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范文锦集(精选32篇)
(三)教学挂图。教学挂图来源于教材中内容特别丰富、形象特别鲜明、意境又比较深远的插图,适时的运用会让我们的课堂荡起层层涟漪。拼音教学时,我就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如教学“g k h”时,我依据课本插图画了三张图画:鸽子图、蝌蚪图、椅子图。当学生看到鸽子衔着“g”字状的橄榄枝时,黑黝黝的小蝌蚪在水草间嬉戏时,妈妈坐在椅子上织毛衣时,很自然得联想到“g k h”的形状,图文结合,学生的情绪得以激发,知识得以深化。
四、以音乐渲染情境
有人说:“语文是可以吟唱的。”让我的语文课堂充满歌声,让我的歌声绽放孩子的微笑,是我语文教学中最得意的一个地方。例如在教学古诗《静夜思》时,我从网上下载歌曲,让学生在熟背诗歌的基础上,学唱同名歌曲《静夜思》,学生乐在其中,学得火热,在音乐中情感得到了升华与迸发。
五、以表演体会情境
在教学中,我尽量寻找或创设一些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表演中,通过角色扮演深悟文本内涵。低年级段的学生表演欲望特别强烈,所以每篇课文我都要学生做到角色朗读或表演。在朗读或表演中,学生自觉不自觉中,融入到了文本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所描绘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和课文中的主人公进行交流对话或思想碰撞,长此下去,学生的情感、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就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如执教《金色的玉米棒》时,我就成功地运用了“以表演体会情境”。自主识字环节,针对“袋”、“诉”等字,我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来进行表演,直观形象;在多样阅读环节,我采用图文对照,以读促悟的方法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扮演小松鼠、小兔子、小松鸡和小刺猬,想象文中小动物的样子、动作、语言进行分角色表演,同时引导把小动物的对话作为表演重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品味、读中悟情,以演代讲,摒弃繁琐的分析,抛掉琐碎的讲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范文锦集 篇10
暑期放假,我阅读了《廉洁教育读本》这本书,颇有感悟。中华民族是一个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正直无私、自立自强的民族。清政廉洁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诚信、廉洁、正直。
我们都知道周总理是世界上公认的伟大的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作为一个总理,他的质朴节俭风范也永远被人们颂扬。周总理从不浪费一钱一物:毛巾用破了,打上补丁再用;他的漱口杯、牙膏和牙刷都是普普通通的大众品。从报纸上、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到,在许许多多的活动场所,夏天,周总理总是穿一双黑皮鞋,这皮鞋已经穿了二十几年,鞋底已换过多次,由于总理没有多余的皮鞋可换,工作人员几次给他换鞋底,都是利用他睡觉时间修理的……周总理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尤其作为一名学生,不是更应该具备这样优秀的品质吗?
司马光说过“由俭入奢易,有奢入俭难。”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我们要懂得节俭。现在社会在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步在提高,这是使人高兴的事。生活水平提高了,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更要坚持节俭这一传统美德。
长辈常教育我们不能铺张浪费,可是我却看到一些同学买一罐汽水,才喝了三分之二,就扔进垃圾桶了,他不觉得心疼,我倒觉得心疼。你想想,假如一罐汽水三元钱,那么三分之一的汽水就是一元钱,如果浪费了一万次,就是一万元了,如果把这笔惊人的数目换成资金捐给贫困山区,那该有多好啊!如果继续那样浪费的话,就算国家再富裕,早晚也得坐吃山空的,也会像旧社会一样,甚至更贫穷落后的。难道你们想这样吗!我知道大家都不想,所以,我们要养成节俭的好品质。我深深的懂得了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更要继承这种优良传统。
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清正廉洁”永驻心间,让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个节俭的小学生吧!
