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4篇)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4
以教育为主題的美丽、可愛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最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決问題。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困思勉型的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个人过度重视IQ,忽视EQ;;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读了浏阳教育局发给我们的四本书,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現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滿希望与理想。
三、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1、系统思考;2、自我增进;3、改善心智模式;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进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須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这些书的一点体会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5
最近有部电视剧《虎妈猫爸》正播得热火朝天,该剧主要围绕一对夫妻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孩子的教育该如何对待与处理呢?
在这里,我突然想到一样东西可以用来形容孩子的教育问题,那就是风筝。
风筝,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东西估计很难吸引大家的法眼吧。放过风筝的都知道,开始要让风筝飞起来比较难,然而一旦它升起来,飞得越高越省心、省力。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开头顺,后面就容易了。然而,作为家长该怎么做才能把孩子的教育问题摆放正确,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首先,风筝线要足够长,线长才能放得高。风筝线的长度就相当于你对孩子的期望,但并非风筝线有多长一下子就能放很高,因此家长期望也不能太高,必须有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还有要确立孩子自己的目标,有目标才有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会激发孩子努力的动力,目标是孩子前进的方向,有了方向,孩子才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其次,还可以采用“手拉手”的形式,让待飞的风筝借助已经飞得高的风筝“起飞”,带到一定高度再分手。如果你觉得教育孩子比较难,那么,你可以去寻找一位“高手”带孩子一程吧,一旦进入正确的轨道,也许你会很轻松的。
其实,孩子就像我们手中的风筝,如果我们全放手,他就会没有方向的乱飞。所以松的时候紧一紧,紧的时候松一松。
三是风筝线松紧适度。该拉线的时候要及时拉一下,该放松的时候则敢于放,一直拉着不放,风筝当然飞不高。尤其是风力强劲,必须放线的时候你仍然拉紧不放,风筝就可能挣脱你的控制而远走高飞。但如果线放得过松,风筝就飞不稳,甚至会跌落。教育孩子不也是如此么?严而不厉,放手而不放任,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孩子就像我们手中的风筝,如果我们全放手,他就会没有方向的乱飞。所以松的时候紧一紧,紧的时候松一松。
四是关注“风势”。放风筝必须随时注意风向、风力、风速,及时调节,让风筝顺势飞翔。相应的,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社区、学校、班级的情况,其所相处的同学、朋友圈等等,都必须随时注意。否则,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五是考虑你的风筝的特点。风筝的大小不一,材质不同,形状各异,需要不一样的放法。正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等,别人家怎么教育的,只能参照,不可盲目模仿。电视剧中“虎妈”的角色就是忽视了这一点,她想把“杜一诺”那套学习方法给搬到“茜茜”身上,其实是不可行的。
所以,带你的孩子去放风筝吧,想象一下,你的孩子就是那风筝,那风筝就是你的孩子。教育孩子就犹如放风筝,敢放线,才能飞得高,会收线,才会飞得稳。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6
文中的“我”有许多同窗朋友:身材高大的卡隆,常说风趣话的可莱谛,爱穿漂亮衣服的华梯尼,长着一张苹果脸的“小石匠”安东尼阿拉勃柯,可怜的耐利,成绩最好的代洛西……他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
有一次,泼来可西和卡隆,一起来“我”家玩。“我”取出所有的玩具。泼来可西非常喜欢“我”的火车,那火车附有车头,只要把发条一开,它就会开动。最终,“我”决定把火车送给他,他开心的嘴唇都在发抖。他们回家的时候,泼来可西比来的时候还要高兴!
其实,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去奶奶家玩,大约过了两三站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上来了,当老奶奶走到我座位旁时,我站了起来说;“老奶奶,您坐吧!”“谢谢!”老奶奶说。老奶奶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美!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7
泰格尔曾经说过:“爱是 亘古长明的灯塔 , 他不断的面对着凶神恶煞的恶涛与暴风雨,但它却依然挺拔不动,屹立在那山岗上。爱能使生命得到充实,就如杯子里装满令人沉醉的美酒一样。如今我的手里捧着一本比我的岁数还要大的作品细细品读时,书中的情节使我倍感感通深受。
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本书记载了主人公安利柯在小学四年级整整九个月的生活。本书以爱作为主旨,详细介绍了人间中最伟大的爱:师生之爱、同学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每个爱虽然都不是惊天动地的爱,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又以学生们最不染世俗的眼光来审视着周围的善于恶、丑与美。
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爱是一种感受、爱是一种追求 爱是一种关护 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 他的 人生必定 会是 充实而无憾的 ,所以让我们付出自己的爱,用爱来体验生活、用爱来感受社会。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篇8
某日看到一篇《轻声教育》的文章颇有受益,对此深有体会,轻声说话跟人的学识文化无关,它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与人交往上。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在图书馆和影院等地方有的人总是大声喧哗,人们总是旁若无人地打电话、与友人大声说话,孩子在嬉笑打闹,这似乎已经习以为常,毫无顾忌周围人的感受。
以前我也是经常习惯性大声说话,影响到其他人还不自知,往往受到家人的提醒才会注意控制音量。自从看到《轻声教育》的文章之后懂得了轻声说话的重要性,学会控制自己说话音量,现在有时偶尔还会大声说话,这不好的习惯还需要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