他鼓励,表扬。慢慢的解除掉困难以后,他会有成就感。这样就不会抹杀掉学习数独的兴趣了。
兴趣的培养家长还要舍得放手,孩子们平时的学习、生活等等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家长要时不时的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哪怕是错的,也要让他自己去尝试,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才会有深刻的记忆。比如说做饭,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包饺子,你明明知道会是什么惨状,但是还是让他自己动手去和面,去拌饺馅,不论最后的饺子样子什么样,但是这个过程一定是享受的,孩子肯定是开心的,我想,这对他的成长也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兴趣的培养不能一味的按部就班,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还要适当的劳逸结合,好玩一直是孩子的天性,就行家长每天要玩一会手机游戏,刷一会抖音一样。我们家也会时不时的看看动画片,玩玩游戏等等,家长控制一个度,我觉得对孩子的兴趣培养都是有益的。
你的孩子不一定要琴棋书画样样都好,应该根据孩子的特长尽量发挥他的长处。我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方面,即使这一方面和学习无关,只要有利于身心,我们都应该支持,慢慢培养和呵护,迟早有一天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于兴趣爱好,家长要引导,要懂得取舍,错误的坚持和轻易的放弃,都是很遗憾的事情。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想谈的对小孩兴趣培养的一个小小的点,只是我们夫妻俩教育孩子的一点体会,有不妥之处,还望批评指正。最后,我想用一句话和家长们共勉,“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家长教育心得 篇22
自从女儿上学后,她的家长会可以说是我最爱参加的会议了。因此,只要我在家,那是绝对由我去参加的,即便单位里恰好要开重要的会议也不例外。昨天下午,我又满心欢喜去参加了女儿的家长会,这是女儿上初三以来的第二次家长会了。
家长会的程序与初一时,我参加过的一模一样,先是在学校的大礼堂听年级组长、初中部主任讲话,主要介绍初三年级的总体情况及中考政策。唯一不同的是,体育不太理想的学生家长早到半个小时,先听体育老师讲解中考时,体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学生的体育成绩。因我去得早,也跟着听了一耳朵。老师的建议中比较有用的一点是:即便平时体育不错的学生,也要重视临场考试时的紧张而导致出现意外情况。因而,平时训练时,就要多注意学生情绪的调节。另外,有些男生比较胖,自认为引体向上比较难练而选择实心球,但事实上,实心球拿基本分容易高分难,而引体向上要是坚持练习,则完全有可能拿到满分,且考试时不易失误。看来,任教多年的老师,经验还是相当丰富的。上小学时,女儿曾是学校的长跑运动员,当年实心球也是班级扔得最远的,她的体育应该不成问题,我就没作太多的笔记。
年级组长讲话时,主要介绍了初三这一学年的课程和考试安排情况,其中的亮点是要求家长们关注孩子们的三个状态:一是身体状态。说整个情况不容乐观,不少学生睡眠不足,缺少身体锻炼。在吃饭上,有些学生喜欢中午到校外吃,这不是绝对不允许,但最好还是在学校吃,这样卫生和安全两方面都比较放心;二是心理状态。到了初三,孩子们的学习会紧张起来,随着中考的一步步临近,他们的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但这不是一锤定音的事,要调整好心态,不必过于紧张。家长要帮助孩子减轻压力,对孩子的要求要客观,不能什么都托着、兜着,也不要每次一说话就问成绩,在班级的排名多少。每年都有学生会晕场的!三是学习状态。家长要关注孩子在家里时是否会独立合理地安排时间。现在说学习习惯,可能有点晚了,但要是你的孩子还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话,还是可以培养一下的。可以了解一下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制定一个可以实行的、能够实现的目标。孩子让你做饭,你就把饭做好;让你请家教,你就把家教请好。不管选择什么,都要让孩子自己心理明白,不要什么都包了。
接着是教学处主任讲话。主要介绍中考政策及本校考生目前的分数排名,让家长们从宏观上了解中考是怎么一回事。总的趋向是:中考的考题难度降低,但题目活泛了。因此,学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要加大训练的难度。他的讲话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学生要善于问老师问题,你不会把老师累死的。要是去问问题时,老师说:哦,这题我都讲过了,你还来找我。即便这么说,也不要脸皮薄,要继续接着问。或者,恰好老师有事忙着,那就第二次再去问。第二次不成,就第三次;要是第四次,这位老师还说自己有事忙着,那他也不可能在101呆下去了。原来,学校对老师也是有要求的。毕业班的老师压力也大,因为中考就单纯地以分数来说话,政府只看分数。但中考和高考都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量,只是短期内能看到的只是成绩而已。原来做领导的,说话高度就是不一样。而我经常跟女儿说的一句话是:要是经历了国内的中考和高考,以后去哪个国家读书,考试就小菜一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