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学习心得(精选35篇)
开发习题资源。习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很大的比重,如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习题资源,开发习题的育人价值是“用教材教”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习题蕴含有知识功能、教育功能和评价功能。在数学教学中,解答习题本身并不是目的。学生一旦开始解题,他就接受着一种思想的训练,从技能、思维、智力、非智力等各方面塑造自己。新教材的习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对数学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编排上注重利用实际情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要有习题资源的意识,将教材中的习题拓展为一个个值得学生探究的数学问题,以利于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让习题增值。
教师业务学习心得 篇12
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不好之分,“学困生”之所以“落后”,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学困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经过这次师德师风学习周,我受益良多;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学校只有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教师业务学习心得 篇13
到底应该怎样备课?
教学设计所倡导的备课程序是:
①备学生 ②备任务 ③备目标 ④备检测 ⑤备过程
●备 学 生
1、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
2、学习需要=现有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
3、需要分析考虑:有没有差距、有多大差距
4、需要评估考虑:对满足需要的轻重缓急作出排序与筛选
5、备学生包括:
1)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预备状态或先决条件(现有状态如何,有没有“进入”的障碍)
2)了解学生对目标状态是否有所涉猎、娴熟于心或是一无所知
3)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时间精力投入的可能性)
4)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学习习惯、方法、策略及风格)
备学生的手段
·课堂观察
·批改回家作业或课后练习
·与班主任、其他课任教师交换意见
·专项测试
·谈话与问卷
·信息并非多多益善,够用即可
备学生要注意的是:
·不局限于预备知能或年龄特征
·学生情况必需好好利用,作为后续教学决策的主要依据
·学生信息必须反映在课时计划中
●备任务
任务的性质
·难点——学科逻辑与心理(意义)逻辑的关系。年龄越小,越是缺乏旧经验支撑,心理逻辑越优先。
·难点实际上同“熟悉度”与“新颖度”有关。
·重点——相对优先满足的学习需要(目标);相对较高层次的学习需要(目标)。
·重点必须落在全部目标之内,而不在目标之外任务的类型
●备 目 标
·教学具体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究竟能够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业行为
·教学具体目标不能用来表示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
·教学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检测、可操作的句子来陈述
·目标应主要来自于任务分析
●备 检 测
·以往检测的缺陷:
检测项目不完全是根据教学具体目标来确定,准备检测的时间大多临近教学结束的时候。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往我们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好与坏都是在教学即将结束时,即下课前、单元后或者期中、期末等,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检测应该贯穿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
·教学设计要求备检测:
检测项目与教学具体目标有一一对应关系,检测样本项目应在教学开始前拟订相对较高层次的学习需要(目标)。
●备 过 程
·课时——重新明确一下这个概念,规定时空内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单位容量
·教学内容——应该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做到:托收、换序、增减、整合、新选或新编
·教学策略——注意协调好发现策略与接受策略的关系
教学方法、媒体、组织形式选择
合理选择、优化组合、适当转换
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区别使用
重在互动、促进学生、师生交往
·教学行为安排:
即事先大体上确定了一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如何具体执行。
·表达方式有:叙述式、表格式、流程图式
教师业务学习心得 篇14
暑期远程教师培训,每位教师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学习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本次培训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陈旧僵化的理念,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培训是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通过学习,让我茅塞顿开。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我们的课堂变革与学校变革,都与社会变革血脉相连。通过学习,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转换。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
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