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防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通用31篇)
近期防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 篇26
我局在20xx年以来加大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力度,特别是3月份,我们在XX区各乡镇强化了宣传力度,细化了责任,收到明显效果。现将3月份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农民群众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最终受益者,也是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行为主体,他们的支持配合和积极参与至关重要。为了让群众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加强舆论宣传,结合农时季节开展培训,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张贴公告、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式造好声势。让所有在家的老百姓都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要树立典型,表扬先进,鞭挞落后,增强人民群众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奉献意识,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形成“不讲困难、个个参与、人人动手”的良好氛围,形成全民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的强大合力。
二、强化责任、有的放矢
我局各站所纷纷落实任务,签订责任书,深入村社,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让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工作落到实处。土肥站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带动农户改厨、改厕、改圈;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数量;大力推广稻田秸秆覆盖连续免耕技术,鼓励农民实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植保站加大植保新技术推广,抓好绿色防控,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三诱”技术、生物农药等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技站、茶果站、蚕桑站等部门加强先进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加强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广科学使用农膜技术,减少白色污染。科教股、农广校要利用职能平台,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做到庭院卫生整洁,周围有绿化,使用卫生厕所,垃圾不乱倒、粪土不乱堆、污水不乱流、柴草不乱放。农业行政执法队、种子站、蔬研所要抓好农资市场(农药、种子、肥料)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确保每种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方可进入市场流通。农机站要督促机耕道路沿线无垃圾死角,路边无违章建筑物,路肩上无杂草灌木,边沟、排水沟、涵洞无堵塞,交通标志无缺失、倒斜现象。林业站、绿委办要做好乡村道路的`绿化规划,美化路容路貌。同时各站所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中要紧密合作,共同抓好“进村社”活动的全面工作,确保“进村社”工作取得实效。
三、所办实事
1、在、五乡镇发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宣传画份,接受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开展“五治工程”宣传教育达X人次。
2、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80口,带动农户改厨、改厕、改圈120户。
3、达开路道路绿化植树窝子全部按要求打完,正在组织调运树苗启动栽植。
4、犀牛山公园绿化植树香樟树5000株完成。
5、蒲家建立的“植物博览园”各项工作进入扫尾阶段,园区内的绿化工作如栽植银杏、天竺桂、小叶女贞、杜鹃、毛叶丁香、金边吊兰等花木株完成,目前长势良好。
近期防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 篇27
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坚持“打防治并举、以防为主、以打为要、以治为基”理念,坚决打好组织推动、预警劝阻、宣传防范、综合治理组合拳,着力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全力遏制电诈犯罪高发态势,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全县电诈发案自20xx年6月出现由升转降的历史拐点,今年1-5月,发案200起、案损1576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7.98%、45.18%,根据省联席办一季度全省“反诈指数”通报,桐庐“反诈指数”位列全省第8位,全市第1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整体向好态势基本确立。
一是坚持高位统筹,打好组织机制主动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高位统筹,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牵头、公安主导、部门协同、全面参与”的“全社会反诈”格局。将原打击治理电诈犯罪联席会议机制升格为常设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实体化运作反诈专班,“日、周、月、次”研究部署、落实推动。全县各乡镇街道、职能部门、行业单位按照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和责任分工方案,建立健全“一把手”主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的责任落实体系,拧紧责任链条,清单化落实、项目化推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健全完善电诈平安考核、红黄蓝三色发案动态评价体系、领导带班“双线”督导等工作机制,波次实施打击攻坚、宣传攻坚行动,相继出台《十二条刚性举措》《宣防工作“九个必须”》等制度文件,有力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落实。
二是坚持精准制导,打好预警反制攻坚仗。充分发挥省市公安机关反诈大数据预警机制作用,与移动、电信等运营商达成战略合作,推出96110预警专线,构建反诈中心、派出所、网格员三级劝阻员队伍,建立健全“指令研判、前端劝阻、后台止损”的线上线下预警工作体系,实现对预警指令的秒级响应、精准研判、快速落地、紧急止损的高效反制。去年以来,共预警落地指令信息10.7万余条,上门劝阻2.4万余人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00余万元。与此同时,我们坚持打击不放松,在常态化疫情影响下,去年以来打掉电诈犯罪、帮信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等新型犯罪团伙26个,破案8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5名,冻结涉案资金1300余万元。
