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个人的心得体会(精选35篇)
精华之更多:
“不能强迫孩子学习”,“用心比用钱的作用大得多”,“千万不要给孩子玩物丧志的机会”,“最应该在德育上对孩子下功夫”,“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孩子的健康是至高无上的”,“千万不能用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孩子”,“鼓励孩子时,别只会说漂亮话”,“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自己去碰碰壁”,“千万不能让孩子骄傲自满”……合上书,闭上眼睛,这些沉甸甸的字条犹如星光继续在脑海中闪现。但愿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教育个人的心得体会 篇28
昨天下午在认真的听了专家的讲座之后,心情舒畅,产生了很多共鸣,觉得牛老师真的是学识广博,对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并不是像很多专家的讲座跟着时代的潮流,现在流行什么样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就跟风的夸大。他不追风,有着自己的想法,而且每个想法都很现实,很贴近生活,很真实。没有一丝的虚假,可以看出牛老师很乐意跟大家分享他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我很庆幸在我刚步入教育这个行业就能听到牛老师的讲座。我相信他的分享会使我终生受益。
牛老师说教育是启蒙、唤醒、引导、传授、修正、成就。目的是让学生变得聪明和善良,明白人生目的,唤起人生兴致、成就人生价值,感受人生过程。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又要给他什么?现在在应试教育的逼迫下,老师们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使得现在的学生只会被动的接受知识,成就的是一个个真正的“书呆子”,而不会思考,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不能够解决。这样的学生除了只会考试,走上社会不会生活,智商低,情商也低。这不是学生需要的。老师要做到是引导学生,多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现在的学生比老师都累,作业太多没有自习时间,学生只是做做做,而没有思考,还是不是自己的知识。而现在又提倡开放式的教学,有一些形式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小组合作,讨论。这种学生方式还是流于形式,学生习惯了被动,讨论也只是形式上的真正的是学生借此计划讨论别的。小组合作使学生抄作业现象严重。所以不管上课用什么方法,只要让学生思考,养成爱思考的习惯。那么对以后的学习会大有帮助。
牛老师说老师要跟学生保持距离。现在教育提倡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生打成一片,但是我同意牛老师的看法。保持距离会使老师看起来神秘莫测,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敬畏的感觉,觉得老师深不可测,这样对老师以后的管理会很有帮助。和学生保持距离并不是说不关爱学生,爱不是嘴上说说,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只要真诚学生能感受到你的爱。如果只是嘴上说多么的爱学生但是学生感受不到会说你虚伪。
教师为何而教?为生存而教的是功利的教师,为教学而教的是盲目的教师,为权威而教的是势力的教师,为理想而教的是思考的教师,用自己的教学引领学生行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别人的思想,成就教育者的理想。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是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多麽强大,而是自己的教育能力。不要等到自己退休的时候,留下的是几箱书和教案。教师不是苦读,清贫的代名词。希望等老师退休的时候留下的是精神财富,是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是教师的荣誉和尊严。
牛老师在做讲座的时候利用自己的美术专业知识,不仅像我们分享了教育上的知识,也向我们展示他在美术教学上的独特见解,陶冶在坐者的情操又获得了很多知识。这是美的享受,是智慧的熏陶,使我看到了大师的风范。希望自己也能在几年之后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教育方式,是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把教学当做享受生活。
教育个人的心得体会 篇29
最近有幸拜读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读罢,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李镇西老师朴实的言语中饱含着教育的热情,普通的教育事例中折射出深刻的教育哲理。字字句句如黄钟大吕警醒着我,把如井中之蛙的我拽出那方窄窄的洞口,才发现教育的天空那么蓝那么广阔。
一、 爱,曲线地去表达
