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精选校本培训心得体会汇总(精选34篇)

2024-06-18 22:56:41心得体会打印
精选校本培训心得体会汇总(精选34篇) 作为一名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我很荣幸能成为一名附小人,一名齐鲁人。从8月21日开始,为了使我们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工作,并以饱满的热情早日进入角色,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学校领导以讲座,报告,听课,观摩和学习的形式....

  三、网络为教师专业引领提供了有效平台

  强大的网络平台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校要积极建立网络平台,鼓励教师走进网络,构建自己的话语舞台和获取教育教学资源的信息通道。网上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好实现了向专家学习、请教,同专家交流、对话的可能。网上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资源,教师们不用走出家门,就能观摩到大量优秀的课例,吸取丰富和最新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在网络时代,每位教师的成长与网络发展息息相关。教师要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能力,积极利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和网络交流工具,充分地进行网络交流和学习活动,为校本教研开辟新的舞台,促进自身专业更快发展

  四、建立基于网上学习的以校为本的研修平台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体现了当代最伟大、最活跃的生产力。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对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均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巨大优势在学校教育领域已经有了充分的体现。鉴于学校的资源有限,网上学习就成为研修的有效手段。网络为教师自我反思、教师交流、专业引领等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提供了有效平台。

精选校本培训心得体会汇总 篇29

  10月30~11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xx省初中校本研修“引领者”培训,几天的培训学习,虽然辛苦但却受益匪浅。我深切地感受到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校本研修应运而生,并且蓬勃发展!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线教师的呼唤,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坚实阶梯!作为一名教师、教研员,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传承走向创新,从奉献走向发展!教师不再仅仅是春蚕、蜡烛,而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

  这次培训的收获胜过任何一次学习,上课老师的形象深深印在我心里,让我终生难忘!

  忘不了同老师那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上课任务明确、时间分配合理、课堂有计划有步骤、一丝不苟的进行教学。尤其是他的幽默、他小跑步给我们送话筒让大家发言的举动深深地感动着我。他不愧是一位教学的大家。

  有吴积军吴老师他执着的追求令人感动。从淳化县的润镇一直打拼到省教科所,那需要怎样的一种精神啊!多年来他一直孜孜不倦、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创建了xx省5所生态校园之一――润镇中学生态校园。他不懈追求的精神鼓舞着我,他顽强拼搏的力量激励着我。

  我是含着眼泪听完左老师的课。她的事迹感动着我,她的精神鼓舞着我。

  她撇下西安市优越的生活环境,远离都市的繁华,带着六岁的女儿携同丈夫来到了偏僻、边远的安康蒿坪镇。从此,校园里热闹了起来、活动多起来了,学生爱学习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丰富了。那里的孩子第一次吃上了蛋糕、第一次与外面的世界有了联系;他把教育的种子播撒在蒿坪,从此生根、发芽、以致蓬勃发展。它带动了一个学校、一个镇、一个县、一个地区、甚至是我们省的教育教学水平。“千盏烛”多好听的名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为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热、出一份力,那我们的教育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不由的反思着自己,同样是一名教师,左老师带动了一个地区的教育,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可我呢?我能为教育做点什么呢?我如何体现自己人生价值?我该怎么做呢?

  想想,就像左老师说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还是从我的信息课开始吧,从课堂开始,认真地上好每节课,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

  首先,教研从课堂入手。教学即校本研修,我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智慧的过程,即做到一个字“活”。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校本教研的过程。就是在课堂上采取边教边研的形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校本教研更具实效。

  其次,校本研修的资源也是从生活中来的,就如润镇中学从养羊、种苹果树等。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校本研修的资源可以随时随地吸取。

  第三,多听、多评课。在听课的同时作好听课记录,课后及时与授课老师进行反馈并吸取别人课堂的精彩,弥补自己的不足。自己总是设身处地的想着,如果自己在上这堂课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就会思考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些什么细节。

  第四,比如信息技术课,本身就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以学生的探究、发现来引领课堂的教学,在这一点上闫俊老师就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做到了课堂上的一个“活”字,给学生机会去探究、去发现,实现了新课改的目标“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来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第五,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配上音乐录象等,把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利用形象的动画设计,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并加深理解,在采取以上各种教学手段的每节课的教学中,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记录,找出问题的所在,叫做补改吧,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解决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虽然以前每节课后也都写教学反思,但只是流于形式,没有把课上出现的问题真正的记录下来,通过这次的学习、讨论,自己深有启发,对于每节课后,一定写出详细的教学反思,有情景描述、问题分析、对策构想,既要针对教学的闪光点、失误点、困惑点进行反思,使之具有针对性,把反思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注重理性思考,使之具有深刻性,做到课课有反思,形成理论性问题,再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第六,作为一名老师应该要博学求精。就是说在自己的学科知识上要不断的提高水平,还要在其他方面有所涉及。因为现在都在讲学科的整合,那么教师应该要求自己能有渊博的知识,不一定要读的很深,能有些基本的了解就可以了。而且这对我们自己在教学方面也有帮助的。现在的教科书更趋于实用性和时代性。因此,我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水平。

  紧张的一周培训已经结束培训结束,回到学校就应该积极投入到校本研修引领的实践中去,校本研修引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愿为此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精选校本培训心得体会汇总 篇30

  10月11日,李主任给我们全体教师做了关于“管理与思考的形式”讲座。听后备受启发。回想这么多年的班级管理,带给我的是无尽的思考和无止境的学习再学习。这十几年的班级管理,让我渐渐总结出管理的一些方法和捷径,那也就是管理的艺术。“小事情”更能映射出班级管理的境界,我们要学会从一件件小事当中来辨析班级的管理。

  小事情一:班级卫生

  班级卫生管理,是一件小事,但也是一件大事。说它小,是因为它永远也成不了中心工作,永远也成不了重点工作。说它大,是因为它能“以小见大”,是因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从地面的洁净度看,多数班级是很洁净的,有几个班级甚至净到能照出人影,但,也有班级地面散落着很多沙子、纸屑,有几个班级的卫生角堆放着些许杂物。从整齐度看,多数班级能将拖把、扫帚、畚箕摆放整齐,也有班级未将卫生工具摆放当成一件需要考虑的事项,卫生工具摆放东倒西歪。

  其实,卫生到哪里都是一个脸面的问题,这不仅能折射出整个班级的素养,同时能反映出这个班的班主任管理的偏面性。让我们想得再深一些,就会发现一些规律的东西。如果一个教室的卫生环境很差,纸屑成堆,桌椅乱歪,那么即使这位老师经常能在学生面前主动捡纸,也依然养成不好学生爱整洁的素养。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一个人人把天天参与打扫、整理当作习惯的集体,更容易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素养和习惯。我便是朝着这样的境界而努力!

  小事情二:晨读纪律

  晨读一直是个令人关注的事情,新学期一个月了,仍有的班级晨读纪律“乱”,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早晨到校的人陆陆续续,到了教室有找作业的、有交作业的,有收作业的,有朗读的各种行为和声音掺在一起甚是“壮观”,怎能不一个“乱”字了得。而我所带的班级这一点几乎不用担心,就连本级部的老师们也夸我们班级学生真是懂事,老师不在教室也能安静地坐在位上参与晨读,即便交作业也是静悄悄的。(嘿嘿,但是班级的声音不够干脆和响亮,这点还需强化训练)我的秘诀就是,告诉他们:早晨来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把各种作业一次性拿出来交齐,为了节省找作业的时间,建议头天晚上就把要交的作业放在包里最上面,这样便极大地消除了“乱”“杂”的局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