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得体会合集(精选30篇)
此外,教研主任组织我们一起针对《疫情期间,如何开展教研工作》,探讨疫情期间如何有效的开展《停课不停学》的家园共育活动。对此,我们制定出方案、计划,在我们每天详细的活动指导下,“居家式”的亲子活动得到了有效开展。
另外,园领导还组织我们学习了有关幼儿园开学前、后的卫生保健管理。通过学习心得如下:
1.首先从自身出发,在开学之前,做好防护,减少出门,做好家里的消毒工作,每天按时上报健康状况。
2.每天按时发布“掌通家园”上的活动指导,有效引导幼儿在家的亲子活动;按时提醒家长按照要求打卡,并要求家长打卡内容具体到每位家庭成员。
3.开学前:
①要严格排查幼儿身体健康状况及其家属有无到过或经停疫情高发地区旅行史或居住史或者有密切接触者(包括所有外出的幼儿开学时返回),需居家隔离满14天无症状才可以入园。
②听从领导指示,认真、彻底做好班级和园所的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工作
③积极参与、认真完成幼儿园组织的相关培训、演练。
4.开学后:
①做好室内通风工作,一天不少于3次的通风,即早上幼儿入园前、早操、户外活动时、午餐后、下午户外活动时,每次至少保证半小时,尽量采取持续通风的方式。
②做好卫生清洁、预防性消毒,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墙面、教玩具等这些经常触摸到的地方要用84擦拭消毒;地面可以用84喷洒消毒;并且做集中消毒时要在幼儿全部离园后。
③严格做好晨午检,密切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发现体温异常幼儿,及时联系幼儿家长,记录、汇报。
④做好幼儿个人卫生工作,户外活动后、如厕后、餐前、咳嗽打喷嚏用手捂嘴后等等都要让幼儿及时用流动水洗手。
⑤继续做好幼儿毛巾、水杯专人专用,水杯每天清洗后高温消毒;饮水机也要做好清洁消毒;毛巾清洗、84消毒、阳光下暴晒;图书、纸质玩具在太阳下暴晒消毒。⑥严格执行家长接送幼儿不入园制度,并开展好班级开学第一课。
面对这样空前绝后的“假期”,开学前,我会做好自身工作,安排好自己及家人的一日活动,尽量减少出门,做好防护、消毒措施,认真积极参与园所组织的每项培训学习,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情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待到春暖花开,保证在幼儿园里与同事、孩子们如约而至!
教师心得体会合集 篇17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阅读是学生与作者心灵沟通的窗口。阅读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把握程度,进而也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搞好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自悟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为他们能更好地萃取中国文化精华、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打下基础。
那如何才能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呢? 下面我谈谈我的心得:
一、准确深入解读文本,优化文本使用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正确深入的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有好的设计和好的教学过程,才能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支架、平台。花费大量时间钻研教材、多角度理解教材,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在不偏离教学的重难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
二、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教师,其教学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构建和谐课堂,体现人文精神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容易转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欢快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发挥出学生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思维,这是上好阅读课的基础。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教学中,构建“我—你”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好朋友,在课堂中应尽量让读书的形式多样化。如初读课文时的听读,自读;理解课文内容时的轻声读,练读;巩固提高时的分角色读,配乐读等等。此外还要在读的过程中鼓励全体学生参加,是人人会读,愿读,读出意境,读出自己独特的领悟,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树立参与阅读学习的信心。对于不足之处要巧妙地处理。
四、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知识和想象力的关系,知识借助想象力而发展,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先导,由此可见想象对知识的重要性。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首先通过想象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描述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抓住主题,加深理解。其次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一对“孪生兄弟”。着名哲学家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的思路与作者文章的思路连起来,着重把握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通过阅读让学生大胆展开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使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真正读出了感情,真正体会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五、注意评价的适当性
教师评价的作用是巨大的,一句挖苦讽刺,就会给学生心灵的伤疤撒上咸盐,一个热情的目光、鼓励的微笑又可以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的星星之火,把学生从“黑暗”带到“光明”。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当评价。如我刚接手的三年级时,有一学生每次读课文错字连篇,南腔北调,常常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他自己也是窘态百出。遇到这种情况我没有批评他,下课后,我把他叫一边,让他重新读了一遍,读错的字进行纠正,并鼓励了他一番,第二天一上课我让他重新读了一遍,这一次他只读错了几个字,有几个学生发出了笑声,但大部分学生发出了“咦”的声音,为他的进步而赞叹。借着这个机会,我便“狠狠地”表扬了他一番,让他在同学间树立起自信心,并鼓励他课余时间多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几个星期下来,他便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六、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教师心得体会合集 篇18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峻形势,更显中华儿女英雄本色。一声号召,上千张床位的医院数日建成,数千名白衣天使四面八方汇集灾区;一声令下,十数亿人移风易俗,把春节居家自律作为对一线工作人员,对国家的无声支援!
疾风知劲草,挑战显担当,有建设者在防疫一线昼夜施工,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有医疗工作者在一线竭力抢救,一位位的病危患者起死回生;有科研人员日夜不停的研发疫苗,大众有了战胜瘟疫的希望与信心;保障物资车辆在路上飞驰,防疫相关生产企业超负荷运转,社区工作人员不厌其烦的登记排查……无不体现中华儿女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