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通用32篇)
国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身份。“祖国”二字,让多少人心中涌动激情,让多少人眼里泛起泪花,让多少人血管奔腾热血。司马迁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孙中山说,做人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倡导爱国主义、表达爱国热情是一门必修课。可以说,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中国成其为中国,正在于有千千万万中国人生于斯、长于斯,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深沉的爱国主义、浓厚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民族心,铸就民族魂。犹记1935年,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3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其言谆谆,其意切切,正在于要振奋起师生的爱国斗志。这3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走出流血牺牲、生死考验的语境,走出神州陆沉、存亡绝续的背景,仍然需要我们一代一代这样问下去、答下去,才能为“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提供最深厚的底气、最有力的支撑。
新一代的青年,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岁月,亲历了中国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对时代进步有着深切的体会,对国家发展有着强烈的认同。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不喜欢板起脸的说教,也不接受单向度的灌输,但他们从未拒绝崇高、绝非排斥意义。20__年,有100多万名大学生应征报名入伍,1994年出生的北大女生宋玺参与亚丁湾护航的事迹,更是赢得无数点赞。他们让人看到,当代青年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也敢于表达、勇于行动。面对这生机勃勃的一代,更需以共鸣、共情激荡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对话、沟通引导他们的爱国行动,让他们在与祖国共奋进中,书写下最动人的青春故事。
然而,近年来,虚无历史的态度、诋毁英雄的谣言、矮化精神的观点,种.种不良思想、奇谈怪论沉渣泛起,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一些挑战。这也警示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要把爱国主义贯穿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当前,有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流于形式、显得僵化,存在千篇一律、泛泛而谈的问题,也存在填鸭灌输、互动不足的问题。爱国主义教育要讲好爱国故事,需在情真意切、引人入胜上下功夫,在提高内容质量、教育实效上花力气,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家庭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 篇11
年轻就是未来,年轻就是希望,不管什么时候,我们始终都要从基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如果没有爱国爱岗热情、没有社会担当,如何与百姓交流,如何与百姓沟通,不知道百姓的需求的社区干部怎么可能是一个好干部,年轻社区干部不能高高在上,享受当官的感觉,要始终摆正心态,要沉下心来多走基层,多了解实事,要多做群众工作,多积极主动,不要遇到问题不思进取,或者半途而废,下基层办事要不耻下问,虚心讨教,要实事求是地为老百姓争取最大利益,不能应付了事,要真心对待,不能推诿,要坦诚接待,不能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稳中求进。
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只有满怀爱国热情,深入基层心怀赤诚,才能真切体会到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才能真正了解基层最真实的情况和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才能增强对人民群众的身后感情,才能更好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才能在锤炼自我的过程中服务民生、改善民生。
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只有做一个爱国主义的青年,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家庭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 篇1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情怀即是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人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也是奋斗出来的,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作为新时代一名平凡的青年,可能我们没有黄大年、钟扬一样将一生献给科学研究的决心,拥有不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但是我们可以怀有奋力拼搏,赶超自我的志向。
新时代是学习者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做一名善于学习、积极作为、奋发向上的爱国主义者。不学习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面对新时代严峻的形势,我们要集中精力,潜下心来勤学善思,才能在理论水平上有提高,党性修养上有提升,专业能力上有突破,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新时代是担当者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必须信念坚定,做一名争先进、敢担当的爱国主义者。一个党员就是一根标杆,一面旗帜,将党员身份亮出来,亮出承诺,亮出责任,亮出目标和任务,持着“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爱国情怀,将我们的热血洒在基层,将我们的爱心为民系,以敢干实干的作风,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做老实事,当老实人,才能使组织放心,群众满意。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每个人要树立牢固爱国主义奋斗精神,善于学习,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做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同时,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以敢于奉献的忠诚态度,不折不扣的担当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引领者,不断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发展。
家庭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 篇1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中央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尤其是大学生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的本质有很多,就我们大学生来说,好好学习,争做社会的贡献者,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意识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意识,树立民族自尊与自信。
当然,爱国不一定非得做轰轰烈烈的大事,我们也可以通过小事来提现,爱国之心也有小爱,比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敬长辈;也可以爱人民、爱党、爱国。我们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强大了,祖国才能强大;爱国的先辈为我们做出榜样,如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战精神、长征精神。这些精神体现了爱国先辈们为自己的祖国而奉了己一生的传奇事迹;而我们应该好好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份力量;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祖国而贡献力量。
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做一个合格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家庭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 篇14
爱国主义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秉承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各项综合素质,自觉将个人的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努力,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家庭爱国主义教育心得体会 篇15
爱国主义的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自信心的源泉,爱国这个话题永不过时!10月26日由刘老师主讲的“弘扬爱国主义建功立业新时代”的主题讲座,旨在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忠诚意识和责任意识。
老师围绕“爱国”为中心进行解读,对同学们讲到:“在大学的生涯里,要建立起自己的人格高度;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主动承担责任和使命;要将爱国主义融于内心,提高个人道德素养。”
爱国,是在利益面前的舍身取义。高墙铁壁内,一位头发凌乱,面带忧虑的人在仰天长叹;面对落入敌手的大宋江山,面对支离破碎的河山草木,面对颠沛流离的大宋百姓,他无可奈何;面对元军的多次劝降,面对元世祖的亲自许诺,他斩钉截铁,这是他能做的,纵然是高官厚禄,纵然是锦衣玉食,他仍然会选择与国家共存亡,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爱国,是在民族面前的血荐轩辕。京城菜市口,一位正义凛然,昂首挺胸的人仰天长啸:“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面对日益衰落的中华民族,面对水深火热的无辜百姓,他毅然走上变法的道路,但同时也选择了死亡,走上这条路,注定了这一天将会来临,他泰然自若:“我愿成为第一个为变法图强而牺牲的人。”他为国富民强,甘愿献身的精神将彪炳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