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0篇)

2024-08-23 21:13:41心得体会打印
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0篇) 20xx年8月3日到7日,我有幸与学校三位同事一起到青海西宁远东大酒店,参加了由中国教育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组织的全国中小学有效教学管理培训班的学习培训,聆听了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xx院长关于《卓越课堂: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模式重构....

  在秋意浓浓的季节里,我们来到了新道街小学听了著名教育专家林格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我们这些忙碌的一线教师们,能在辛苦劳作之时,获准品味这么高水准的讲座,真乃三生有幸。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的终极是使受教育者自觉。林教授运用鲜活的事例,和蔼可亲的语调,讲述着教育新理念。数小时的授课我们一点都没有感到疲劳。并却感触颇深。

  讲座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林格教授养成教育的精辟观点,我学习后心理有所触动。是啊、无论家长还是老师,我们教育孩子的同时,确实要用心思考一下,我们教育孩子有好习惯,自己是否有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这是好多老师都懂的至理名言。可“懂”不等于就能做得好。试想,如果一个老师对“有礼”的学生“疼爱有加”,对“没礼”的学生爱理不理;或边讲粗话边怪学生不文明,那后果会是怎么样呢?回过头来想一想,如今,一些成年人的品行更令人汗颜。众所周知的一些日常琐事垃圾不乱丢,谈不随地吐,遵守交通规则等一方面,不正是一些有判断力有自制力的成年人所为吗?所以说养成教育的关键在教育者,在教育者观念认识上急需加强。

  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始终认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从学做人开始。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小学至初中阶段是形成性格的最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让学生好好学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他们学到的课本知识再多,他们的脑瓜再聪明,也很可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因某种原因而前功尽弃,或走上社会成为一个“半废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可见,抓好养成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小而言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而言之,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养成教育看似习惯点滴就在我们身边,但你能够真正向林教授这样全面理解它,是非常不易的事情,长期以来为什么我们这个德育在教育中始终占重要地位的国度,在一些地方如今却连最基本的道德操守都已丧失?原因可能错综复杂,但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多年来养成教育的缺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多注重于用说教或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宣传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但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培养公民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林教授的精彩的论述,着实让人折服。让我们为回归教育的纯真,共同努力吧!

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篇14

  5月13日下午,在青园阳春厅参加了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更好地关注孩子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座谈会后,我深有感触。

  学校能为我们构建这样一个好的家长与学校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作为学生的家长,非常感谢学校!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家长的我有很多的时候都是只能用无奈两个字来总结,孩子就是只听老师的,在家和学校就是不一样,为什么?因为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神圣地位,老师是最爱他们的,老师是无所不能的,老师说一不二..... 老师是最会激励孩子的,孩子什么时候须要表扬,什么时候须要帮助,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的父母,我们就没有学校老师那么有经验,那么有耐心。我觉得当孩子入校的时候,我们的家长也应当入学,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毕业……

  根据这次报告精神,结合我们家庭教育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不足,经过认真的反思,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我会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由于我们双方从事的工作性质,不能抽出很多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从上托儿所开始就在学校全托,现在一年级了也几乎都是由孩子的奶奶照顾。更为严重的是,双方不注意各自的情绪控制,在家里是典型的慈父严母型经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争吵、冲突,给孩子一种爸爸在家就可以放肆地感觉,也导致学习成绩上不去,这一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也是无法弥补的。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不可逆转性。对此,现在我们得做到及时的纠正,首先,双方做了沟通,彼此理解对方,解除相互间的误解,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要想孩子茁壮成长,必须创造一个幸福的环境,让孩子感到家的温暖,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

  首先是双亲一致。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不能各自为战,使孩子无所适从。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要把孩子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尊重孩子,不能一切包办,更不能溺爱。遇事要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参与家庭管理,学会处理一些基本的事务,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认为他的意见可以不重视,这是不可取的。人的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自信。只要做到了自尊、自信,很少会出现心理问题。不把孩子当回事,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孩子的自尊。要帮助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在现阶段,孩子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伙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使孩子在同伴中受到尊重,有爱的归属感,对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至关重要。同时要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格,把自已放低,学会宽容和。

  要强化自立教育。让孩子学会自已的事情自已做,从小树立“吃苦”的精神,学会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艰辛,因此,我们要从小刻意地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对孩子的要求先不要急于答应,要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这本身就是热爱生活的表现,可以促进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发展,也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提供各种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特别是读书的兴趣,要选取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书,培养孩子“深读”的习惯。

  由于我的专业知识有限,以上这些体会非常浮浅,本人建议,由学校通过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定期组织开展系统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从整体上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配合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实现协调持续发展。

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篇15

  认真聆听了《幼儿园一日生活价值和组织策略》,详细地了解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组织,细则中主要包含了幼儿从来园活动一直到离园活动的常规行为要求,教师的工作要求和对保育员的要求都非常的具体详细,让我们有了制定一日活动规范的依据与实施要求,在学习的同时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自己在组织一日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以前我注重集体活动的组织,轻视幼儿习惯的养成,生活环节随意性大,工作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主要环节组织要点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

  1、生活活动中很多小的细节工作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2、孩子的模仿性强,老师为人师表,言行举止,行为习惯,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时时刻刻都做好孩子的表率。

  3、合理的一日活动常规为幼儿园教师保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依据,保证了幼儿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时间感、秩序感。

  4、幼儿的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比较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通过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价值的具体要求,也体会到了一日活动常规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一日活动的整合,更加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日渐完善并持之以恒地做好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工作。

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篇16

  记得多年前,曾经听过黄爱华老师的课,当时他执教的是非常有名的一堂课《百分数》,这堂课据说上了很多次。那是我第一次听他的课,听之前很是期待。当时,黄老师一支粉笔,操着浓重的南方普通话,与湖南的孩子愉快的度过了40分钟。时隔多年,课的细节已经记不清,但是仍然记得他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你来我往,倾心交流的情景;记得孩子们那欢呼雀跃,自信大胆地样子。今天,再次观摩黄老师在讲台上执教,还和当年的感觉一样。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特有的风格,给我们上了一堂并不特别的课,但是,却再次展示给我们他对学生的尊重、认同和热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