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家长(精选31篇)
尊师是关键。老师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系统教育的主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孩子们幸福的缔造者,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对于我来讲体会很深,我的孩子处在单亲家庭中,尊师敬亲的感情较薄弱,学业基础不够稳定,但是他的老师注入了大量的真诚爱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千方百计、苦口婆心地强化学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体都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弥补了我们家庭教育的不足,这样的老师倍受我、孩子和社会的尊敬,那么这样的“园丁”培养出来的花朵无疑会更加鲜艳。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家长 篇24
“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 20xx年11月3日一群“钟灵毓秀”的安阳幼专人和来自河南四个地区的幼儿教师们集聚在国培的课堂,在通过一周的家庭教育系统培训,结合个人生活中工作中对子女、对班上孩子的教育方式,深刻认识到了国家、河南省教育厅,在安阳幼专举行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很是及时,非常必要,使我们老师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同时更感到内疚,现针对本次学习谈如下感想:
一、内容丰富
几天的学习是这样的紧凑而精彩纷呈现,有专家报告,有自我反思,有学习检测,有网上教学,真的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专家中有等这些全国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方面一流的顶级人物,他们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师生互动、现场答疑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我们每位学员——未来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上了生动翔实难忘的一节节课,对我们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给予了有益的培训和精心的指导,使我们对家庭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个工作更充满了信心。学习结束还进行了成果展示,既检验了学习效果,又对学习过程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二、思想上的变化
不论是作为教师身份还是家长身份,以前给孩子教育,都是根据以前老的传统方式和语言,不讲究技巧性和与孩子的沟通,通过专家老师的授课,学习了家庭教育的方式和作为家长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应不断学习、保持良好心态、尊重学习的规律,我们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进一步讲,我们的思维方式应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而为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培养感情,与孩子平等的交流,对待孩子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我们作为家长、作为老师应予以积极向上引导的`教育方式。专家老师的课程,让我们家长从思想上内心里愿意接受他们的教育理念,结合以前和孩子沟通出现的错误,及时地起到了纠正的作用。
三、行动上的变化
家长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自己!作为一名老师同时我也是一位家长,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提升,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无数困惑和迷茫的家庭,传以他们科学的、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我感到,做一名教师,要学的很多,要做的事是很多的,但首先要从自己的家庭教育改变起来,要真正的和谐幸福起来!成长,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最关键还是要将自己从前从事多年教育工作实践中那些零碎的经验真正化零为整,真正赋予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的实战灵魂;让自己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实处,做得扎实、到位,真正帮助到每个需要的人和家庭。
由于工作关系和自己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较少,与孩子谈话、思想的交流、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的话语均没有引起重视,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老师的授课,感觉到以前我们做的非常不够,且思想上认识严重错误,为此,为了弥补对孩子以前失去的关爱,纠正错误的教育方式,每天给孩子一个小时的思想沟通,或谈思想、或谈学习、或谈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或陪孩子玩、一起看电视,给孩子做饭,付出父母之爱,从而为与孩子心与心的接近,潜移默化地使家庭的氛围更浓厚、更和谐,家长与孩子之间更容易沟通,孩子有了事情,就很愿意给我谈,还谈学习、谈论自己一些事情的看法,为构建和谐家庭,孩子更好的学习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要教育好别人的孩子,首先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有足够的说服力去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家长 篇25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他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完。”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在平时必须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比如写作业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边做边玩;自己的作业自己检查,自己对自己负责,家长不得当老师;家长必须注重错题原因分析,不得只盯着分数。这样,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好的学习习惯,可事半功倍。
二、讲究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
作为家长应放下架子,和孩子交朋友,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主体,和孩子交流尽量低下身子,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的语言。多用“我们”,少用“你应该”等等,即使是批评,要让孩子能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因为孩子的心灵很脆弱,如果家长经常教训孩子,势必使孩子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不敢亲近你,同时还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爱听你的话,就连学校也怕去了。
三、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
作为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家长言语要文明举止要得体。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孩子成长影响深远。当然,对于孩子我们要有极大的忍耐力和足够的耐心对待孩子。切莫在工作中遭遇到的烦恼时,把孩子当成发泄桶,作为家长是不能乱发脾气的,只能是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温柔的说一声“你再这样,我真的生气了”,然后还是耐心地引导,说服。
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做为家长要想方设法善于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动、贪玩,但是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他才会真正认真去学,认真去做,自觉去做。对不感兴趣的事,他们死活都不愿去做,赶鸭子上架在孩子们身上行不通。只有善于引导孩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愉快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游戏等,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真正的做到“乐学”。
总之,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我们要学会用心去与孩子们交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家长 篇26
南宋时期大学问家朱熹所作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意是说,方方正正的池塘就象一面明亮的镜子,天光云影、湖光山色倒映其中,景物清晰可见,这都是因为有源头清澈的活水。思想源头的活水是什么?就是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会获取新知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确实是一本很好的教育书籍。书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深:"只有不懂教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现就对《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学习情况谈几点体会:
当今社会的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很难去做,因为现在是竞争的社会,作为父母总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家的孩子。我们这一代父母是"小皇帝"的父母。多少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倾注了半生心血。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指望孩子成龙成风。只要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当父母的就脸面生辉,无尚光荣。但孩子怎样才能"出人头地",怎样才能让孩子成才,也使当父母的非常头痛。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把他送到学校接受教育,父母似乎省心了。当父母的只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等等。其实这只是对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一种教条的说教。事实上孩子需要接受的不只是文化知识的教育,素质教育更不容忽视。教育孩子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应该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在这一点上,《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介绍了许多家庭教育的成功范例,范例中介绍的父母教育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教育孩子充满爱心,关爱他人,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天空,让孩子自己走向成功。今天我给孩子去开家长会,相比之下,我发现自己是一名不合格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自己认为,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我们当父母的就"称职"了。去年10月份开展“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以来,濮阳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让我感到充实了。在充实的同时却与孩子的沟通少了。在此,我特别感谢孩子的母亲和他的姥姥,一直细心照顾着孩子。我以后要多挤点时间来陪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