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范文锦集 篇11
人们常说,不读书的人只有一种人生,爱读书的人可以有成千上百种人生。读书人跟着书中人物走进一种种独特的人生,品味各色各样的生活。今年的春节比较特殊,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缘故,我一直宅家门看书。每一本书都有它的温度,每一本书都可以温暖我心。在此期间我认真阅读了方华老师写的《做有温度的教育》,并做了详细的笔记,给我的教育道路指明了方向,解决了成长的疑惑。
今天再次翻阅笔记,写下感悟。
非常欣赏书中方老师的三个观点:
1.教己育人
身在教育圈看教育,也深知我们教育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有温度。故而在教书路上不仅仅“教书”更要“育人”。育人先育心,从心灵入手,从方法引导入口,从合作分享开始。育人需要结合德育教育、每周一课少先队活动课团课、每月主题教育活动.......
育人关键在教己。英国学着贝奈特说,唯一真正的教育者就是教育了自己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疫情当前,“教师摇身一变成为主播,家长摇身一变成班主任,学生成为手机之王”,没有一定的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不知不觉间就会与能自主教育的人拉开距离了。这不仅仅说教师要有“教己”的能力,学生也要养成“教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啊。
作为一名教师,非常认同方老师说的一番话:“教己”是要有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要有不断修正、纠错的能力,要有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其次才是要有知识、技能、交流的素养。当然教育工作者还要有主动担当的职业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在育人路上,要清楚认识学生和我们成人一样有喜好、有情绪、有选择、有惰性,且自控力还不如成人。所以,我们除了要对学生讲对错、是非外,还应该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兴趣、喜好等角度来思考教育,教导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方老师说,真正“教己”不是非得学校组织外出培训学习,而是在“八小时之外”自我学习。我们时间花在哪里,我们的着力点在哪,成果就在哪。我们的行动在哪,成长就在哪。优秀教师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不断自我诊断,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而成的。只愿我们都能一路成长。
2.读书联盟
关于读书联盟,真是越看越欣喜,多希望我校的领导也看到这本书,好抱团一起阅读。如果一名老师都不爱阅读,他又如何教会学生阅读?方老师说推进区域阅读是推动全民阅读的基础,只有教育者和青少年真正爱上阅读,对全民阅读的期待才有可能实现。
阅读是一个人内心的独白,是一个人静心的沉思,但阅读也需要同行的鼓励、同伴的分享。我们可以采用静读、闲读、细读、精读和群读、伴读、互读等各种方式,只为坚持阅读。
打造“书香校园”可以参考方老师的“三四式平台”。“三”是指形成三级平台,即县级、片区级和校级阅读平台。“四”是指明确读书联盟的四项目标:一是唤醒与激发联盟成员的读书意识;二是培养教师的读书习惯,培育读书氛围;三是通过阅读提升教师和家长的教育专业素质;四是打造书香校园,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和生态。
在校级阅读平台操作中,鼓励教师和家长一起阅读,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每月一推荐(好书),每双月一互动,每季一诗会(为您读诗),每学期一展示,每半年一论坛,每年一评选(读书人家,最美育人家庭,最美阅读人等),每书一体会(一文一体会,一书一体会,一学习一体会),每活动一交流”等活动,抱团阅读,我相信这样的阅读活动能让学校走得更远更好。抱团阅读,能让教师精神世界更丰富,学校生活更精彩。
推及学生活动,我相信学生看到我们老师如此积极努力读书,他们也会加入我们的“抱团读书”,“书香校园”便指日可待。
3.尊重与接纳
尊重教育。教师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师生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家校之间需要尊重,校社之间需要尊重。有怎样的心态就有怎样的教育观,有怎样的教育观就会教出怎样的人。我们工作者应以真心换家长真情,以热爱工作换工作热情。家校合作才能赢未来,尊重教育、尊重学校、尊重老师,尊重孩子=尊重我们的未来。
接纳教育。教育的真正价值好似给种子浇适量的水、施所需之肥,与阳光、雨露等自然力量一起帮助种子生长。乡村孩子,就像一颗颗种子一样,这些种子良莠不齐,有些发芽较快,成长较快,而有个别种子迟迟不愿意“发芽”,这时候我们要有耐心,给予他适合的水分、空气、阳光,温度,等待他慢慢“出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