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通用3篇)
六是从4月份开始,为进一步支持灾后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和产业恢复生产,根据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担保平台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开展前期的各项工作,根据有关灾后恢复重建的相关政策、要求,要求及时成立了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金融领导小组,在8月24日向全州的各金融机构发函,通过与各金融机构的复函内容,最终确定了与玉树县农村信用联社的合作意向,并与9月22日签署协议。在29日,向各乡镇、各管委会、各单位发放玉树县灾后恢复重建贷款资金需求表,目前贷款资金需求已经达到了5亿多。
二、在巴塘乡民房重建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
1、工程中存在援建单位进行工程转包和三包问题,并相应出现工程监管能力不足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部分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少,造成工程进度迟缓。
2、巴塘乡牧业村社建设点分散,由于交通不便造成材料运输困难和部分建设点未实现动工;
三、分管口需提请常委会研究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1、充实配齐县森林公安分局领导。根据我县森林公安分局现状,按照地方公安机关机关领导干部任职条件和基本要求,林业局请求县政府配备森林公安分局局长一名、政委一名,以便顺利开展业务工作。
2、解决农口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及职称待遇。
我县在08年9月在实行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制,三年来,各事业单位人员新分配人员和调入人员不断增加,而岗位却未做任何调整,工龄20至30年的基层人员因受岗位级别限止,工资无法晋升。另按人事岗位比例专业技术人员三名中级备一名高级,按照农口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现状,应进行调整并增加职称职数,同时解决相应的职称待遇。
3、请求成立县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局。根据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关于开展林业系统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和人才调整的通知》,我县做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地区,国家及省、州特别重视我县生态价值,先后在我县实施天保工程、生态工益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工程等重大项目,所以请求政府着眼我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保护生态为宗旨,批准成立县湿地保护管理局,隶附于林业局二级局,人员由各乡镇林业站成员组成。
4、解决4.14地震造成结古镇街道、庭院、214国道、格萨尔广场绿化工程损失情况。震前,根据州、县人民政府安排,协同州林业环保局全面布署了和前期实施了全州造林绿化工作。震后工程损失情况由承包方湟中县绿色草业有限公司上报县林业局,经林业局核查损失资金为137万元(苗木、运费、前期工程实施),现请求将这部分损失给予解决。
5、解决森林、草原防火经费的报告。4.14地震使森林、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及车辆遭受损失。每年10月1日至翌年5月30日为全县森林草原防火期。灾后,大多数农牧民在户外帐蓬居住,引发草原森林火灾隐患极大,防火任务显得更加困难和艰巨。现请求解决森林、草原防火经费各15万元。
6、落实县、乡(镇)级草原监理人员机构及人员编制。《青海省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方案》即将实行,在方案中要求建立和完善草原监管体系,草原监管机构的健全才能巩固禁牧、减畜成果。县草原监理站机构现仍实行二块牌子一套人马。请求落实县、乡(镇)级草原监理人员编制,设置乡(镇)级监理所专业人员岗位4-5名。
7、解决09年游牧民定居点工程未完工的402户因灾造成工程遗留的问题。20__年安排给我县游牧民定居工程1724户,项目总投资8275.2万元,在原住地修建750户,乡镇所在地修建325户,结古镇建房的有649户;截止目前,已完成建设1334户。由于受地震灾害影响09年未完工的390户因灾造成工程遗留,要求尽快对县农牧局上报的《关于玉树县20__年度游牧民定居点工程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下达批复。
