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家长工作心得体会(通用32篇)

2024-10-12 13:06:35心得体会打印
家长工作心得体会(通用32篇) 一、互相尊重,适时放权。当今教育在新形势、新理念的影响下,已经完全摒弃了“教师权威论”、“教师特权论”等陈旧的教育思想,而是主张教师与家长平等相待、合作共赢。....

  3、及时沟通电话与家长联系。电话联系比较迅捷,也比较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与家长保持经常电话联系,彼此交流家校情况。

  4、通过班级博客这个平台与家长进行交流。这个平台最近有很多家长都能积极参与互动。到班级博客浏览、留言、发博文、传照片,利用此平台加强与老师的交流,感受班级文化的建设,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5、通过网络发信息与家长取得联系。这种方式是我校目前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为便捷的、效果最好的。例如作业的发布,学校的临时通知、通告,学习方法技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等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及时发布,让每个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以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都及时掌握,以便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6、加强微信建设。这学期,我们班充分利用了微信平台“孩子的梦想”,一学期下来,我觉得家长朋友们不仅收益了各种家庭教育的启发,也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在校近况。如文章“最毁孩子的9种家庭教育误区,家长必看”、“看看这张表,一个孩子的毛病背后是他家庭的毛病”等等,我也把学生在校活动的图片、在校活动的情况及时跟家长沟通。有了微信,家长朋友们交流起来更加便捷、有效了。

  家校沟通方面,有开始没有结束,在教育学生的路上,我还是位新手,未来的路还需在学习、摸索中前进!

家长工作心得体会 篇8

  有这样一则案例:“一习惯很不好的学生偷了同学300元钱,他母亲跑到学校和老师吵架,说是学校没有教育好她的孩子,你应怎么处理?”这则案例使我想到曾经看过的一幅题为《爱与碍》的漫画,画的是一棵大树庇护下的两颗小树,小树的快乐生长因大树的溺爱而受阻碍。这告诉我们对孩子的爱要适度,过分的溺爱会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因此,家长的护短是一种畸形的爱,要解决好护短问题还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转变家长的思想,当然,我们的工作不够细也是家长不配合的原因。

  现在,有些父母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把孩子看得特别珍贵,养得特别骄。对自己孩子的长处、优点、进步赞不绝口,到处夸耀,生怕别人不知道;而对孩子的缺点,错误却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当别人指出来时,还遮遮掩掩。

  任何孩子都有缺点优点。对孩子的优点给予肯定,孩子做了好事的时候是应该给以表扬,对于缺点和错误,父母也应及时指出孩子错在何处,有什么危害,如果父母对孩子错误、缺点有意掩饰,孩子就会有持无恐,弄不好就会酿成大错。

  “护短”的家长,当发现“短”时,轻描淡写甚至听之任之,更有甚者不屑一顾,理由是“孩子太小,出错难免”;当别人“揭短”时,极力回避、说词,据理力争以证明“短”的不存在或“短”之有理。这种极端的做法,往往会造就极端性格的幼儿。

  作为教师的我们,面对护短家长,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计较家长的态度和过头话,要以宽大的心胸和高度的责任心去打动、去感化家长。实际上,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我们要能够多报喜、少揭短,多表扬、巧鼓励,能尽量在家长面前先谈孩子的长处,再委婉地指出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之处,用鼓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期待,这样就会维护家长的自尊心,避免引起抵触情绪,使交往深入有效。面对护短家长,耐心往往比机智更有效果。要耐心说服家长,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言行对子女的影响;要耐心帮助家长了解怎样与教师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只要在积极工作的同时保持着自己的耐心,做到不烦不燥,温和谦恭,就一定会赢得家长的支持。

  那具体如何对待护短型家长呢?

