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工作汇报(通用22篇)
同时,同学们也深刻的认识到在一个坚毅的集体中不但可以得到锻炼而且每个人都能变成强者。
二、发挥优生作用,促进整体提高
我班的最大优势是有几个尖子生,这个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在开学初我们举办了第一个班会,主题是《今天我为而骄傲,明天为我而自豪》。几个优秀学生分别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并畅谈了远大理想和目标。其他同学也踊跃发言,表示要发扬军训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向优秀学生看齐,勤苦努力,共创**品牌,成为永载史册的首届毕业生。
三、走好第一步,不破一扇窗
正式开学后,各学科开始了紧张的授课。因为我们比其他的学校开学晚了近两周,所以,授课的进度较快,有些同学有些接受不了;
另外,初高中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同学一时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产生了急躁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每晚抽出一节晚自习的时间学习北京一位校长编写的高中学习方法的小册子。对学生在学法上及时的进行指导,除了在听课、笔记、作业等方面作出必要的指导外,更注重在思想上提高他们的认识,使他们明白科学有序的学习可以事半功倍。在这中间,师生们共同学习了社会学中的“破窗理论”:“一间屋子有许多的窗户,如果有一扇窗户破了而得不到及时的修理,那就会有其他的窗户不断的被损坏”。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让一扇窗户破,如果出现破窗,必须及时修复。所以从一开始,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规范的笔记本、作业本、错题记录本等。而且,以宿舍为单位结成学习小组,同学间互相督促,相互检查,对于上课听讲,课下整理笔记,作业,预习等环节不但自己作好,也提醒身边的人做好。一段时间过后,同学们适应了高中的学习,看着自己整齐的笔记,作业和各种归纳资料,成就感油然而生。同学们也更爱这个集体,学习空气空前高涨,第八节课自由活动时间,晚饭前后都是同学们在教室刻苦学习的身影,令其他班级同学羡慕不已。
三、克服自我中心,增强集体观念
班里的学生来自富裕家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所以,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生活在集体之中,要有强烈的集体观念,要有主人意识,要多一些换位意识,多替别人考虑,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深刻的认识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通过学习讨论,同学们的认识提高了。主动整理宿舍内务的多了,替别人值日的多了,主动为别人端饭端汤的多了,相互理解的多了,相互帮助的多了,协作的意识强了,开学后不久学生回家,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变化感到非常的高兴,在家长联系表上留下了满意的意见。
四、强化自我管理,锻炼学生的能力
开学时由学生自告奋勇担当班内的各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自己选出心目中的班干部,这样,班里的日常工作都由学生自己来负责,班干部负责协调,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事情,所以,一个学期下来,班里的卫生始终干净整洁,下课后黑板始终是干净的,讲台是一尘不染的,板报是常换常新的,早操、课间操始终是精神饱满的',餐桌饭后是干净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区,都有自己的任务,都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别人负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了负责的感觉,理解了别人的不容易,增强了自我管理的意识,锻炼了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提高了与人相处的能力。
五、勤俭节约,同情弱者
班里的同学家庭生活都很富裕,许多的人没有节约的意识,更没有节约的习惯,对于学校里的校工更是缺乏应有的认识,所以,饭菜稍不满意,只吃几口甚至不吃就倒掉,丝毫不觉得可惜;
对于别人的劳动成果,对于校内的服务人员,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理解;针这些,通过班会使学生认识到节约的可贵,浪费的可耻,用中外名人的事例来认识金钱意味着社会责任,拥有的财富越多,社会责任就越大。对于别人的劳动,对于别人提供的服务应该尊重,应该表示感谢,对于暂时处于困难中的人应该真诚的理解和热情的帮助。挑食的少了,浪费的少了,对炊事员、保洁员、门卫等说谢谢的多了。寒假前,为贫困家庭捐款,同学们积极踊跃,纷纷表示自己的一份爱心。
一个学期过去了,全班同学积极努力,维护自己的窗户,维护班级的窗户,全面进步,全面提高,在学习,纪律,道德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寒假前的全区统考统判中,薛蕾同学取得了总分第二名,张怡第八名,李洋第五十一名,张松第一百一十名,刘岩第二百一十名,另外,单科成绩也有多人次名列全区前10名。在学校的日常评比中多次获得金牌班级称号,在诗歌朗诵比赛中,取得高中组第一名。在高一年级学课竞赛中我班学生囊括了全部一等奖。现在同学深刻的认识到维护自己的每一扇窗的重要性,维护班级窗户的重要性,同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直到高中结束,不破一扇窗,不落下一个人。
IT工作汇报 篇8
这些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知这项工作对于学校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肩负的责任很重。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繁重、琐碎,就更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丝毫不敢懈怠。
在工作时学生们的真诚、热情,常常使我感动;学生们成长中的烦恼,常常使我焦虑不安。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学生们可喜的成长和成绩;我对学生的爱,得到了他们加倍的回报。
在育人的理念上,我赞成先成人、再成才的道理。始终要求学生做到八个字:“对人有礼,对事负责”,并且将这八个字贯穿教育始终。在班级管理上,我尽力做到精细化,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即:高度的责任心、坚强的意志、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在班内积极开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树立理想,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汇报一下高三一年的班主任工作。
一、不断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做好班主任工作。
做班主任工作,光有热情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人格魅力带班,用知识魅力带班。从做班主任工作以来,我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不断地读书学习,在实践中摸索,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注重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学习及思考,我在一开始就制定了高三三个时期的管理工作规划。
第一时期制造心理压力期(9月——12月)
高三,对于一名学生而言,意味着流汗、流泪、还有那内心的煎熬。作为班主任,在这个时候,最关键的工作就是了解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走好中学时代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强大、健康的班级集体舆论作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良好习惯,而且能够增强班主任的教育力量。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高三氛围,高三一开学,我就让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大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以增强他们的高考意识。还召开了“快乐迎高三”的班会,把我的大学时光与他们分享,让他们觉得不上大学真的是人生的一种缺憾。又利用板报,营造高三需要抓紧时间的氛围,讲解“破窗理论”“水桶效应”等,从而影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具备一定的心理压力。所有一切的重点是鼓励学生在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年要努力奋斗,在思想上充分做好吃苦的准备,让他们充分地发挥积极性,认真地过好这一年。
期中考试后,我决定给高三氛围加温,此时的黑板报成了班级学习竞争的大擂台,每一次考完试,榜上的名字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就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谁不希望自己能榜上有名呢?这样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班级里学习气氛日益浓厚。
第二时期缓解心理压力期(12月——4月)
紧张,紧张,还是紧张!对高考的恐惧,家长的殷切期望带来的无形压力,加上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的些许变化都会造成学生焦躁不安。越到最后阶段,学生的紧张心理越严重。这时期学生的心理承受已达到极限,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以轻松的心情迎接高考,是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如果处理不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其自暴自弃。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是缓解学生压力。