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感悟800字(通用34篇)

2024-06-15 18:49:41心得体会打印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感悟800字(通用34篇) 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朋友一定会被作者的坚强、奋斗、乐观与勇气深深感动。如果你还不了解作者海伦凯勒,那么就让我来向你作介绍吧。....

  这本书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以后一定要以海伦?凯勒为榜样,把她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化为我学习的动力,她就是我的学习榜样,她的成就是我努力的方向,我要努力,向着我的目标前进。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感悟800字 篇19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一个让人沉思的题目。听了以后,不免会有很多问题。这是一位盲人吗?她叫什么名字?给她三天光明她又会去做什么呢?这一连串的问题都会浮进你的脑海。我无法回答你们,因为在书中的每篇文章都给我留下了说不出来的感受。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找到了答案。

  小时候的海伦凯勒(就是作者),是一个聪明又活泼的女孩,六个多月大就会说一些简单的话语,刚满周岁就会走路了。总之,他比一般的孩子都要乖得多,也聪明得多。然而,好景不长,幸福的时光总是结束得太早了太早了。在一个充满知更鸟和百灵鸟的悦耳歌声中,也正是在百花盛开的春天,在一场高烧之后,海伦凯勒永远地失去了听力和视力,随之而来的使她又不能说话了。这三样东西,是人生中必要而且不能缺少的,如果失去了这三样,对一位正常人来说就等于像折断翅膀的小鸟一样再也飞不到高高的蓝天。假如你是海伦凯勒,给你三天的时间,你又会去做什么事情呢?如果我是她,一定会活不下去的。再大的鼓励,也照不亮我那颗又黑、又暗、又冷、又湿的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还是早一点结束算了。然而,海伦凯勒的做法和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她一生度过了八十八个春、夏、秋、冬,却熬过了八十七年的黑暗、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而正是这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女子,竟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成就啊!我想,一位这样的盲人女孩都能做到,为什么我就不能做到呢?来吧!大家一起和我加油吧,做一个像海伦凯勒一样伟大的人吧!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感悟800字 篇20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的小镇康比亚,十九个月时因病导致失明失聪。1887年,她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莎莉文。莎莉文与海伦朝夕相处50年,没有莎莉文就不会有海伦这个奇迹。海伦是个聋盲人,让她接受知识,是无法想象的。莎莉文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之海伦对知识的强烈渴求,铸就了海伦的传奇。

  身体残疾,使海伦的求学之路异常坎坷,但她对知识的渴望,给了她坚持的力量,她不仅学会了开口说话,她还掌握了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这四门外语。她曾说:“将来我也会上大学——但是要上就上哈佛大学!”后来,她如愿地进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毕业之后,她将所有时间与精力全部投入到残疾人的福利事业之中。她在世界各地创建许多慈善机构,尽可能地给不幸的人带去光明与希望!

  海伦用细腻的笔触,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使人很难相信出自一位盲聋人之笔。她去骑马、划船、游泳、划雪橇,甚至独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领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甚至去“欣赏”歌剧。她远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是知识给了她生活的勇气,是知识给了她接受生命挑战的力量,使她能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是知识使她产生了一种信仰:现实环境固然可怕,但应该抱有希望,不断奋斗。

  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生的价值何在?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似乎从未想过或不敢想象未来的世界,每日懒懒地生活,懒懒地工作,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间如流水飞逝,过去的日子不再重现,当我们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恋?是否值得纪念?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用知识点亮自己心中的灯,我相信,这个世界将是一片光明!我们拥有健全的身体和幸福的生活。那么,我们更应该发挥其功能,创造出价值。

  书的最后是她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在文中抒发了对光明和声音的渴望。而最后,她留给了世人一个深邃的主题,让人思考,让人铭记。她说:“把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就好像我们明天就要死去一样。我以为,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一定会无比强烈地彰显出生命的价值。”是啊,当人面临死亡的恐惧时,一切都会变得坦然。因为,没有人能逃脱死神的缰绳。索性,坦然去面对最后的安详时光。设想一下,如果自己明天就要死亡。那么在死亡前的时间里,你会干些什么呢?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似乎有些激进。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这种压力,使得自己尽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来生活,认真对待每一天,不要让遗憾和悔恨伴着到老。

  1968年6月1日,她的故事于此完结。但她的著作与精神永远流传于后世。她的传奇人生将永远影响世界,震撼世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感悟800字 篇21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正是苦难铸就了海伦.凯勒坚强的性格。她作为一个盲聋哑的残疾人却有着超过常人的健康心理。她用自己的所能感受到的,所能想象到的情景,表达自己对求知的渴望和对人类的真挚热爱。她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诫他人,健康的心理是人类成功的最基本条件,有健康身体而没有健康心理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具有健康心理的人,纵然是身体残疾也不会抱怨命运的安排,不接受和渴求他人的怜悯,他们会凭着自我坚强的毅力到达理想的彼岸。

  "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那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然而人利用时间和享受时间却是有限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天的话,那这将会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三天光明,对于常人来说只是人生中的短暂的一刻。对于双目失明的海伦来说,却是可想而不可及的。现实生活中总是有部分人哀叹命运对于自己的不公,责怨上天没有赋予他们聪颖的天资、超人的智慧,让他们能一举成名天下知。殊不知现实社会是靠知识才能生存的社会,没有知识的人是不可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的!

  要有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海伦在巨大的打击以及困难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使自己得到信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感悟800字 篇22

  假期,我读了世界名著之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很受感动,故事讲的是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海伦·凯勒。在黑暗中战胜重重困难重获光明的感人故事。

  海伦·凯勒在出生十九个月因患病而丧失视觉和听觉,七岁时安妮·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海伦·凯勒从此从黑暗中解脱出来,渐渐走向光明。

  1890年的春天海伦·凯勒开始学习说话,在学习过海伦·凯勒从不气馁,为了练习发音不准的音节,连续几个小时练习发不准的音,直到练好为止。失败和疲劳也常常把她_但一想到自己的进步能让家人露出笑容我就咬牙坚持了下来。一想到妹妹能听懂我的话,我能和母亲流利的交谈,我就信心倍增。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她坚持不懈的努力,海伦终于不用别人的翻译就可以流利的说话了。随后,海伦又学习了写作、自学了希腊、罗马和英国的历史。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海伦在巨大的打击以及困难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使自己得到信心。最终取得常人难以取得的成绩。我们现在拥有健全的体魄,更应该向海伦学习,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怕吃苦,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和家长。

  故事之中还有另外一个主人公就是海伦的良师益友—安妮·莎莉文老师,她三岁时就得了颗粒性结膜炎,也就是沙眼,从此,安妮·莎莉文老师的眼睛也看不见了,通过第二次手术她成了半盲,眼睛能看见东西了。

  海伦·凯勒的三天光明是这样度过的:第一天:我要看看那些帮助过我的人,他们用温暖、善良和友谊陪我度过了无数个无助的日子。第二天:我要用敬畏的眼光看着太阳冉冉升起,阳光普照大地。第三天:我又一次迎接黎明,迫切的寻找新一天的惊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