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纲要心得(精选32篇)
实施“一带一路”引领工程。提升连云港的发展站位,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来规划发展、重点支持,加快推动沿海地区开发开放。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抓好一批标志性项目,积极参与“丝路明珠”示范工程,增强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柬埔寨西港特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等品牌影响力。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鼓励企业通过并购扩大市场渠道、获得关键技术、打造国际品牌,支持我省企业主导的境外产业园区建设。
教育发展纲要心得 篇23
4月份和5月份,我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目的是让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更好的了解职业教育,融入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职教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了期待,身为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
职业教育从此以后不再是“二流教育”“次等教育”,而是一种和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不存在层次之别。职业学校的学生上升通道已经打通,接受职业教育不再是“断头路”,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通道,构建起服务全民终生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生考大学不再是天方夜谭,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给职业学校和学生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身为职教老师,肩负责任重大,今后我将更加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我校发展职教事业出一份力。
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协调发展”,让每一个人在不同的赛道上都能活出精彩的人生。多措并举,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变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础性转向,中职是职业教育的基础阶段,重点是要放在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自身质量,拓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通道。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们职教人应不辱使命推动职业教育乘势而上。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年轻人,掌握一技之长,既可安身立命,又能报效祖国,是值得称赞、感到光荣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内在本质和核心特色,更注重实训教学,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给职教学生带来了福音,从此职教学生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职教一员,围绕培养高质量的职教人才为工作重心,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为国家职教事业奋斗终身!
教育发展纲要心得 篇24
杨景芝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对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儿童)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灿漫的个性和情感的培养让我们很佩服。杨景芝的儿童艺术教育实践和理论正是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中发展起来的。由于她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所以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的结合。
正如杨景芝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她的开放的心态和理论的开放性。
“开放”与“交流”是分不开的,就杨景芝来说,通过与儿童亲自交流,感悟到儿童可爱的童心,深入儿童心理的内部,仔细观察他们的感知、想象和理解等心理能力的发展,发现他们固有的发展潜能和智慧,了解到不同个性和不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的不同兴趣、能力和要求,找到了因材施教的契机和突破口,而没有因循于国内外权威制定的固定教育模式。杨景芝不仅与儿童本人交流,而且与他们的作品交流,通过与成百上千的儿童作品对话,她找到了打开儿童心灵深层的钥匙,探索出一套有利于提高儿童素质的绘画教学内容、方法和规律。
从大处说,对美术教育事业的爱来自于她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心。众所周知,当前除了人们常常谈论的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外,还有一个精神危机。这一危机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现代社会竟然把人自身之感受和理解的最忠实写照艺术,这种能在人的精神世界掀起狂涛巨浪的艺术这种被视为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的艺术,也当成一种品或人自身在社会中地位的标志和虚假包装物。
教育发展纲要心得 篇25
教学常规作为一项重要的规章制度,他的制定与执行,意义重大。他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生观念,认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认识教学常规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树立常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校常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形式主义严重,如还是单纯的讲与听,上边说,下边记,活动已结束,一问不知道;集体备课其实就是单人备课。效率不高,如,很少把所学所记的内容应用到教学之中;学习氛围较差,虽然每次强调会场纪律,但总是有人在说话,也有人打电话,会场之中不时的响起手机的声音等等。因此,加强教学常规的督察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常规在人们的心中,颇为反感,一说查常规,众人反对。大家开始补、写查缺补漏,忙了半天,效果甚微。不是人们水平太高,而是人们认识欠妥,没有认识到常规的重要性及考评的科学性。作为一项考评制度,他的执行与评估必须要严密。一项考评细则,他的制定要符合科学性与民主性,他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从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执行的阻力必定减少。同时,执行必须严格,不徇私情,这样才有说服力。
教育发展纲要心得 篇26
我觉得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因为师生是课堂的主人。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我的思考如下: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名合格的老师,只有在工作中永无休止地学习,增长知识,改变观念,才能储备一桶新鲜的“活水”,服务于学生,浇开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老师的我们首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勤思考,常总结,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注重堂课的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提高堂课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呢?我认为要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自己所教学的内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我觉得要讲得清楚;第三步要学生听懂;第四步要让学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抓好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好习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质量的保证。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好的学习成绩正是靠习惯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一旦养成,只需教师稍加提醒就能坚持住,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也是让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一次次实践。 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
教育发展纲要心得 篇27
每个班级总有一个“十万个为什么?”专家,专门负责为老师“为什么”,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会时常被这些“为什么”纠缠得脱不开身,甚至感到厌烦,一句“回家查查字典”打发了孩子,我们班里也有那么一个刨根究底的孩子。
这天,广播操时间,我发现我们班级的“为什么”先生,总是耸着肩做操,感到十分纳闷,几经提醒未有任何效果。于是,用强硬方式:如果你的肩膀出现了问题,可以带你去肖医生那儿检查检查。结果,他居然不亦乐乎的跟着阿姨真去了保健室。我上前一个箭步,拉住他,压住心中的怒火,问:你的肩膀真的不舒服吗?他的答案:我的妈妈说爸爸是缩头乌龟,那我是爸爸生的,一定也是小缩头乌龟喽!缩头乌龟不都要缩着头吗?原来是这样!我又好气又好笑,耐心地解释到:缩头乌龟是形容一个人胆子小,而不是真的缩着头。他语重心长的“哦!”了一声,才放心的放下了一直耸着的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