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精选33篇)
二、征信市场管理工作取得进展人民银行总行在征信立法滞后的情况下,就如何履行国务院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的职责,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管理,保持征信市场稳定发展,提出了以市场方式管理市场行为、以业务管理规范机构行为的`工作思路,确定了国内五家评级机构从事银行问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资格。同时,针对我国借款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的突出问题,结合培育评级市场的总体规划,在全国八个省份开展了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试点,在稳步推进、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又计划在包括xx省在内的九个省份进一步深入开展试点。
做为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试点城市,我行按照上级行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积极牵头组织,推动评级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主动向市政府报告,取得了政府部门的理解和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长助理任副组长,成员由人民银行、市发改委、市经济委、各金融机构组成的x企业信用评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我行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协调组。在人行合肥中文征信处的指导和市评级试点领导小组的部署下,召开了x企业信用评级动员推介会。参加推介会的有分管市领导、市发改委、市区县经济委、各金融机构负责人以及家重点企业的负责人,同时还邀请了人民银行合肥中文征信处领导、以及大公国际、中诚信以及联合资信等三家全国性评级公司的评级专家参加。会后,由我行和市经济委分别收集了参会企业的评级意向。
同时,为抓好信用评级结果的落实,我行调查了解了各金融机构的授权授信情况,具体掌握各单位的投信审批权限、利率定价权限等,为下一步切实做好各行的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的结合、评级结果与授信挂钩做好准备。近期将重点做好具备较成熟评级条件企业的再动员工作,启动企业和评级公司的评级签约。
三、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仍需各部门支持配合非银行信息采集对于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企业信用信息打破条块分割、实现集中征集、加工、使用,全面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覆盖范围,更影响到企业对提高社会诚信水平、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功能的发挥。为此,我行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同时也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文持,有关部门也与我行签订了信息共享协议,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已将全市个人交纳个人住房公积金以及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数据提供给总行数据库,也成为全国x个向总行数据库报送公积金数据的城市之一。下阶段,我行将借助信用体系建设的契机,做好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进一步扩大信息共享的范围,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共享方案。
四、广泛开展征信宣传工作征信宣传是人民银行履行征信管理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积极配合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我行也力口大了对公众征信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20xx年我中支以普及征信知识为目的,将助学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作为突破口,分三个阶段逐步深入、广泛的开展征信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开始前从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入手,分阶段、有层次、有重点地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以《征信工作简报》、《蚌埠日报.淮河晨刊》的“金融天地”专版为载体,介绍征信知识,以及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进展;开展“信用校园行”活动到财经大学、蚌埠学院散发宣传资料,并完成了x余份征信知识宣传的问卷调查。并进行违约惩戒的警示教育,除散发传单、挂宣传条幅外,还将视频宣传材料放到各高校的校园网中播出。同时,积极借助商业银行和高校与学生联系紧密的优势,灵活开展各种活动。如,在新生报到之际,与农业银行的助学贷款宣传相结合,推广“守信一生,幸福一生”的宣传主题;配合农行在蚌埠学院发放助学贷款,举办了征信讲座,到场学生三百余人,收效良好。对社会公众,印制了份宣传资料,在“蚌埠信用网”上宣传,并就征信与助学贷款、个人信用数据库正式开通启用两次接受《蚌埠日报》记者的专访,起到了宣传大众的目的。去年我行联合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司法局、蚌埠银监分局,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各金融机构、相关企业单位共家,举办了“推动银企对接,共建信用蚌埠”大型宣传活动,征信宣传也是重要内容之一。现场散发征信宣传资料x余份,分发至各金融网点400x余份,接待公众咨询百余人次。通过深入宣传,提高了人们的信用意识,培育信用文化,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基础和舆论氛围。
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篇3
一、基本情况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秦晋三省交界处,国土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辖10镇5乡,总人口73.4万。近年来,我们依托黄金、果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大力实施项目和品牌带动战略,着力建设新型有色金属冶炼加工、新型果品生产加工两大新型工业基地,强力推动城市建设改造,以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商贸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态势。20xx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3.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7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7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5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68元。今年以来,面对不断加深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省“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一系列政策措施,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巩固和发展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好态势,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危”中见“机”、难中求进的好局面。上半年,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2.7亿元,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9亿元,增长55.1%;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5亿元,增长5.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93元,增长1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91元,增长13%。
二、金融工作情况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灵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认真贯彻国家金融政策,大力支持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实现了金融实力增强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双赢”。截止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9.6亿元,较年初增加30.76亿元,增长31.11%;各项贷款余额59.85亿元,较年初增加10.1亿元,增长20.31%。在加强地方与金融机构合作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金融改革发展
灵宝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始终把金融工作摆在全市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认真贯彻金融政策,多次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分析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听取金融工作汇报,并明确指出:金融机构有困难可以直接找市委、政府,积极为金融部门排扰解难,支持金融改革发展。每年都将金融工作目标作为政府经济工作重点目标之一,严格考核,确保了金融工作扎实开展。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专门成立了信用社改革工作机构,积极为其配置优质资源,确保了改革顺利进行。建立了金融工作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20xx年我市为金融机构颁发奖励资金100万元,调动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二)积极传导货币政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准确把握“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我们认真学习中央今年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精神,准确把握内涵,真正做到将政策学习好、理解好、运用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人民银行制订了《关于加大信贷投入促进灵宝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货币信贷指导意见》、《关于金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指导意见》、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提出了贯彻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上级金融机构配套政策在我市的具体落实措施,通过对各金融机构落实货币政策情况的检查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信贷投入。今年以来,全市各项贷款净增10.1亿元,为我市战胜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加强银企合作,确保“项目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是三门峡及我市市委、市政府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我市确定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85个,计划总投资260.2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88.53亿元。其中上亿元项目42个,5亿元以上项目17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项目建设、企业解困最关键的是资金问题。我们把解决项目及企业融资难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充分依托金融部门,多次召开银企座谈会、金融联席会、项目及金融产品推介会,加强银企交流,建立更加紧密的银企合作关系。各金融机构大力开展金融知识培训,积极宣传信贷政策,并深入企业、项目建设工地,加强信贷指导,专门印发《中小企业融资指南》、《灵宝市金融机构20xx年信贷政策与支持要点》、《灵宝市金融机构信贷产品介绍》等资料,使近百家(次)企业受益,有效缓解了融资难问题。今年以来,各金融组织辅导企业70多家(次),为重点项目增加授信50多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