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教师终身修养读书心得(通用30篇)

2024-09-05 03:22:36心得体会打印
教师终身修养读书心得(通用30篇) 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本厚厚的《爱心与教育》读完了。读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这本书不是一本普通的文集,而是内在有着严密逻辑联系的教师阅读图谱。合上书本,我的脑海里,蹦出了几行字:

  一、这是一本教师阅读图谱

  师离不开阅读,读什么书很重要。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说不上走弯路,但确实存在某个阶段阅读内容缺失现象。《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涵盖了教师需要阅读的不同类别的好书。每个专辑里的选书作者都是精心挑选的,比如在“教学即创造”中,作者选取了名家于永正的《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我的为师之道》。于老师是大家公认的当代教学名家,他的课堂如行云流水,与学生互动亲切自然,于自然出显功夫,学生学得开心也学得扎实。作者从于老师书中提炼出“自己先变成孩子”的学生观、“遵循教育规律”的教学观、“要时刻以身示范”的为师观。没有说教,道理自然深入人心。再如《教室里的电影院》是课程开发层面的,《教室怎样与学生说话》是师生沟通层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教学》是教学方式层面的……多角度阐释了“教学即创造”的现代教学观。

  在这个书籍浩如烟海的时代,读一些根本书籍是捷径也是正道。教师如果有心,认真阅读每一辑的书目,犹如一张教师阅读图谱,若能按图索骥读上几本,围绕对应主题,思考相关问题,相信一定收获多多。

  二、这是一本阅读方法指南

  看书,人人都行,但是阅读,并不是人人都会。当然,这里除却休闲式的随性阅读。教师阅读专业类书籍,有时因为获取信息比较观点,只需浏览,但更多时候是需要细心阅读的。常生龙先生的阅读态度是严谨的,作为他的博客粉丝,读过他几百篇读后感,每一篇读后感都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我受益良多。

  常局长阅读面很广,视野开阔,每篇读后感都是经由他对所读书阅读“消化”后酿出的阅读蜜糖。他的这种阅读态度和阅读方法对一线教师而言,无疑是一本方法指南。

  翻阅《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里所介绍到的书籍,很多书籍我也读过,但如常局这样认真写读后感却很少,更别说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了。

  有人说:“每个人总是阅读中找回自己。”常局长这种从阅读中生发个人观点,旁征博引引发多种论点的阅读方式,尤其是在这个阅读泛化、网络阅读盛行的时代,能静心每周认真阅读一本纸质书,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方法指导。

  三、这是一本专业指导手册

  回看本书五辑小标题,其实每个标题都指向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所应具备的教育视野:“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虽然有些观点不是常局首次提出,但以小专辑图书书评组合起来阐释,让这些根本性理论变得“亲切可感”,是专业导向,也是专业指导。

  拿“理论即支点”这部分来讲,本专辑涉及的作者都是中外名家,单读名家如陶行知、蒙台梭利的著作,我们也会有收获。但是经由作者这样一编辑组合,“为了孩子的自我发展”、“儿童是成人之父”、“课堂改变,学生就会改变”、“占据未来制高点需具备的五种能力”……这些标题之下,多是作者深入浅出对经典著作的解读。这对教师把握教育原则,是引领,更是感召。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自有自己的独特感悟。这是我的感悟,是我的收获,满满的。很幸运地与《读书是最好的修行》一书及书作者的相遇,如在茫茫书海中,看见了一盏温暖的航标灯,照亮我前方漫漫修行路。

  让我们都捧起书来,汲取越来越多的知识营养,获取越来越多的精神财富;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热爱读书的人,知识不会老化,善于读书的人,才思不会枯竭。

  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工作而遮掩了的心扉。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

教师终身修养读书心得 篇7

  《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元祥的著作,本书主要透过“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三大方面阐述了教师就应不断完善的20项修炼。所谓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的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本书的一大亮点就是作者率先提出了“教育人生”这一术语。“教育人生”就是要求教育中的人和教育相关的人,个性是教师自己,不再把教育仅仅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看待,来处理,而是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灵动,要用目标去激励学生,用活力去感染学生,用激情去感动学生,用美德去感化学生,用创新去吸引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用文化去丰富学生用良知去引导学生;“教育人生”需要感动,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感动未来;“教育人生”需要理想,更需要信念,要有追求卓越、反对平庸的理想和信念,要有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良好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还需要职责,需要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

  本书作者从三大方面作了详细地阐述,有“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等三方面的资料。其中“修炼教师形象”共有8项资料,有“教师的服饰——服饰是信任的外衣,有调查研究证明60%的人认为得体漂亮的服装能够增加自信;教师的微笑——身体的教育好处,我们何不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对同事多一点微笑,对家长对一点微笑呢;教师的语言——沟通无限,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的习惯——习惯成就人生,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需要改良与更新、发展和进步;教师的宽容——用德性育人,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教师的智慧——成为一个大智的人,教师工作是充满创造的劳动;教师的情感——做一个多情善感的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书的第二部分“精炼教师生活”,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君子之乐”。乐从何来呢从有魅力的教育中来。教育是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种人生的样式;教育就是教师的专业生活。因为,教师的成就感来源于教育,教师的幸福体验产生于教育。精炼教师的专业生活,乃教师修炼必需。教师要学会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要透过阅读来拯救自己,要学会表达教育生活体验,要反思教育生活,要追求成就体验,要学会释放压力,要从教育中寻找快乐,要珍爱身体,要真正成为人师。

  教师的规划——自主思考并规划教育人生,缺少生涯规划的教师,极容易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教师的阅读——所谓阅读就是过一种阅读的生活,因为阅读不只是去读,更重要的是自我觉醒。无论我们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透过阅读来开拓胸襟,拓展思路,都能够用阅读来拯救自己。教师的研究——专业发展必经之路,“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一种境界。教师的写作——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写作即教育生活体验的表达,务必写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而且要写得真确、诚恳才成。

  教师的反思——新型教师的必备潜力,盲目的反思不可能有什么好的启发,教师反思的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资料,一是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所谓理念就是理想和信念,就是理论和观念。理想地说,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就应建立在必须理念基础之上,所谓有理念就是对自己的策略选取和行为方式能够清晰地进行理念解释和行为描述,能够进行“为什么”的阐释。二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理念的形式,观点是理念的资料,思维方式是支配行动的重要因素,我们怎样思维,就会怎样行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常用的反思主要是总结性反思,总结,其实是一个将零散的、过程性的点点滴滴进行整理的过程,是将其系统化的过程,总结其实就是一种反思的过程;总结是反思的起点,总结过去的经历和经验、感想和感悟,就是反思的开始。

  教师的幸福——体悟教育之美,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要始终持续健康的生活方式,每一天对着镜子朝自己笑一笑,每年做一次体检,每月听一场音乐会,每周唱一首歌,每一天多喝一杯绿茶或酸奶,每小时伸伸胳膊踢踢腿,每分钟都持续乐观阳光的心态!教师的健康属于自己,也属于教育!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仁爱与豁达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反思与研究中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