老师都是爱学生的,往往爱之深,但往往表达方式不当,给彼此心灵和身体造成伤害。可谓,爱是一把双刃剑。什么样的爱是有效的呢?想起了:寒风和春风比赛看谁能把游人身上的衣服吹掉。寒风越猛烈的吹,游人就越裹紧衣服。而春风月温暖的吹,游人渐渐的不由自主的脱去衣服……可见,良药是苦口利于病,但学生怕苦。直接赤裸爱的表达,对于脆弱、敏感、叛逆的学生难以承受。爱的起点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不着急,慢慢陪着学生成长进步。正如李镇西老师说“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之树必须根植与尊重学生的肥沃土地上才会枝繁叶茂。
亲而显爱,爱而生信,信而树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失败的教育是,学生感觉到你是在教育他”。因此,两点之间最短不再是线段。教育应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二、 努力做一个可爱且有智慧的老师
社会在变,时代在变,教育的观念也需要转变。学生较喜欢幽默风趣有童心的老师。因此新时代的老师,在传到授业解惑的时候,应摒弃教条、刻板。努力做到严肃而不失活泼风趣。所以老师要有教学专业知识外的大视野大智慧,试试恰当给也已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增添几分轻松和愉悦。
三、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良心工程
月亮既然选择了夜晚,就不畏黑暗和孤寂,努力放出光芒,哪怕很微弱。
骆驼既然选择了沙漠,就不惧怕风沙和干渴,坚持为行人带路前行。
我既然选择了教育,就不怕清贫和心苦,矢志不移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永远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
教育个人的心得体会 篇30
编者按:20xx年结束,作者回顾自己教育工作上的努力与成果,下面我们来看看《研读教材促课改,晨诵经典悟人生》这篇教育心得吧!
难忘本学期9月10日的教师节,那天是滑县课改路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是我们中小学课改核心校的破冰之日。之后,我们大寨实小作为30所课改核心校之一,便以教材研读、晨诵教学为任务驱动,开启了一学期的教研行动。岁月悠悠,20xx年的点点滴滴已成了我们永恒的回忆,忆往昔,我们盘点一下围绕教材研读和新教育晨诵开展的工作:
一、研读教材
为了促进我校广大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运用教材,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大寨实小教导处要求每位教师认真研读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师教学用书》和课本,有效将两者结合起来。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时要着眼于教材的编排体系,结合教材特点和本班学情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灵动的课堂。同时,我们还要求广大青年教师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积极加入我们县教研室倡导组建的各个年级的教研交流QQ群,参加各个学段和不同学科的线上交流活动。以不断提高思想意识,指导教学实践活动。
10月份开始,我们按照学期工作计划进行了首轮教师全员赛课。教师还分别做了教材解读展示,既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又体现了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10月下旬,经过筛选,我校推出语文、数学各两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观课议课活动。我们学习运用滑县进修学校王长丽老师教给我们的观课议课的方法,指导我们的观课议课实践,我们在交流中提高了认识,相信大家都收获满满。特别是在10月23日我们加入“课改核心校第六小组的微信群”后,该群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放眼看世界的窗户和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网络,我们看到了课改核心校第六小组教材研读比赛的精彩,听到了兄弟学校交流成长、不断拔节的`声音。课改核心校第六小组的兄弟学校都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差距,特别是我们的领头雁道口一完小老师的精彩解读,他们对教材把握之深刻、运用之灵活、见解之独到、呈现之完美令我们赞叹不已。后来,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把我校举行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分享给各兄弟学校,以便于大家了解和认识大寨实小。大寨实小愿意同课改核心校第六小组的所有兄弟学校一直行进在教研教改的漫漫长路上。
二、新教育晨诵
为了继续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我校将新教育晨诵纳入了工作重点,将晨诵课落实到了常态课中:每周一至周五的早上8:00——8.20为我们固定的晨诵课时间,晨诵课统一以《晨诵午读暮省》为主,晨诵课以语文教师辅导为主,其他学科教师也积极参与。我们让少先队大队部纪检组学生值日检查,同时值日带班领导班巡查,两者相结合确保晨诵课开展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