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个人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2篇)
五、让孩子帮忙做事
平时在家我总是让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潜质的杂事,有时在我洗东西时,就会让她帮我端只小凳子。这些事可能在我们家长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只要我们多留心这种小事,就会让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初浅的育儿心得,坚信各位家长朋友必须有比我更好的育儿方法。当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时还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育孩子的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篇9
今天不用学舞蹈,也不用出去串门,儿子可睡了一个懒觉。起来吃了早饭,和妹妹两个人开始玩,姑姑家的妹妹一年回来一次,去年回来的时候两个小孩还没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呢,今年回来两个孩子明显都懂事很多,共同语言也多了。
中午吃完午饭休息一会,自己就开始写作业,写了一会,让我带他去公司玩一会,路上还不忘记收集各种树叶,老师放假的时候布置的作业说要收集树叶,粘贴起来。看到孩子现在每天都有进步,也可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作业,对于上小学前从来不拿笔写字的他到现在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的他,我的担心也一点点消失。
教育孩子的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篇10
作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是我们永远都在探讨的话题。家庭情况各有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教育孩子的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有一些心得,也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共同探讨一下。
1.健康人格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虽然我们都不避讳我们都很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考试的分数,但是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必须建立在健康人格的基础之上。否则,我们只能舍本逐末,让孩子迷失方向。在人的一生中,无论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专业对口与否,学习是永远的课题。即便是孩子能以较好的成绩升学读一个好的大学,但考察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包括我们从自身总结经验,我们发现知识是不断更新的,我们不可能守其一生。要让孩子从身边的一些事情中学会处理问题,树立自信、阳光、积极的心态。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让孩子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2.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并举。我们都很爱我们的孩子,我们回想一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孩子的每一个变化我们都熟记于心。当孩子出生不久第一次会笑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开心。孩子第一次能叫出爸爸妈妈的时候,我们是如此的兴奋。当孩子突然有一天会独立走路了,我们是那么的欣喜……我们觉得我的孩子是最棒的!当孩子渐渐长大,到上学的时候,也要始终有一个信念:我们的孩子真的不错。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尽可能的少用或不用打击他的词语,千万不可讥讽、嘲笑、辱骂和歧视。正面看待孩子,即便是贪玩那也是孩子的天性。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但赏识教育并非放任,从严要求是必要的。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不必惊慌失措,而应该视为促进其成长的良机。事实上,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往往是最容易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因势利导,促使孩子内心的矛盾转化,向真善美转化。让孩子在在犯错误中成长。教育的前提是让孩子真正能从心底里认识到错误,指明批评他的原因,让他有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有原则和边界,哪些是坚决不能逾越的这一点必须要做到。
3.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多抽点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每天与孩子谈谈心(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学会倾听,关注孩子的感受。尤其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及时引导孩子正确地处理和应对碰到的问题。当孩子提出要和父母共同做一个游戏的时候就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绝佳机会,他会说出平日里不会告诉你的想法。只有了解孩子,指导孩子想什么,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教育。另外,还要重视孩子的朋友和同伴们,要尊重孩子的朋友和同伴们,这样孩子才能善待朋友,与同伴们友好相处,给他一个宽松的、愉悦的人际环境。我们可以从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庭和处理自己的内务,鼓励孩子多关心班级,主动帮助别人。家庭成员之间平等相待,让孩子也能真正感受到他也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感。
4. 重视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孩子要从培养习惯做起。习惯成自然,其力量就是持之以恒。当然,家长也不要急于要求孩子一下子改掉坏习惯,而在于慢慢地让好习惯培养起来。成功的体验激励孩子继续进步,使孩子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激励孩子对好的习惯和行为多多重视和坚持,鼓励孩子把坏的习惯和行为逐步减少。良好的习惯包括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家长和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放下成人的所谓尊严,父母尊重宽容的心胸是孩子幸福成功的舞台。
成功的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谁能坚持,谁就能胜利。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家长要针对自己孩子的实际(如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不能一概而论,可以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但不能照搬不能复制,毕竟我们的的孩子都是第一无二的!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于有父母和老师的监督下才能做好。因此,作为孩子的教育显得如此的重要和不容易,尤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孩子的教育确实不容忽视也不容易,要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需要我们继续思考和探索。
教育孩子的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篇11
教师应该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宽容的庇佑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英国亚皮凡博物馆中,有两幅藏画格外引人注目,一幅是人体骨骼图,另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
这两幅画的作者都是一个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麦克劳德从小充满好奇心,凡事总喜欢寻根究底,不找出答案誓不罢休。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看看狗的内脏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便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套住一只狗,将其宰杀后,把内脏一个一个割离,仔细观察。没想到这只狗正是校长的宠物犬。对这事,校长十分恼火,感到如果不严加惩罚以后还不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经过反复思考,校长做出了这样的处罚决定: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知道惹下大祸的麦克劳德决心改过自新,于是按照校长的要求,认真仔细地画好两幅图,大度的校长看后很满意,不但对杀狗之事既往不咎,还大大夸奖了麦克劳德一番。后来,麦克劳德成为一位著名的解剖学家,还与班廷医生一道研究发现了以前人们认为不可医治的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获得1920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校长对麦克劳德的处罚很特别,以宽容对待错误,既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还给了他一次学习生理知识的机会。是老校长用他的宽容,将一个“特别学生”教育成日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特别学生总是给我们惹麻烦,但是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也许有着某些方面的天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宽容之心慢慢挖掘。
全国优秀教师孙建锋老师说:“与这样的孩子相遇,或者说这样的孩子与你相遇是一种缘。太阳普照,但不要求植物都开一样的花,都结一样的果。”我们不应要求学生尽善尽美,但一定要尽我们所能让他们成为完整的人,让他们在爱中成长。师爱如阳光,让我们把阳光播洒在学生的心田,让生命的阳光照亮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教育孩子的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篇12
2岁半到3岁左右的叛逆期:
1、性格引导很重要。这个时期是宝宝“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如果受到大人的打压或错误引导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做选择的方法代替“不”。这种方法便于家长进行良性引导也不会给孩子控制感。
2、多鼓励巧转移。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爱模仿大人,但宝宝的能力有限并不能完成大人的事情。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宝宝完成之后给宝宝一个鼓励。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还能锻炼他的动手能力。
3、制定规矩。当宝宝缠着父母无理取闹时,父母应该学会制定规则,学会说“不”,给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
4、良好沟通疏导情绪。叛逆期的宝宝总有很多情绪想表达,但孩子年纪小,还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个时候父母就要积极帮孩子组织语言,帮助孩子表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