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感悟(通用30篇)

2024-04-01 21:40:48心得体会打印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感悟(通用30篇) 上周四,儿子所在的小学组织了一场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了北京关工委的专家讲课,虽然讲座时间并不长,但我受益匪浅,有几点体会:一、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好家长胜过好老师。....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的重要,渐渐感受到了自己肩头责任的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重视并切实抓好家庭教育工作,承担起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应有的职责和义务,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而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台阶.

  嘉定江桥镇民办庆宁小学教师

  20xx年3月23日

  孙明月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感悟 篇13

  自从孩子开始读小学后,在与老师、孩子的互动过程中,越发觉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今家教类书籍读了约20本以上,但是在实际的应用时,仍然会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幸运的是每年老师推荐的《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会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成一个个小单元,通过一个个案例来解读,在读了两卷后有以下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先通读目录,把目录中自已最感兴趣的专题内容读一遍,然后在通读两遍以上。最后针对一些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展开阅读,例如在书中看到晓北妈妈、梁小桥、董进宇、桐桐妈的文章后,感觉他们提出的案例或文章对自己十分有用,就去找一些他们的书籍或文章扩展阅读。

  二、书中每页的下端都印着“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意味着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根本是家长的问题,家长要不断的学习如何教孩子如何爱孩子,而不是自己不停的在唠叨中告诉孩子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

  三、常常在心里对孩子说:“宝贝,妈妈真的很爱你呀”,可是该怎样表达这种爱呢?我会爱她吗?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可是表达爱的方式不对,往往会造成非常可怕的结果。不停的唠叨,不厌其烦的训斥,忽略孩子独立的人格和自尊,把小人当作是玩具或是父母可以随意支配的木偶,只是希望她能够按照大人设计好的路线行走,那样做的后果是孩子离父母心中的期望只会越来越远。时常问问自己:“我真的会爱孩子吗?我有没有带着功利心去培养她,教育她,爱护她呢?”自问后,一定要义无反顾地永远的无条件的爱孩子。

  四、孩子入小学前一直由外婆照顾,这也是我至今非常后悔的事情。孩子到了入学年龄时,有些习惯已经养成,想要改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耐心与努力。在朝夕相处中作父母的要细心观察,发现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时,及时指出来,给她一些指导性的意见,而不是让她一直错下去。当然指导的方式不是训斥,而是以发现问题为主,然后在沟通中给一些指导的意见,而不是直接告诉她应该怎样改正。

  五、让孩子快乐学习比逼孩子学习效果要好。试想一下,孩子到这个世界上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她永远无法一口气学会所有的知识,因此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非常重要。不论考试成绩如何,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身边不断的鼓励,不断的加油,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急功近利。在书中一个一个案例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努力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陪伴孩子成长。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感悟 篇14

  家庭教育现代化更是一项长期的、更具现实意义的实验课题。做好家庭教育现代化工作,对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事业和我们整个民族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很长远的意义。作为兴隆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我们很庆幸给孩子选择了一所好的幼儿园,这个“好”,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幼儿园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学校推出的一些新举措,举行的一些家庭教育讲座,成立的家长委员会等等,都有效地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把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教育实现了无缝隙对接。学校能更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教育,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生活在物质优裕、信息媒介多样化、家长倍加呵护的环境中,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五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层出不穷,这就为如何更好地教育现在的孩子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在育儿问题上也是摸索着前进,有成功的小喜悦,也有许多的困惑。但是我们一直坚持多学习,多总结。尊重孩子,关注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在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方面做出努力。现将几点在教育孩子中的心得体会列举一二,仅供学校领导参考。

  一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性格,与孩子共同快乐成长。

  我们女儿四岁了,她开朗活泼,乖巧听话。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她,有些事情会和她商量,不允许做的事情会告诉她原因。不轻易给孩子许诺,但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实在因为特殊原因做不到的,就提前给她道歉,并给她说明原因。我们还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她的自信心,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引导她对弱者等有同情心。有些事情,当她做不到或是做不好时,她总会很烦躁和失落,这时候,我们就会用语言鼓励她,给她一些提示或帮助,和她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当她做完的时候,我们会对她说:“你真棒!”如果有些事情,的确不是她这个年龄能做到的,我们会对她说:“宝贝,你现在太小了,等你再长大一点,你肯定能做的很好。爸爸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真不如你做的好呢。”这样,她的自信心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独生子女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缺少玩伴,我们就经常鼓励她主动去结识别的小朋友,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和朋友们分享。引导她在和同伴们玩的时候,学会照顾别人。比如,有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时,就告诉女儿,“你现在是小主人了,小朋友们来咱们家玩,你要好好照顾他们,这样他们才喜欢和你交朋友。”如果她做的好,就及时表扬她,这样,下一次有小朋友来家时,女儿已经能做一个很好的小主人了。

  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个让我们头疼的问题是“隔代亲”。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那种无原则的疼爱在女儿一二岁性格养成的时期曾让我们很无奈。有些你给孩子立好的规矩在他们长辈那里往往就形同虚设了,但是为了家庭和谐,我们不会当着老人批评她,时间长了,孩子有老人在的时候和单独与父母在一起时,就有所差别。有老人在时,就任性一些,和父母一起时,就乖的多。这种情况让我们颇为头疼了一段时间,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父母在老人不在场的时候多和孩子讲道理,上学后和老人不像以前一样时时在一起,情况也就好了许多。在和老人一起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父母的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这点是孩子自己会去模仿和习惯养成的。女儿三岁时,吃东西就习惯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然后自己才吃。我们相信这就是长期习惯养成的好效果。

  孩子是家中被呵护的对象。往往为别人考虑的少。我们就在日常生活中刻意提醒她。让她帮忙做一些小事,比如,帮妈妈叠衣服之类的事情,她乐意去做,而我们会在她做完之后对她说:“谢谢你帮我的忙。我真高兴。幸亏你帮助我,要不我还得做很长时间,你真棒!”家人有些不太舒服时,我们会让她去问候,帮助拿药片等。养成她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好习惯。成果是去年她去看望一位生病的老人时,会主动帮助病人盖被子,并关切地问候。得到大家的称赞,我们相信这种称赞会更好地促进她关心别人的的良好习惯养成。

  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遵守社会公德,与孩子共同健康成长。

  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一直注重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她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尽量让她自己做,然后对她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赞美。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她就愿意去做。比如,她玩完之后,让她把玩具收拾好。让她自己洗脸、刷牙,自己上厕所等等。看电视电脑时,给她规定好时间。“再看十分钟电脑,然后帮我把电脑关上,咱们好睡觉。我看茹茹能不能做到?”刚开始孩子肯定有一些不乐意。但是说过的事情,就一定严格执行,就算她有些情绪,我们也故意忽略,用别的事情转移她的注意力。几次之后,她就会在规定的时间到了时,自己关了电脑。

  人是群体动物,孩子最终要走上社会。对于社会规范的理解和学习,也是行为习惯的一部分。我们就从小事儿影响她。让她帮助爸爸看着红绿灯,“监督”爸爸不闯红灯。她乐于这种工作。也能在这种工作中养成自己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让她知道要同情和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给她钱让她去放在乞讨者面前的碗中,告诉她,她帮助了他们。我们还和她订下约定,不在路上乱扔垃圾,大家互相监督,孩子在这种类似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学习了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

  三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现并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