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读书心得体会(通用33篇)
谨以杜牧的《阿房宫赋》的警句来结束此文:“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家》读书心得体会 篇25
张恨水的作品的结局一如既往地那么悲伤,《夜深沉》如此,《金粉世家》亦是如此。我是看完电视剧版本的《金粉世家》后带着一种莫名的情绪去看张恨水的原著的。因此每每看书时,总是将陈坤扮演的金燕西和董洁扮演的冷清秋代入原著中。这样,我仿佛能深切地感受到清秋的一颦一笑,燕西的一哀一乐。电视剧《金粉世家》是我认为迄今为止的翻拍剧中最出色的一部作品了,它更加加深了我对原著的理解,亦便于我走进原著人物的心灵。可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它描绘的更多是当时唯美的爱情故事,可张恨水的原著带给我们的却是不一样的思考。我曾为金燕西爱上灰姑娘冷清秋的故事感动过,当看到他们终于能冲破世俗的束缚走到一起欣喜过,有时也许有遗憾才会留下回忆的印记,所以直到现在提起《金粉世家》还是对金燕西最后的背叛耿耿耿于怀,为什么他苦苦追求的爱情只能是过去式?可也正是这样,燕西的后半生得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这份真爱的回来。
这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一部伤心的悲剧小说。《金粉世家》是以二十年代时期北洋军阀统治为背景的。金燕西,北洋军阀内阁总理金铨的第四个儿子,家中的第七个孩子,家里人习惯称他“老七”,年仅十七岁。冷清秋,出身寒门,与寡母相依为命,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学识功底扎实,性格外柔内刚,向往自立,清纯却不失典雅。金燕西与冷清秋美好的相遇是从北京西直门外的颐和园开始的。自此,他们的故事便拉开帷幕了。颐和园中的惊鸿一瞥,让燕西久久不能忘怀。深知主人个性的金家下人金荣便承担了寻找清秋的任务。进过千辛万苦的寻找,冷宅终于不再藏于“庐山”之中。知道了清秋住处的燕西开始不断地制造与清秋偶遇的机会,也想尽一切办法与冷宅清秋的妈妈和舅舅套近乎,不是送皮鞋券就是送家具什么的。就这样,清秋与燕西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亲密……终于在一次他们去爬山的过程中,燕西向清秋表明了心意,虽是清楚地明白自己家庭与燕西家庭门不当户不对的清秋,还是在燕西的强烈攻势和许诺下接受了他的求婚,两个私定婚姻于如此美丽的景色。而曾于燕西青梅竹马的白秀珠,完全被蒙在鼓里,还不断地和燕西闹矛盾,耍小姐脾气直到完全闹僵。可怜的秀珠还一直拿自己当金家的准媳妇来看待。不过不久秀珠便获知了燕西结婚的消息——肝肠寸断——我爱的人已成了他人的新郎,这该是多么的一种悲哀啊!爱面子的她还得装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告诉别人自己毫不在乎!除此之外,她还能做什么,哭,却是早已没了眼泪。曾经的甜蜜与幸福都还历历在目,只是一切都往事如烟——随风飘去了,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于白秀珠这个人,对于她在燕西结婚后又与燕西搞暧昧最后又弃燕西跑道法国与别人结婚的举动,我是毫不意外和讨厌的,她没有办法笑着祝福燕西,祝她幸福!她惟有复仇,才能释下心中的怒火和仇恨!她需要对自己有一个交代!敢爱敢恨一直是她的风格,但可怜的女人,她不懂,放下亦是最好的解脱。
至于燕西,我也是不反感的。只是男人,有几个是不花心的,不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况是燕西这么一个家世好、风流倜傥的一个男子。他敢于与清秋冲破世俗的障碍而结合这一点,始终是我欣赏的。只可惜,他有他的骄傲,他们亦是不同世界的人,婚后燕西与清秋在世界观、人生观上产生很大的分歧,这也是他们此后分开的一个重要原因。又因生活的独特环境,造成自身独特性的缺点,最终迷失了爱的方向。才子、佳人还是没有为我们续写美丽的童话,却是无尽的悲凉与惋惜……
清秋,宛如池塘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与世独立,清新亮丽,叫谁都会忍不住多瞧上几眼,况是在那军阀混战,人心险恶的年代。她不只美丽,还有满肚子的博学,那一手漂亮的小楷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哪个男子要是拥有了她,怕都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若清秋要是找个平凡而又充满才气的儒雅男子嫁了,自此相夫教子,夫唱妇随,也是一种别致的幸福。可她偏偏碰到了燕西,他们有太多的不同点了,而每一个不同点都有足够的理由使他们分开。于是,这个从贫家而来的女子嫁入总理府后,仍尝试自立却被家庭所不容,不但在金家忍受着燕西的二嫂的排挤,而且婚后燕西经常的夜不归宿,又与白秀珠的靠近也让她内心几多煎熬、几多伤心。经过几番波折,坚强的清秋毅然与燕西分手,为他们曾经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至此,燕西与清秋已成了两条平行线,永无交集……
