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军训心得体会总结感悟(精选35篇)
我满怀信心地开始了真正的训练。教官一遍遍耐心地指导代替了严厉的训斥。训练场上不但有我们整齐的步伐,也有我们阵阵洪亮的口号声,更有我们那嘹亮的军营歌曲。
站军姿,给了你炎黄子孙不屈脊梁的身体,也给了你龙之传人无穷的毅力。练转身,体现了人类活跃敏捷的思维,更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伟大。不积滴水,无以成江海。没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高质量的方队。训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我相信,它将使我终身受益,无论在哪个岗位上。
其实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也应该印满一条自己脚步的路,即使那路到处布满了荆棘,即使那路每一步都是那样的泥泞、那样的坎坷,也得让自己去踩、去踏、去摸索、去行进!我想那样的路才是真实的自我写照,决无半点虚假伪装之意。
很快的,很快的,我的军训生活即将结束了,不知道自己是喜,还是悲。
军训之前自己还是个老师,记得自己在军训之前说过:“军训反正没什么用的,大伙都是这么说的”。难道不对吗。一直以为军训在委屈我们,即使训练的再多那也不过是短暂的,现在又不是我们上战场打战,既然我们在这里学习,我们就要去做学习该做的,未来假如真有战争的话,那也是轮不到我们的,更何况现在是和平年代呢。一直抱着这个念头很委屈的去参加训练,尽管冒着风雨雪恶劣天气,我还是有话不敢说,因为同事们都在努力坚持着。我放弃了反抗的念头,继续让那崭新的军服湿漉。一天过去了,没什么感觉,那一晚我睡不着,我去体会今天的所思所想,打算去忘记今天的辛苦,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它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犹新。
如果我们不随时看到自己的不足,用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学然后知不足”,这是前人的经验总结,也应该作为我们不断前进,奋发努力的座右铭。
不论是孟夫子得“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范晖的“同舟共济,患实共之”,说的都是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协作,可见“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我们有热血更有燃烧热血的个性,我们独立更有独立后对事物独特的见解,而“团队精神”正是将我们的个性融合,在达到目的的同时也让我们尽展个性。在集体中,我们学会了相互包容,彼此谅解;学会了忍让,一时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显无疑,而我们也在团体中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我们以实际行动为军训生活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我将全力以赴迎接工作上更大的挑战,争取做得更好!在这次军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教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做到不怕苦、不怕累,让学生们体验军训生活带给他们无限的快乐。
教师军训心得体会总结感悟 篇7
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军训是个坎,因为这是对他们身体和意志力的双重磨练。
每次军训前,出于安全考虑,我都会询问学生们能不能参加。这一次,我的班里有四个同学确实因身体原因不适合参加军训,颇感遗憾;但,其他同学都表示能够参加。然而,学生们回家后,立马就有三位家长给我提出各种不同的说辞,表示孩子不适合去军训。
为什么学生们在学校的时候自己说可以去,而回家后家长却有不同的说法呢?
我想,家长既然请假,最重要的肯定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切,不忍心让孩子遭受烈日暴晒,不忍心让孩子忍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也不排除有家长比较在意三百块钱的军训费用,毕竟,如今挣钱不易,能省则省。
然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都言军训苦,谁解其中味?
军训这道坎的表面是辛苦和汗水,而它的背后则是成长和记忆。
回首这些年的从教生涯,这是我第三次带学生参加军训,三年前、六年前、往事并不如烟,一切都历历在目,以前几乎没有学生会请假,而这一次,全班48人,竟然有7人请假。或许是巧合,或许真的是事出有因,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这种现象是我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之所以说不愿意看到,那是因为我用亲身经历感受过军训背后的.成长和美好记忆。
求学上进,为的不就是成长吗?
那么,什么是成长呢?
所谓成长,就是突破自己的原有基础,跳出舒适区,自己挑战、自己提高的过程。
七天的军事训练,身体素质的锻炼毋庸置疑,意志力的磨练也是显而易见,而军训结束后的18公里徒步拉练更是一大壮举。这样的壮举不常有,三年一次,漫漫人生,或许也就一次。这样的壮举,在提高班级凝聚力、展现三高师生优秀精神面貌的同时,每个人参与其中的人都会从此增添一段美好的人生记忆。
如果你想走得快,那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那就和大家一起走。三年前的经历让我非常认可这个道理。那是学校第一次组织拉练,出发前,身材偏胖的我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18公里的徒步拉练。然而,回到学校后,当我瘫坐在教学楼前的台阶上,汗水滴答滴答往下落,我突然意识到,我已经完成了18公里的徒步拉练,惊讶、惊喜、激情、激动,一次壮举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年近而立,仍有潜力,展望未来,勇敢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