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汇报材料(通用32篇)
二、抓好课堂效率,精心组织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精心备课,对课程标准和课程要求的知识点、能力点了如指掌,提高课堂教学中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三讲两不讲”,三讲指的是讲重、难点;讲规律和拓展;讲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两不讲”即自学能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超难题不讲。精心预设学生情况,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搭建“脚手架”,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四十分钟的课堂功效高效发挥。
三、抓好优弱同进,全面提升
抓毕业班教学,重在辅导学困生,提高优秀生数量,从而促进中等生。我们对优秀生重点关注“万无一失”的审题,活络的解题思路,灵活的知识运用等优势的培养。对中等生要重点关注“细心与细致”培养,帮助他们不断的突破知识与能力的上限。对学困生要扶助这部分学生积极投入到整理与复习活动之中,重点关注“基础知识的夯实”、:“知识和能力底线的保证”,根据这些,我们将单一的目标改为因人而异的弹性目标。在课堂中要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将习题分为基础题、提高题、综合开放题三种类型,学困生要求完成基础题,只要求一题一解,中等生除上述题外,再增做提高题,而优秀生在中等生的基础上增加开放题,能多解题尽量做到一题多解,培养他们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班级学生全员进步。
四、抓好复习环节,胜利冲刺
我们要重视整理环节的教学,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大约有500个,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回顾梳理、分类整理、整体把握,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首先要做好分类复习,复习一开始我们将把学生六年级学的知识分类整理复习,对每一部分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化,使学生明确每一部分的知识点,这一步复习要扎实,每一点都要真正落到实处,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比如“数的整理与复习”一颗,我们要请学生回忆一下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数,然后根据学生回忆逐一出示知识点,请同学们根据这类接着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梳理,用列表或图的方法都可以,要求学生整理出来的内容尽量简洁清晰,一目了然。接着进行综合复习,通过以上分类复习,学生以明白各个知识点的性质,并从不同的性质中找出共同的一部分,加以综合运用。特别像分数、除法、比的知识有很大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任意一点的引入,使学生切入更深层次的感受到“不同的问题可用同一思维来分析”,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来解决,从而节约了复习时间还渗透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的教育思想,通过这一环节使孩子们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整体把握,从而顺利的完成了冲刺阶段的任务。
总之,作为毕业班的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教无定法,我们一定各尽所长,共同为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经验汇报材料 篇32
近年来,草峰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抓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结合本镇实际情况,初步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广大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普遍提升,全镇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镇具体做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细化工作任务
一直以来,草峰镇把抓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镇上下形成了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有效地防范和处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多部门协调,日益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草峰镇的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全镇完成专项应急预案3个,部门应急预案111个,学校预案22个,村级应急预案21个,修改完善应急预案6个,有效地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应对突发事件处置的意识。
开展隐患调查分析,明确风险隐患的分级和分类标准。风险调查、隐患分析和应急资源普查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为抓好这项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保证应急救援需要,草峰镇根据突发公共应急事件的分类,从自然灾害类、安全生产、突发公共卫生事、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对可能引起突发公共事件的隐患开展调查分析,并根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事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分级,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和iv级(一般)。通过实战,提升快速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20xx年7月22日,我区遭受雨袭击,导致我镇100余户群众房屋受损,10余处地质裂缝,灾情发生后镇政府迅速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配合国土部门,对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组织专门调查组对全镇地质灾害威胁区进行全面摸底,得到第一手地质隐患资料。20xx年7月份,出现了多次来罕见的冰雹灾害,镇政府先后启动了二级、三级应急预案开展自救,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为了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草峰镇迅速成立了以“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业务单位为成员的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在编制预案过程中,主要领导对应急预案的结构、进展等情况都亲自把关,周密部署,召集成员单位召开会议对预案的体例、顺序、内容、重点等环节,都认真推敲,仔细捉摸,反复论证,为预案的顺利编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广泛借鉴,结合实情。
为切实建立健全应对突发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全镇紧急救助能力。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广泛收集了相关省、市、区的材料。结合本镇实际,从预案制定、预测预警、物资储备、救援行动、灾害管理、救灾款物发放等方面,广泛借鉴各地各方面的做法和优点,参照崆峒区历年来灾害发生的特点,以平凉市的应急预案为蓝本,客观、科学地制定切合本地和本部门实际的的应急预案。
(四)广泛宣传,强化培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和能力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本着“加强基层、夯实基础”的原则,积极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一是以企业、农村为重点,利用标语、宣传专栏、会议等各种形式,面向基层广泛宣传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的自觉性和自救、互救能力。
本镇在居民集中地、显眼位置添置了便民告示栏——小黑板30余处。把防汛防灾、重大疾病防控等知识以及其他方面需广大群众知晓的信息通过小黑板及时告之群众。方便了与群众的沟通,方便了群众生活,解决了信息源问题。尤其是提高了临时性、突发性等紧急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扩大了信息覆盖面,使村级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到了实处。二是教育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开展员工应急培训,使生产岗位上的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高危行业企业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和培训。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三是定期组织消防、林业、农业、牧兽医等部门按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演练,以达到应急工作人员人人来之能战,战之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