三是坚持全民参与,打好反诈宣防阵地仗。坚持发动人民、依靠人民,线上线下相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全警反诈”“全民反诈”的良好浓厚氛围。以“一个易受害群体就是一个阵地”的要求,组建80余支反诈宣传队,深入行业系统开展宣讲,宣讲动态得到了中国新闻网、平安时报、钱江晚报、杭州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在全县各企事业单位、工商贸企业、商店、场所,新建反诈微信、钉钉工作群1000余个,摆放真人秀站牌3000余块,发放各类反诈资料40余万份。大力推动国家反诈APP安装,累计下载注册安装12万余人次,排名全市第六。把反诈元素融入餐盒、纸巾盒、购物袋等群众日常生活物品,核酸采样点排队“一米线”等候标识等载体,切实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反诈宣传无处不在。县公安局推出“警花说反诈”系列宣传短视频,广受群众喜爱和好评。
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电诈犯罪治理工作仍存在不少短板,突出表现在:发案绝对值相较仍处高位,今年1-5月发案200起,高于周边建德的155起和淳安的143起。预警劝阻仍有提升空间,国家反诈APP安装率偏低,导致部分案件未产生预警。基层预警劝阻队伍力量等保障不足,难以应对当前500+的日常预警劝阻。宣防覆盖面、实效性仍有待提高。宣防手段、方式创新不够、受众匹配度不高,部分未深入人心,存在“大水漫灌”精准不够的现象。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当前影响群众安全感最突出的犯罪,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更是一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战争。下一步,严格贯彻上级和县委决策部署,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建设“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治安首善县的使命担当,持续加大打击震慑力度,不断完善预警劝阻机制,着力提高宣传覆盖面、精准性、实效性,充分营造人人反诈的浓厚氛围,忠实履行好打击治理电诈犯罪各项职责,综合施策、靶向发力,凝心聚力、整体发力,推动电诈打防工作更深、更实、更有效,坚决打赢这场反诈人民战争。
近期防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 篇28
尊敬的吴省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我县加快推进灾后重建、谋求XX年工作良好开局之际,我们有幸迎来了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我们感到非常振奋。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中共**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就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开展情况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
**县位于汉中盆地西端,辖25个乡镇、242个建制村,总人口4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富余劳动力8.2万人,年外出务工人员达7万人,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36元,其中40%来源于务工收入,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县。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突破发展模式,大力实施“开放兴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科教立县、和谐建县”战略,着力在工业、旅游、城市建设及城市产业培育、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四个方面实施突破,迈出了突破发展的坚实步伐。全县经济总量上升至汉中市第三位,在全省县域经济监测排行榜中的位次由XX年的43位上升至XX年的28位。在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进程中,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就业的问题,一方面城乡就业压力大,一方面一些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二是农民的收入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农民收入增长慢的现状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从XX年下半年开始,由县级领导带队,逐乡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调研;XX年春节期间,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了解他们在外务工的生活、工作情况;XX年4月,我们在深圳等地招商时,专门召开了**县籍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通报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由于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低,部分农民工在外务工期间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相当一部分外出务工者文化素质不高,缺乏技能,找工作难,收入低,养老、医疗、住房等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后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留守老人赡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分布在沿海大中城市,年龄大的很难找到工作,70%集中在25—40岁之间,且已出现分化,其中:10%左右的人长期外出务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在就业地安家置业;60%左右的人由于缺乏技能,务工收入低,年年外出务工,生活状况依然没有大的'改观;30%的人手头有了一定积蓄,但又不具备在大城市生活的经济基础,他们不甘心回到山区老家。对此,我们考虑,如果政府出面对缺乏技能的进行培训后统一组织输出,就可以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找到好的工作;对在外已经致富安家的,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他们回乡发展;对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可以创造环境,鼓励引导他们回乡创业,这样既可以满足突破发展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又可以使他们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既可以促进农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又缓解了劳务输出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留守老人赡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就业是农民增收的核心,创业是就业的前提和基础。围绕推动创业,扩大就业,我们提出了“引导农民外出务工,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带动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复转军人自主创业,掀起全民创业热潮,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转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思路,并积极付诸了实践。我们的主要做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