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心得及启发(通用35篇)
小明有一本很喜欢的漫画书,名叫《豌豆笑传》,他一天到晚只要没事情干就看这本漫画书。
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边走边看,也不看路边的汽车和行人,只是低头津津有味地看着这本漫画书,好几次差一点点就走到了行车道上,这样太危险了,走路的时候不能看书,这样不安全,对眼睛也不好。
放学回到家里,吃饭时小明也爱不释手的拿着漫画书看,他边看边吃,饭都凉了,他才想起吃两口饭,但手里还放不下书,这样一心二用对小明的胃和眼睛都不好。
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小明还在偷偷看书,灯光很暗,小明侧着躺在床上,很费劲的看着书,这种姿势对眼睛更不好了。
过了一段时间,学校组织同学们体检,轮到小明检查视力了,大夫阿姨让小明离着测试表5米的距离站好,一只手捂住左眼,另一只眼睁开看着大夫阿姨的手指的字母的方向,但是小明怎么也看不清大夫阿姨指的字母方向,这可把小明急坏了,他自言自语的说:“不可能啊?我的视力一直很好,怎么会看不清呢?”大夫阿姨对小明说:“你是不是平时看书的姿势不对?如果你在灯光太暗的情况下看书对视力是非常不好的。”小明回想起他平时看书的样子,大夫阿姨说的太正确了,看来我以后要改掉这些不好的坏习惯,不在走路、吃饭、睡觉时看书。喜欢看书就要在明亮的光线下看书,也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这样才能既学到知识还能保护好我的眼睛。
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心得及启发 篇7
你们爱护自己的眼睛吗?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我们看不见时,那心灵的窗户就会一点一点的变小,一点一点的消失,所以请大家一起爱护我们的眼睛吧!那么如何爱护自己的眼睛就成了关键。
有些小朋友特别喜欢看书,不管是走路还是坐车,都在津津有味地看书,还有些人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还有些人在光线太强或太弱地情况下看书。爱看书是好习惯,但是以上的看书方法都是不利于爱护眼睛。因此,我们要有良好的看书习惯:
1、不要在移动即走路或坐车的情况下看书;
2、不要躺在床上看书,应该身体坐正,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一尺远;
3、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的情况下看书;
4、看书时间不要过久。看完后应该向远处眺望,或者看看绿色的植物,缓解眼睛的疲劳。
平时,也千万不要用脏手擦拭你心灵的窗户。如果你长时间不爱护你心灵的窗户,它就会出现红、肿、痛,甚至心灵的窗户会关闭再也看不到光明,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我想这样的生活大家都不想过。
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心得及启发 篇8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人类的眼睛看不到了,满世界的黑暗,看不到东西,那会不会觉得孤单,会不会害怕呢。所以有时我就会同情那些盲人,想能帮帮他们。
为了更好地理解盲人,我与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一次盲人的感觉。我们走到公园里,边骏就帮忙把手帕蒙住我的眼睛,我的眼前顿时一片漆黑,见不到一点光明。我走了几步,忽然感觉自身失去了平衡,一下子就摔倒了,但我根本没有感觉到自身的疼痛,我想:原来盲人走路时那么困难啊!
我又想:盲人干活是怎么干的呢?于是,我决定试一试,我拿了一些石子当一盘果实,端在手上。走着走着,我又摔了一跤,石头掉了。我又想:盲人好难当啊!
我把手帕摘了下来,眼前又恢复了一片光明。我凝思了好久,盲人走路做事,可真不容易,随时随地都有栽跟头、碰钉子,甚至是生命危险。而他们大都非常坚强,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困难,自强不息,干出了常人难以做好的事。比如说,大家熟悉的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俄国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盲人,这部书是他在病床上花费了三年心血完成的一部小说。他们能够做出健全人都无法做到和做好的事,我大心眼儿敬佩他们。
这次体验,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盲人是真的需要人们去多多帮助他们的。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可以多做些:扶盲人过马路,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伸手拉他们一把呢。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心得及启发 篇9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让我们分辨美与丑,善与恶。能让我们树多么的绿,能让我们的蓝天那么的蓝,能让我们看见世界的一切。
瞧,花儿那么的鲜艳。这时,你就会感觉到世界是多么美好、多么美妙啊!如果你眼前美丽的世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黑纱,这时你就会知道了眼睛是多么的可贵。这不是谁的错,错在我们自己。
比如说:一些爱看书的小朋友们看书时没有做到正确的坐姿,爱上网、爱看电视的小朋友用眼的时间过长,久而久之,眼睛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活力。不能再为我们做贡献了……而今就有些小朋友们不知道近视有着多大的危害:上课时,黑板上的字看不清了,笔记无法记,上体育课打球时,投篮不准了……从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例子,我们就足以认识到眼睛对我们的重要。
小朋友们,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眼睛给我们带来欢乐,也能带来悲伤。让眼睛为我们服务同时,也让我们为我们的眼睛为眼睛服务。
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心得及启发 篇10
一、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把近视眼防控(以下简称"防近")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
2.坚持综合防控原则。针对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坚持常抓不懈原则。把"防近"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学段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防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合力。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
1.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见附1),落实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评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2.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不拖堂。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限制课外作业量。不随意增加学科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
4.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5.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可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其课桌椅高度。
6.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防近"措施。
7.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
(二)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按照《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见附2),在学校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
2.每月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
3.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结束放假前,通过品德与生活课或体育与健康课、主题班队会等,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经常性"防近"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促使"防近"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