与此同时,随着燕西父亲金铨的逝世,金家也没落了,一代金粉世家缓缓地拉上了帷幕……
《家》读书心得体会 篇26
孩子终于要放寒假了,作为家长也感觉到可以利用寒假的时间好好陪孩子玩玩,自己也可以放松一下,不用再每天陪孩子检查作业和改错,心理也和孩子似得一样高兴。看到孩子寒假作业时,各种活动还真是不少。既然是孩子的寒假作业,作为父母当然要全心全力帮助孩子,从哪着手呢?当仔细阅读《日照港第二小学寒假亲子共度倡议书和征文通知》后,让我感觉到学校和老师真是用心良苦,通过书香家庭建设活动,建立了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长、共同学习的平台,用有限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这里真心的感谢学校和老师们的努力,谢谢你们!
二年级的学生,因年龄原因,思维幼稚、好动,加上外界干扰因素多,如电脑游戏、网络、动画片等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且充斥着暴力、言情等内容,十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闲暇时,问孩子最想做的是什么?“玩电脑”回答道,最想吃的是什么?“肯德基”回答道,唯独对看书是只字不提。
书是提高素养、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怎样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我个人认为,有计划的安排孩子读书时间,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好书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至关重要。
为此我制定了我们家庭寒假期间读书活动计划:
一、每晚与孩子读书半个小时,让孩子明白所读内容与含义,父母负责解释。
二、每读一本书,让孩子谈体会,写读后感,父母负责修改和给老师信箱投送(寒假作业)
三、早起到奶奶家的路上播放古诗,父母负责解释古诗含义。
四、锻炼孩子对好词佳句的运用,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父母负责提示。
五、定期或不定期采购新书(来源:老师推荐、孩子同学推荐、家长推荐、网络推荐等)。
虽然我们家读书活动开展的时间不长,而且每天下班后还要抽取时间来陪孩子阅读,有点辛苦,但是每当孩子嘴里“蹦出”一个妙词佳句来形容某一件事情时,心理总是感觉欣慰无比。家长朋友们:在把人生最好的礼物—“好书”送给孩子的同时,我们也一起投入到书香家庭的活动中来,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密切配合,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家》读书心得体会 篇27
终于把《金粉世家》看完,结局大半在意料之内然而离圆满是远之又远,内心一直不断的感慨却始终是有一口气不能长吁。清秋的出走,燕西的不成器,金太太的心灰意冷前途未卜,盛极一时的金家最终四分五裂,儿女各立门户。
03年的电视剧,假期的时候拿着遥控器不停地换台时看到,沙宝亮的暗香悲凄却又豪放,让我突然地对金粉世家产生兴趣。原着和电视剧的差别是,一个是新红楼,一个是以浪漫为基调以收视率为目标的过期电视剧。电视剧里的人终究是可爱的,连平日挑拨离间精明算计唯恐天下不乱的王玉芬到最后还不是得流下悔过的眼泪,最最恶的人到头来也得翻然悔悟浪子回头。而原着里直到大势散尽家破人亡,金燕西还是没有改掉自己的脾气甚至没有觉得自己哪里不对。
一些看过电视剧的人被燕西和清秋超越门第的执着的爱情打动,而我在看书的过程中拿着放大镜也没有找到所谓的爱情。清秋最后悔悟,自己是硬生生的被金燕西拿钱砸晕的,高档包装的糖衣炮弹让清秋错误的期待了另一种不一样的生活,让清秋蒙住了双眼在急于抓住馨香的玫瑰时没有顾得上玫瑰的刺。对燕西而言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对清秋而言这就是整个生活。燕西为清秋着迷是因为她的清高,而燕西对清秋的厌烦最终也是这点。黛玉的才情也许和她靠边,但是她终于也没有摆脱黛玉的消极。金铨看到清秋的诗句一句“福薄”,也不是什么迷信只不过是年长的人经验得出的结论。人生就是一个一个的循环,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