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研修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简短(通用33篇)
在班主任培训过程中,我聆听了众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通过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培训中,我阅读了大量的先进材料和记录了一些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教师来讲,是一个大的挑战,在新课改的今天,对我们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我们要上好每一堂课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我们的远程研修平台应该一直开放,让我们随时都能和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程远程研修改变了专家在台上讲,我们在台下听的教学模式,以网络教研为主,可以把帖发到网上,与同行交流。这是真正的学员自主学习,既有团队合作又有专家点评的培训活动。我感到这次培训活动不空洞,是一次既经济又有实效的培训活动,我们真的可以与课改专家面对面的交流,获取最新的教改信息和最优的教学方式。
10号下午周局给大家做了四个小时的关于《改变心智模式,做最有价值的教师》报告,期间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四个小时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每次聆听周局的报告,都让我触动,周局的视角,观点都非常的深入、细致、而且分析的也深入人心,给人以鼓舞。
作为一线的教师,周局给我们指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如何做一个最优秀的教师?
1、要能播撒希望。
2、要有迷人的个性。
3、要有超强的学习力。
4、要热忱魔力无法挡。
5、要能享受工作和生活。
如果一个教师能做到这五点,他不想做优秀教师都难。
周局的一句话“只有放弃,没有失败”让我思考了很多,的确,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还是其他行业的人,也不管做什么样的事,只要你不放弃,就有成功的希望。
所以,让我们一起改变心智模式,不放弃,做一个有价值的教师吧!
教师研修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简短 篇10
南乐小学“E环境”下校本研修活动计划
一、提出背景
鉴于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发展已从信息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阶段转向应用创新阶段,应用成为突破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的关键;鉴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鉴于我校教师自身研修的需要以及以往教研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特制订本计划。
二、指导思想
1.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需要;
2.让教师在网络中学会共享、合作、互助;
3.解决教师研修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更好的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更好的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为教学改革服务;
5.创立学校教研的`新模式,为龙游教育服务;
6.更好的宣传学校的教研,宣传学校的教育,宣传龙游的教育,让广大家长走进我们的教学,打破“圣人形象”,更好的让社会各界理解教育,支持教育。
7.让网络拓宽教师校本研修的渠道。
三、工作安排
1.改版“南小社区”为“南小研修网”,主要板块设置:(9月10日前完成)
板块 子板块 版主 内容 是否 审核 考核 科室 形式
2.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由信息组负责,内部分工,建立培训计划和记录本。于9月20日前完成。
培训内容:网站的架构、网站的维护、版主的操作程序、网络安全维护、发帖方法介绍
四、考核细则
为加强校本研修工作,推进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前沿的教学理念,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形成一支有合力、会创新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本考核细则:
考核对象:40周岁以下的在职教师
考核内容:
(1)必须进行网络研修网的培训工作,以签名表为依据,一次缺席扣2分。
(2)本学科组的“你上我评”公开课研修活动,40周岁以下的老师要进行网络评课,一次没有参加扣2分。
(3)每位教师每月在“理论学习”栏目学习相关主题的理论知识,并撰写1篇读书笔记,而后在“教海拾贝”栏目发表相关主题的网络文摘4篇,未完成一篇扣2分。
(4)每位教师每月在“教学随笔”中发表教学随笔一篇,未完成者扣2分,每学期必须有15节以上的听课笔记。
(5)每位教师每2月在“案例叙事”中发表案例或教育叙事1篇,未完成者扣2分。
(6)每位教师每2月在“教研动态”中发表教改动态一篇,内容可以是本校的,可以是其他各地的做法。未完成者扣2分。
(7)语文教师每学期必须在 “教师文艺”栏目完成下水文1篇,未完成者扣3分;3-6年级语文教师要每月在“学生作品”中指导学生发表文章1篇,未完成者扣2分。期末以语文教研组为单位,评选优秀学生作文。
(8)要求教师自己原创的作品如果发现是抄袭之作,本月考核不及格,扣除10分。
(9)教研组长为考核的主体,负责本组的考核和业务指导。组内校本研修作业完成情况作为期末考核重要依据之一。被评为优秀教研组的学校予以嘉奖。
(10)课题组组长负责与组员一起完成: 1份课题研究学期计划 ,1堂课题研究实践课教案,1份课题阶段总结,1篇围绕课题的论文。未完成1项扣2分(以上活动可与校本教研相结合) 本考核细则提请全体教师讨论通过后执行。
教师研修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简短 篇11
2x年9月28日至30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z市第二届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来不及欣赏沂河的美景,午饭后就立即赶往会场。稍作休息,沂河实验学校的的赵艳华老师便出场了,她执教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中赵老师采用老课新上的方法,通过对帕斯卡的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质疑,引导学生经历了“量、拼、算”的过程,同时渗透了转化的思想。赵老师创新的设计思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探究的科学精神。
接下来于科长做了一个讲座,她首先介绍了本次的活动的日程安排和与会的老师,接下来回顾了第一届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习历程,在回顾的过程中讲了很多今后需要研究的内容,例如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进行草根式的研究等内容,让与会老师深受启发。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于科长为鼓励本次讲课的老师,每一次都适时的在QQ上留言,如“借人之智,成就自己”,如“让课堂拥有让人过目不忘的记忆”等等,在世风日下的今天,这种人文的精神确实让人心生感动。缘于本次研修的主题是:同研究,共成长,因此本次活动还有一个“戏眼”:于科长为每位老师发了一张评价条,评价条上写有一位骨干老师的名字,抽到谁就在研修的这几天默默地观察谁,会议结束时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个“戏眼”不仅让每位老师感到背后有人在默默的观察、鼓励你,还可以实现自我约束。接下来的两天会发生怎样的精彩呢?期待着。
第二天早饭结束后就开始了紧张的听评课活动。截止到下午一共听了7节课。
纵观7节课,各有特点,例如z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设计巧妙,引导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步步自然和谐,水到渠成;z老师上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十分大气,整节课可以说是着眼于数学的整体,立足于学生的个体,为学生后续知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z老师看似不经意的每一个问题,其实都是别具匠心的:深化对数对的认识,渗透坐标系的知识,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三维空间......是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润物无声;
z老师执教的《长方形的面积》很好的实现了问题、探究、过程的有机结合,古语说得好:“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韩老师在课中围绕两个问题“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如果我们每位老师的课都象韩老师那样不断的把求知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那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一定充满魅力;
z老师执教的《饮食与健康》是一节综合应用课,我很佩服她的勇气,类似该课型的课,很少人问津,而她却勇于实现自我挑战,并且挑战出了智慧的火花。她的教学流程犹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细细体味,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层层递进,落实有效,让学生经历了数据的调查、整理、分析的过程;
z老师是一位很幽默机智的老师,他执教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在摸球活动中经历了猜测、验证、结论、推测的过程,感悟到可能性的大小和数量有关。学生在张老师的课中精神是愉悦的,而思维却是高度紧张、极其活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