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教师培训学习心得合集(通用35篇)

2024-04-01 21:59:26心得体会打印
教师培训学习心得合集(通用35篇) x年7月25日参加了澄迈县小学教师全员能力提升培训。听了加乐中心学校王飞专家的《返璞归真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和金江中心学校曾蕊专家的《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实践》的讲座。....

  第三天,学习了由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的孟万金教授关于《幸福班级指标与评价指标》的讲座,这节讲座中孟老师主要讲了“如何打造幸福班级”,以及”怎样做幸福教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幸福班级中爱心文化是幸福集体的灵魂;和谐结构式幸福班级功能的载体;积极心理是幸福班级的调节机制;快乐成长是幸福班级的阶梯;幸福课堂内外是幸福班级的主导活动。要想成为一名幸福老师,就要寻找开启幸福的钥匙:快乐是幸福的真谛,人本是幸福的灵魂;劳动是幸福的源泉;积极是幸福的扳机。善于劳动是幸福的阶梯;多劳多得是幸福的保障;人际互动是幸福的命脉;兴趣特长是幸福的光芒。

  通过三天的学习,每一位专家和教授从各自不同的层面带给我们丰厚的知识,他们就像一部书,让我们百读不厌,百学不够。无论他们是奋斗在一线的班主任教师还执教在大学的教授,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有思想、肯实干、读书多。在工作中,我也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但跟专家们相比我还相差甚远。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深深的感到:走出来,才发现世界很大。感谢省教育厅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能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来参加培训,我是幸福的。我一定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并把智慧的种子带回家乡,让她在家乡开花,结果。

教师培训学习心得合集 篇27

  又一个学年过去了,回首一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充满了挑战、辛酸与满足。对于一个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而且成绩好的同学表现出来的学习习惯很差的班级来说,班主任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下面是我一学年以来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学生违纪问题与班风、学风的关系

  学生在校轻微违纪现象十分普遍,上课讲话、玩手机、睡觉、吃东西、迟到、抄袭作业,所谓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屡教不改。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这些“小恶”,够不上纪律处分,但会时时骚扰着班级的正常秩序。因为对班级有影响,不抓肯定不行,但又没有什么特别给力的抓手。自觉的同学不需要批评教育,批评教育对不自觉的同学又苍白无力。为一点小事,似乎犯不上大动干戈,但管理力度轻了又根本不起作用凡此种.种,令班主任十分头疼。谈话教育,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肯定不能对所有人都有用。用制度处罚,尺度要合适,轻不得重不得,要给予违纪学生一定的教训,又不能什么事都上纲上线。问题的解决要从分析问题开始,主要是先了解学生的心里:

  ①不能违纪,否则会受到惩罚。

  ②真的会被惩罚吗?

  ③试试看,或许不会有事。

  ④没有人把我怎么样,原来真的可以啊!

  ⑤不用怕,老师只是随便说说吓唬人的。

  ⑥他可以这样,我为什么不行?

  ⑦要罚反正也不是我一个。

  ⑧(班干部)他们都这样,我管不了。

  明确了不良风气是怎样形成的,班主任就可以采取相应的行动阻止它的生成。在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策略,行动采取得越早越主动,如果等个别人的“小恶”形成风气,再想治理,难度就很大了。

  但是,必须清楚,不痛不痒、绵软无力的处罚其实是对违纪行为的另一种放纵,学生会满不在乎,规则将显得十分可笑。处罚必须是严厉的,要罚得学生心疼,其基本原则是在不侮辱学生人格、不侵害学生利益、不伤害学生身体的前提下,尽可能严厉。要让学生觉得从违纪中获得的利益远抵不上违纪所付出的代价。让违纪的同学承担巨大的麻烦、走繁琐的程序就是一种策略。并且要公平地执行规则。不要让任何试图挑战规则的同学得逞,对任何挑战规则的行为予以坚决回击。学生发现无机可趁,自然会知难而退。当然,规则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有规则就要执行。评估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把先要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把执行难度不大的违纪处理放在前面。一段时间重点解决一类问题,注意力不要分散,不要企图将所有的违纪行为一网打尽,要有主次有先后地逐步解决问题。

  总之,只要学生违纪的少,班风自然就正,那么学风也就好了,班级的量化分也就高,学习成绩也就好了。

  二、学生抄作业和不交作业的思考与处理

  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完成作业,本来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如果学生为了逃避不交作业的处罚,采取抄作业的行为,就完全违背了教师布置作业的初衷,是违纪行为。事实上,学生抄作业和不交作业是令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最为烦恼的“小恶”之一。这里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如何治理这个顽疾呢?