  1、诚心相待,以情感人面对“护短型”家长,老师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计较家长的态度和过头话,要以宽广的心胸和高度责任心去打动其心,感化其心,使家长明白班主任同他们一样爱学生。当家长体会到班主任对自己孩子的爱心和诚心时,一般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与老师的交往。

  2、巧用护短心理缓解矛盾。面对“护短型”家长,缓解双方矛盾,即是缓解家长对班主任的防御心理。勿庸置疑,任何孩子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作为班主任,如果能多报喜少揭短,多鼓励巧表扬,能尽量在家长面前先谈孩子的长处,然后委婉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用鼓励的话语表达出班主任的期待,这样就会维护家长的自尊心,从而缓解家长的防御心理,避免引起抵触情绪。

  3、坚持不懈,有耐心。面对“护短型”家长,耐心往往比机智更有效果。与这种类型的家长交往,老师一定要耐心倾听家长的诉说哪怕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借口;要耐心说服家长,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言行对子女的影响;要耐心帮助家长了解怎样与教师配合共同教育孩子。

家长工作心得体会 篇9

  新学期要开始了,我感到了莫大的压力,这压力来自社会,来自幼儿园也来自自己。自从上学期我们班的吴##小朋友的奶奶向我反映了一个情况后,我意识到由于自己平时将心思过多的放在其他工作上,忽略了班级里的一些工作。于是在其末特地到他们家进行家访,与吴##的奶奶以及爸爸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由于吴##小朋友小班是在温州就读的,因此他爸爸向我介绍了温州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的重视程度,他们在家长发面的工作是怎样做的。听了之后我觉得自己获益良多。在回想我们幼儿园老师的家长工作的确在细节方面做的还有不够的地方,现在的家长对幼儿园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我们幼儿园,作为我镇的龙头幼儿园,每年招收新生时都有一大批迟来报名的孩子被拒之门外,在社会上就更形成对我园无形的高要求。而其它私立幼儿园经过多年发展在硬件上提高也很快,使我感到了潜在竞争的压力。

  有句俗话说的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意思是,我走我的路,管人家怎么评论,而我把它改一改:走好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我们幼儿园上下一定要作好自己分内的工作,特别的老师,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和家长交流工作,将幼儿园对孩子的关怀传达给每一位家长,家长感受到幼儿园的真诚和对孩子的爱心,就算家长们与其他人偶尔聊天讨论到幼儿园时也自然会为我们幼儿园说话。这样自然的就为幼儿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但我们目前是幼儿教育工作与家长工作有点脱节,重教育轻交流,我觉得以后我们应该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不管是早晨幼儿来园还是下午幼儿离园,我们老师都应以最和蔼可亲的状态迎接和送孩子。

  2、在接或送的同时及时与家长交流孩子的一日表现,哪里进步了,哪里还不足等等。

  3、及时电话访问没有园的孩子,表达老师对孩子的关心。

  4、每月选择几位孩子作为重点教育对象,并及时进行家访,争取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让家长知道老师的用心良苦。

  5、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需要来组织班级家长会,家长育儿交流会,传输科学的育儿知识,分享优秀育儿经验。

家长工作心得体会 篇10

  再过一个月,女儿即将告别幼儿园,离开相处了四年的小伙伴们,离开精心照料和耐心教育她成长的老师们。在她满怀欣喜地期盼着背上书包踏进小学校园时,我却时常回想起过去四年里的许多生活点滴,回味着对孩子教育的快乐与艰辛。看着孩子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幼儿成长为一个懂事、有礼的小学生,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有些体会想和家长们一起分享。

  作为父母,首先要意识到并承担起对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不能把孩子完全推给幼儿园老师或家中的老人。而是既要支持和配合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各种工作安排,还要妥善处理好与父辈间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意见分歧,协调好学校与家庭对孩子的共同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将是其终身的导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始终相伴左右,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

  要仔细观察并深入了解孩子,在教育的态度上,既不过分溺爱也不过于苛刻,既不放任自流也不拔苗助长。要结合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成长需要,为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并对其提出适当的要求与期望,也为自己设定一个教育孩子的目标与努力方向。幼儿阶段的教育重点并不是大量知识信息的灌输,而是要特别注重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两年前,为了陶冶孩子的艺术情操,并磨练她的意志,我送她去学钢琴,考虑到每天坚持练琴一小时,已经让当时才四岁半的孩子颇有压力,我便把是否要参加幼儿园的珠心算兴趣班的决定权交给她自己,虽然她最终选择了放弃让我感到稍有些遗憾,但看她自己选择的绘画、写字、围棋都学得津津有味,我也觉得心满意足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