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心得体会:以爱导航(通用33篇)
快乐是幸福,幸福是健康;快乐是助人,幸福是奉献。幸福和快乐就像空气一样密布在我们周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幸福和快乐的大门就会永远为你敞开。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以爱导航 篇8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很多老师都比较头疼的,觉得数学活动不好组织。曾经我也这样觉得,每次数学活动的设计我都是比较困难,光看教案书上的教案组织活动,觉得实际操作起来都不是那么顺手,今年又是新教材,我不得不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设计数学活动教案,觉得数学活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觉得数学教育活动其实很有趣,好的数学活动的开展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
一、数学活动设计
中班的孩子年龄小,思维方面还存在于具体形象思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具体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是非常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的效果也很好。如在“比较大小”活动中,我将活动设计为“去游乐场玩”,让幼儿坐椅子的过程中感知人数和椅子的多少关系,玩跳圈的游戏中感知人数和圈数量的多少关系,抽奖票得到奖票进行比较感知每个人点卡的数量多少关系,非常情境化的设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了多、少、一样多。在如在“按照大小分类”活动中,我将活动设计成了“勤劳的小兔子”,小兔子去帮兔妈妈拔大小不同的萝卜并装进大小不同的筐子里,帮兔妈妈摘大小不同的苹果也放进大小不同的筐子里,孩子们在运动、劳动的过程中很自然的感受了物体大小的关系。在按照大小排序活动中,我设计的是“大毛和小毛”的活动,大毛和小毛分别是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按照大小的正逆排序而成,孩子们通过找到大毛和小毛很自然的学到了大小的正逆不同排序。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中班的数学活动设计成具体的游戏,有一定情境性,可以加入体育活动,这样活动能满足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在运动中快乐的习得。
二、数学操作材料的设计
操作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幼儿只有亲身去操作摆弄那些材料了才能有更深一步的掌握,这是关键。在操作材料方面给幼儿提供的是幼儿所熟悉的、经常接触到的,如在“认识图形”中,给幼儿提供的是饼干,买来两种形状的饼干幼儿在吃吃、比比的环节中认识图形。在“学习四以内的点数”过程中讲活动设计成“水果舞会”,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水果块,幼儿按照要求制作出相应的水果串。在“按照颜色分类”的活动中提供的学具是幼儿喜欢的小汽车,幼儿将不同颜色的小汽车送到相应的停车场。操作材料的提供也应结合相应的活动情境,这样活动更整体、完整。
三、数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数学活动中老师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只是单纯的给幼儿提供材料和适当的引导,在很多时候需要一定的教授,如在“图形分类”活动中教幼儿分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的时候,引导幼儿表述图形特征,幼儿这个时候往往会表达不清楚,教师这个时候应该告诉幼儿正确的表达方式,如:“红色的三角形”“绿色的小圆形”等等。另外教师的示范也比较重要,比如在活动中应该给幼儿示范正确的点数方法,示范排序方法、比较、对应方法。教师有意识的把学习数学的方法贯穿其中,这样最终提高的是幼儿学习数学和思考操作的方法。
四、数学活动内容的选择
作为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我想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数学要为生活提供帮助,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三是有一个基本的数学学习的方法。其中第二点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该抓住身边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围绕幼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件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幼儿能随时随地学,不断地积累学习经验。如吃午点苹果时,让幼儿先观察发现盆子里有许多块苹果,小朋友一个人拿一块,感知一和许多的关系。如我在午餐前,让幼儿分发碗和勺子时,就引导幼儿发一只碗后就在碗里放一把勺子;做操时,一个小朋友站在一个点上等等,这个是比较多少的对应重叠方法。孩子们带来许多水果来开展认识水果的活动时,带领幼儿一个一个的点数,孩子们学习了点数。看天线宝宝的动画片时,引导幼儿观察四个宝宝不同的颜色和电线特征就认识了颜色和图形。这些都是教育,其实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只要我们老师能够注意观察,教育的契机非常多。
五、数学活动环境的充分利用
幼儿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丰富的环境刺激幼儿的感知,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注意为幼儿创设与数学活动相适应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特定的环境可使人产生相应的态度,情绪、情感。创设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产生某种情绪的态度,强化人的某种行为,从而产生情景效应。如在“认识圆形”的活动中,我在教室里布置了很多圆形的物品,在幼儿认识圆形的基础上让幼儿找出周围的圆形物品参加活动。比如“区别多少、一样多”的活动中,我将幼儿带到了幼儿园的音体教室,以去游乐场玩的形式首先请幼儿观察游乐场里有哪些东西?并一一带领幼儿点数,幼儿在点数的过程中有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也有复习点数的过程,还有区别物体不同特征如:大小、颜色等过程。环境的适当运用可以为活动的开展形成好的铺垫。
六、数学活动开展的连续性
数学是比较规范、系统的一门学问,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组织中也应该注意到这方面。教师在安排整个学期计划的时候应该是目标非常明确的,涉及到具体的活动内容应该是逐步递进、有层次性。这个我们在一般的设计活动中都会注意。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每个活动之间的隐形联系,后面的活动内容中有对前面活动内容的复习。在一个活动中幼儿不光是由新的知识习得,对旧内容也应有相应的复习,这个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活动,是可以通过材料的提供和随机教育来完成的。
以上是我开展中班数学活动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运用恰当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法,不管是大班还是小班的孩子都是在数学的王国中自由自在地探索,愉快地学习,从而感到无穷的乐趣。教师自身也会有一种成就感!我想我会继续学习和努力!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以爱导航 篇9
在近两个月的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觉悟有了提高,使我体会到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必须爱学生。不爱学生,如何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如何有效教学呢?一个好教师眼中的学生是一个人,一个和自己人格平等的人。这可以说是做一名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
好教师不会贬低学生 ,辱骂学生。而会正面引导循循善诱的说教,身体力行的为人师表。
遇到学困生,愿意花时间去和他们交流,沟通,和他们玩,有空读一些好书给他们听,一句话缩小师生感情上的鸿沟,师道尊严的老话早已用不上了。同时我近四十年的教书生涯我总结出学生爱你,你的课学生才爱听,你的教学效果才好。我也相信这样,我们的教学会有效率。关心学生的发展,是关心我们教育会给他们带来些什么?所以我想起了一句老话"误庄稼是一料,误人却是一辈子啊。"
所以我总希望我给他们的是积极的,有用的东西也许最直接的是我传授给他们的知识,但是这远远不够。我觉得一个好教师最主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三样东西,1、开发自己本领。2、相信自己的信心。3、学会为人处事的本领。
我认为教师要教好学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条:
教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他和学知识死记宁背是两码事,我认为成功的教学应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活跃思维,乐于接受。
第二条:
教给学生自信,老师首先要自信起来才能感染学生,老师对学生的赞赏和鼓励往往是学生自信的动力啊。
第三条:
教给学生为人处事的原则,首先教师为人处世应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之一。所以教师首先应该会做人,具有诚信,和善,大度,守纪的良的思想品德。
说了这么多我觉得都是对我自己的要求,要想做一个好教师,力争做到以上三点。
人生历练真情,岁月承载思考。虽然我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我绝不倚老卖老,虚心向青年教师学习,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赶20xx年退休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