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工作汇报(通用5篇)
五、以开发校本课程为载体,创建特色学校
我校地处城郊,学生都是来自菜农家庭。今后农村将需要大批懂生产、善管理、会经营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此,我校将《绿色家园》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建设研究,实现学校为农业、农民、家长、学生服务的目的。
学校的地理位置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家的蔬菜大棚,东山农业示范园区和我校新建起的朝阳暖棚都是我们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基地。
数学课上,教师们把孩子领到蔬菜大棚,实地测量菜地的长、宽,计算面积并讨论怎样合理利用土地。用孩子们自己熟悉的资源学习新知识,他们不仅感到亲切,更从心里激发起学习的动力和需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习作水平,我们要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把自己在劳动观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下来。在科学课中,要求学生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并要区分根和茎的种类等,我们就会在基地中种植了菜系中能体现其根、茎特征的植物。
今后我们将要以开发校本课程为载体,通过实践体验,创建特色学校。具体做法就是把学科教学活动向实践基地延伸,并合理利用基地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辟新的课堂,充分体现“基地即课程,基地即课堂”的办学理念。经过实践和研究我们发现不仅语文、数学学科有广阔的实践发展空间,甚至科学、美术、信息技术、品德与生活等学科教学与基地实践都有结合点。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打开求知的广阔天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得到充分发挥。将会逐步形成“读书调查研究实践评价展示”的校本课程学习模式。对学生而言,在知识技能上,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视野开阔了;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高,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能力发展上,课前的资料搜集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课上的相互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外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在情感态度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科技意识、环境意识等也随之逐步树立,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对教师而言,在教育观念上,新的课程理念和“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已在教师脑中扎根,并逐步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方法上,给教师提供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的实践空间和时间;在师生关系上,架起了师生间的桥梁,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伙伴,协作的朋友,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浓厚;在自身素质上,教师通过自编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实验研究,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
对学校而言,在课程改革方面,我校的校本教材已初成体系,校本课程的实施大大丰富了学校课程内容。在编写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校本教材的开发的经验;在学校发展方面,学校的特色教育成绩已经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日益突出。
教研室工作汇报 篇3
一、统一思想,精细教研
为进一步搞好全镇的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全镇教干教师统一思想,确立了"精细教研厚积薄发"为我们工作精细化的指导思路,确保教研工作的精细化思想,无论何种工作,我们都以精细要求,高标准的组织活动。同时我们创建了精细教研这一工作标志,在办公室、各类文本材料上进行显现,既提高了文本的档次,有是对精细教研的有效落实。
二、以"活动"为载体,以"简报"为平台,提高教研质量。
在工作中,主要以开展教研活动为工作的主要抓手,不但积极准备参加县级的教研活动,还积极组织自身的教研活动,如:新教师座谈会、各学科高效课堂研讨会、教师基本功比赛等镇级活动。将教师置于活动之中,提升教师素养,同时提高教研质量。
同时为提高活动的效力,我们将每个活动,均以"玉山教研简报"的形式进行总结,将简报以教师会、教研博客等形式传达到全体教师。如将开学初的常规检查、每个月的教学质量调研、教师外出学习、特长比赛成绩以喜报的'形式、教师赛课成绩等均已简报的形式进行呈现,简报虽小,但是从中能体现出每个学校、每位教师的工作成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以"网络教研"为纽带,编织玉山教研网。
根据局工作安排,我们积极行动,首先是培训网络教研的管理队伍,我们将教研员和学校教导主任列入第一批管理员,对他们进行培训。我起初对宽正平台一无所知,经过两个晚上直到深夜的摸索,对宽正这一平台的组件、结构、运行等已非常熟悉,这就为我对第一批管理员培训打下了基础。第二是搞好全员教师的网络使用的培训,我利用我对宽正的学习和接触流程,为每位老师印制了一份,从"打开网页—输入地址—进行登录—发表文章—疑难问题解决……"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每位老师拿着这份"流程图",加上学校第一批管理员的辅导,现在我镇每位教师均能轻松上宽正。第三是,及时编发简报,通报全镇教师宽正使用情况,带"简报"的影响下,老师们非常踊跃。尤其是一些老教师更是走在了前列,如玉山小学57岁的刘懂长老师,博客使用率在每次的通报中,都在第一位,是我们全镇教师学习的楷模,今年的暑假培训中,我们特意安排他在全体教师会上介绍了他的经验,效果很好。第四是,多方联动,密织玉山教研网。我们创建了"玉山镇小学教学圈子"、"玉山镇教研公共博客"、"163公共邮箱""教研qq群"。要求每位教师组建自己的"四个一",暨一个qq号码,一个网易博客,一个宽正平台、一个网易邮箱,这项工作已在9月3号顺利完成,为组建玉山教研网,提供了很好的保证。第五是,加大考核,确保网络教研发挥实效。今年修改完善了学校考核方案、教师考核方案,分别增加了网络教研的权重分,对学校和教师均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加大网络教研的奖励,对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金奖励,有惩有奖确保网络教研发挥实效。
四、以"质量监控"为抓手,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我镇的教学质量逐年走低,针对这种情形,我们确定了每月定期进行质量监控的做法,每次监控时,事先不通知年级及学科,有教研员负责出题,然后在同一时间到学校,按照相同的程序进行不同学科的抽查,然后进行阅卷和统分,并以"简报"的形式呈现,对学校和教师进行排名,纳入量化成绩。
在质量监控的同时,我们还于每月进行一次常规工作的检查,内容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学生作业的辅导、学校功能室的使用等各个方面,确保学校教学常规工作在"精细化"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健康发展。事实证明,这一做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良好的推进效果。
五、以"读书"为平台,切实搞好"蓓蕾读书"活动。
"蓓蕾读书"已开展了好几个年头,今年我镇结合"教师读书活动",将蓓蕾读书的面,延伸到教师读书,在学生读书的同时,让全体教师都参与到读书活动中,采用教师网络读、读书卡读、每学期开展一次青年教师读书展示活动等不同的形式,丰富教师读书的形式和内容。
在学生读书方面,我们采用"读书小博士"、"小作家"、"读书升级"等丰富学生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切实在读书这一平台上,提升自己、丰富自己。
六、以校本教研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们充分重视校本教研暨集体备课活动,尤其是结合县语文、数学、英语的讲课比赛活动,首先我们由参赛教师进行上课,全镇教师研讨,研讨结束后在上课,由镇级骨干教师进行研讨,然后请县城学校专家进行辅导,再上一节课,每位教师上课达到7节。通过这种形式,真正形成了参赛教师能保证竞赛成绩和全镇教师同上一节课、同研一节课的两个阵地,全县讲课比赛的成绩证明,我们的做法是非常对的,我们取得了历史上的最好名次,实现了一等奖的突破。
同时,我们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搞的扎扎实实,全镇所有学校统一在每周三进行校内研讨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上课达2-3节,同时我们还规定了评课程序,真正做到了将教研落到实处。
七、以"制度"为保障,及时兑现奖惩。
为提高教师和教干工作积极性。我们确立了两条教学工作的制度保障线。一条是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考核线,每学期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排名和奖励,提高学校教干工作的积极性;一条是对教师教学成绩的考核线,目的在于提高教师个人工作的主动性。"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在"精细教研"的思想指导下,以先进单位为榜样,以"为学生成才"为追求目标,继续扎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