  第一,先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不以每天交齐作业为“政绩”,而是以“独立完成作业”为价值导向。宁可作业交不上或者留有空白,也不抄袭,能完成多少就是多少。坚决不抄作业的同学将获得好评。不会做可能不是你的错,但抄袭一定是可耻的,将获得差评,会损害自己的形象。让学生觉得抄作业毫无意义,是解决抄作业问题的根本方法。

  第二,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既不允许抄作业,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对交不交作业无所谓。这种帮助可以分指导和辅导两种。

  第三,为最大限度地消灭抄作业现象,鼓励学生在校内尽可能多地完成一些作业,当天可以完成的作业当天交,不必等到第二天。让抄袭者没有样本可抄。具体措施是根据班级特点和各学科教师的要求制定的,只要愿意动脑筋,总能想到一些办法的。

  第四,班主任努力做好科任教师之间的协调工作,平衡各学科的作业量,最好能布置差异化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要求。但是,做到这点比较困难,所以放在最后,较容易操作的是前几点。班主任可以做的工作主要是了解情况,做学生的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上工作不能完全解决学生抄作业和不交作业问题,但在最大程度上做好了辅助工作,为最终解决问题扫清了障碍。作为最后的保留,还必须在班级为学生设置红线,即如果抄作业,将会受到一定的处罚。只有这样,教育管理才是系统的、立体的。

  学生抄作业,一经发现,会立即受到处罚。这一点必须在全班所有学生和家长都清楚之后才开始实施。在可能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违纪成本:

  (1)只要有两本相同的作业同时在一个同学桌上出现,即可认定抄作业;

  (2)一旦确认学生抄作业,则抄作业者和被抄的同学将受到同等程度的处罚;

  (3)班主任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谈话;

  当然,这些处理措施只是一种示意,即你可以这样做,也可以另外找一些方法,但总之,必须让抄作业的同学“吃尽苦头”,被火炉灼伤了才能接受教训,下次他就不敢再那样做了。其他同学目击这些做法,也受到教育,对规则产生敬畏。学生自然会在心里计算、比较,如果为了图一时之快,也许就是抄一个题目,就要接受如此多的处罚,他肯定会做出趋利避害的行动。即使偶尔抄袭,也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心理压力也非常大。谁都不是傻子,权衡的结果会怎样可想而知。

  三、对后进生的转化与思考

  后进生的形成有诸多原因,有来自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有家庭教育的失误、有学校教育上的偏差和过失、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转化后进生,我认为关键在摸准情况,对“症”下“药”。

  一、真心尊重,平等相待。使其摆脱自卑感,增加成功的信念。因为学习差,在学校他们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教师的嫌弃;在家里常常遭到父母的训斥甚至惩罚,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感情上常常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自我感觉是班级中的“另类”。要消除这种隔阂和对立,重要的秘诀就在于尊重。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与学生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依赖的亲密真挚的情感关系,教师热切的期望、成功的激励才能通过这条情感的纽带源源不断地输入他们心中,促使他们战胜自卑,增强信心。

  二、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贬抑。师长尤其是教师往往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如果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是积极肯定的,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一般就要好一些,从而对其取得成功的自信也相对要强一些。教师尤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取得的点滴进步,以点燃心中的奋斗之火,使他们感到“我还行”,“我还有希望”。

  三、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全面调查了解,充分辨别分析,认真摸准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差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如对心理严重者辅以药物治疗;对意志薄弱型学生重在意志锻炼;对身体病态型学生重在治疗疾病,不能坚持学习者要休学治疗;知识断层型学生重在接上知识链;对环境困惑型学生重在排除环境干扰;对智商低下学生要降低要求,重学基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