8、重建温室建设项目工程资金下达迟缓。
省上共下达给我县灾后温室建设任务870栋,总投资为6090万元。5月10起由25个施工单位进驻结古、仲达、巴塘、安冲进行建设,截止目前已完成建设工程总量的95%。现下拔到位工程资金仅为2425万元。项目实施部门对施工单位无法履行共同兑现工程款,造成工程款拖欠。请求上级部门给予及时下拔到位。
9、解决县兽医站动物防疫经费9.4万元。
震后县动物防疫部门房屋、车辆、设备损失严重,应急防疫工作中无害化处理牛羊尸体40792具,犬獒尸体3573条,马58匹。完成炭疽、狂犬疫苗应急接种炭疽疫苗66.8头只,狂犬疫苗4.43条,牲畜口蹄疫灾前及灾后补注共计72.3万头只,免疫率达到90%以上。在7月1日至30日完成多种常规动物疫苗接种任务,接种率达98%。县兽医站在动物防疫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请求解决县兽医站动物防疫经费9.4万元。
近期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篇3
尊敬的调研组一行各位领导:
您们好!首先欢迎您们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我谨代表全县师生向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全县幼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一、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一)幼儿园分布及学生情况
县位于州中北部,辖区面积5796.64平方公里,16个乡镇,总人口为5.2万人。20xx年前,全县仅1所县城幼儿园,在园幼儿400余名。20xx年起,全县加快农牧区学前教育发展步伐,拉开乡村学前教育建设帷幕。至今,全县171个行政村覆盖学前教育,幼儿园29所,在园幼儿2209名,其中城区幼儿园2所,乡镇幼儿园27个(含村幼儿园12个)。形成了两种教学模式并存的双语教育格局,即以藏族语教学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通称“一类模式”)和以汉语授课为主、单科加授藏族语文(通称“二类模式”)。在全州逐步普及学前教育的春风中,我县学前教育如雨后春笋呈现出积极发展之趋势,实行“多村一幼、一村一幼”举办幼儿园。
(二)幼教师资队伍情况
全县现有幼儿园教师383人,其中:仅有正式教师41人(专业教师21人,其余为中小学转岗教师),一村一幼教师342人(20xx年招聘,每个村幼儿园2名)。中专层次占75.8%;大专层次占16.4%;本科层次占7.8%。30岁以下占77%;30—39岁占15.2%;40岁以上占7.8%;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18人,二级教师21人;一村一幼教师无职称,且人均工资20xx元,只购买五险,无公积金扣缴。
(三)学前教育政策
当前,我县学前教育实行免费教育政策,具体为:幼儿午餐计划(每生每年800元);免保教费政策(城镇幼儿每生每年1000元,乡村每生每年800元);生均公用经费从原来的每生每年50元提至每生每年500元;幼儿免费接送计划,购买了7辆校车接送幼儿上下学,解决了乡村家长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
二、主要培训方式及要求
(一)培训方式
我县幼儿教师的主要培训大致分为上级部门要求安排外出、县级自主、校本培训三种方式。
(二)培训要求
1.严格执行州师训科下达的培训任务;
2.按需组织县级培训(如送教活动、锦炉教育论坛、学科培训等);
3.从严督察校本培训。
(三)近三年来学前教育教师培训情况
1.20xx年培训情况:
(1)上级安排的培训
外派1名学前教育教师参加培训。
(2)县级培训:
组织编外幼儿教师42人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全县幼儿教师共162人进行集中培训。
2.20xx年培训情况:
(1)上级安排的培训:
全年安排学前教育2名教师外出参加培训。
(2)县级培训:
主要活动有依托国培项目县项目中的送教下乡活动和教师工作坊对全县学前26名教师进行了为期8天的集中培训。
3.20xx年培训情况:
(1)上级培训:
全年共选派1名园长,5名幼儿教师外出参加培训。
(2)县级培训:
主要活动有依托国培项目县项目中的`送教下乡活动和教师工作坊对全县学前26名教师进行了为期4天的集中培训,组织送教下乡培训1次共5名教师参加。
三、培训面临的困难
1.教师待遇低,难以招留优秀教师。职称评聘受岗位限制,在编教师评聘职称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在年终目标考核奖上,教师与公务员的差距较大,严重挫伤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城乡教师收入差距大,导致城区教师极不稳定;正式教师和编外教师之间待遇不能做到同工同酬,教师积极性不高。条件艰苦、工作辛苦、工资清苦的教师正常退休政策与公务员不一致,致使幼儿教师不愿在高原工作。特别是编外教师每月20xx元,仅能维持基本生活,队伍极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